當廣東隊遇見福建隊:必有一“梗”等著,必有一波歡樂相送


當廣東隊遇見福建隊:必有一“梗”等著,必有一波歡樂相送

廣東醫療隊

人民網福建視頻:3月31日,援鄂廣東醫療隊和福建隊在返程路上遇上了,現場“火花四射”!

一看這個話題,全國的網友都心領神會地笑了!網友:用腳後跟想都知道,評論區一定會有“廣東人吃福建人”的梗。

福州頭條一本正經糾正:

廣東隊並沒“吃”了福建隊,而是(表示)“福建姑娘很漂亮,跟我們回廣東吧”,並向對方投了一個玩偶。

廣東網友:呵呵,也就是機場有監控才不敢吃,不然就難說了。

福建網友:家鄉的妹子別上當,這是在機場不好意思,打算捎回去吃~

福州頭條:……


當廣東隊遇見福建隊:必有一“梗”等著,必有一波歡樂相送

福建醫療隊

“廣東人吃福建人”應該算一個陳年老梗了,沒想到直到現在還熱度不減。有網友一直不解其中的來源,悅華和大夥一樣,於是搜了下百科,解釋如下:


當廣東隊遇見福建隊:必有一“梗”等著,必有一波歡樂相送

如果這是“源頭梗”的話,開始流行的時間是2017年春節期間。大致是兩個朋友之間的玩笑話:

福建朋友說:你們廣東人啊(什麼都吃)

廣東朋友懟:廣東人還吃福建人呢!

下面還有後續,流傳開了之後,福建人回應:“福建人表示瑟瑟發抖!”

看看這些“典故”,大家都會明白這並非地域黑,而是兩省網友之間的調侃,其中甚至有“自黑”的成分。

如果含有地域黑的話,人民網福建視頻和福州頭條挑那事幹嘛!

通過這個梗,我們會發現這些年各省網友的心態成熟了許多,對所謂的“地域黑”的包容度上也大了很多,其實從很多梗上也可以看出來。

比如十年前,臺灣有教授說抹黑說,大陸吃不起茶葉蛋,那時大家還很生氣。但去年又有人說“大陸吃不起榨菜了”,畫風就大變了!

去年8月,一個叫黃世聰的“財經名嘴”在電視節目中說,“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了”。

他說:“有一隻股票叫涪(錯讀成了“陪”)陵榨菜,業績好的時候,表示大陸一般中下階層過著不錯的日子,因為吃泡麵配榨菜,但涪陵榨菜最近股價大跌、業績大壞,因為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


當廣東隊遇見福建隊:必有一“梗”等著,必有一波歡樂相送

糾正後的讀音

面對這種專家,大陸網友十分“驚懼”,紛紛表示:“嚇得我趕緊去買包榨菜炫一下”,“別說了,我都在啃樹皮了”。

更有意思的是,烏江涪陵榨菜還寄了一箱榨菜,並且表示:“感謝他能在節目中以如此激揚的情緒推薦了大陸已有1000年曆史的榨菜,以幽默、詼諧、自嘲的方式教授了漢語‘涪’的讀音,激發網友炫富的聰明才智和熱情。”


當廣東隊遇見福建隊:必有一“梗”等著,必有一波歡樂相送

還有,前十年,一提“井蓋”,河南老鄉會很氣憤,但這幾年,再提,哈哈哈,一笑而過。

比如,前天雲南不知從哪鑽出來一隻鴕鳥,沿街狂奔,於是有人發問:雲南人什麼時候改騎鴕鳥了?孔雀呢?

於是帶來一波“浮誇”風:四川人騎熊貓,山東人開挖掘機,天津人駕煎餅果子,河南人踩井蓋……

作為近鄰居,悅華還是支持河南老鄉,山東河南合體的話,堪稱“山河”鋼鐵俠!


當廣東隊遇見福建隊:必有一“梗”等著,必有一波歡樂相送

網絡包容度和現實中人的思想成熟度其實是一回事。有朋友被網絡暴力嚇壞了,告訴悅華,很害怕,有的評論都不敢看。悅華說,那我就寫寫網絡可愛的一面吧!如果大家喜歡,悅華再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