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信息網開展“清明祭奠英烈 重溫入黨誓詞”活動

4月2日上午,懷著對革命烈士無比崇敬的心情,中共巫山縣鴻鵠雲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巫山信息網)支部部分黨員、入黨積極份子走進望霞公園烈士陵園,開展了“清明祭奠英烈 重溫入黨誓詞”為主題的特色黨日活動,撫今追昔,飲水思源,共同追憶革命歷史。

巫山信息網開展“清明祭奠英烈 重溫入黨誓詞”活動

全體黨員分別通過重溫入黨誓詞、默哀、向烈士行三鞠躬禮、向烈士墓敬獻鮮花等形式,表達社會各界對先烈們的崇敬之情和思念之意,展現了對先烈崇高精神的敬意以及無限的哀思。

巫山信息網開展“清明祭奠英烈 重溫入黨誓詞”活動

本次主題黨日活動是一堂生動、深刻的黨課,一次難得的精神洗禮。參加黨員在深刻領悟革命先烈們捨身奉獻精神的同時,也激勵自我,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依然牢記他們偉大的事蹟,牢記他們的遺志和追求,他們的精神永不磨滅。作為新時代的黨員,要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繼續前進,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奮勇擔當作為,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巫山信息網開展“清明祭奠英烈 重溫入黨誓詞”活動

鏈接》》》巫山烈士陵園簡介

巫山烈士陵園始建於1953年,建成於1955年11月,原址位於巫山老城北門坡,巫山府發〔1988〕159號文件明確將烈士陵園列為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2005年底,因三峽移民庫區建設,陵園遷入巫山新城望霞公園內,是集緬懷先烈、教育後代、遊覽觀光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設施。

新遷建的巫山烈士陵園,位於望霞公園西部,座北朝南,依山而建,俯瞰巫峽口、大寧湖,高峽平湖風光盡收眼底。陵園共建五層,底層設陵園大門和紀念廣場,上面四層為烈士墓區,佔地面積5170平方米。陵園大門為巍峨莊嚴的十二重樓仿古牌坊,兩側刻有鎦金對聯“偉績豐功矗巫峰十二,丹心碧血映峽水三千”;大門內為佔地910平方米的紀念廣場,廣場正面及兩側塑有大型浮雕群,反映了中共早期革命活動家巫山籍烈士李季達及眾多仁人志士為革命獻身的可歌可泣的史實。廣場左右各設花壇一座,內種百年黃桷樹,廣場外側植有四季殷紅的紅槭木,象徵烈士如火的青春。

沿廣場裡側拾級而上,進入烈士墓區,墓區面積為4220平方米,正中長階將墓區齊分為東西兩部分。墓區頂層設長方形烈士紀念碑一座,碑上記載有烈士的生平及墓次,墓區共建四排,安葬烈士39名,每座墓皆立有大理石墓碑,兩側有修葺齊整的翠柏相伴,墓前有怒放的迎春花相迎;仰望英烈安息之地,墓次整齊,植被繁茂,更顯莊嚴肅穆。墓區前端是綠化地,植有蒼松翠柏玉蘭小葉蓉等常綠樹種,伴隨烈士紮根青山,守望巫峽。

經1979年和2011年兩次大規模調查,我縣烈士現共532人(含巫山籍犧牲在外地和外地犧牲在巫山的烈士),其中,解放前犧牲的有279名;解放後犧牲的有253名(含抗美援朝犧牲188名,其他65名)。安葬在縣烈士陵園的有39名,犧牲時期分別為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初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其中有14名烈士在1949年11月29日為解放巫山壯烈犧牲,他們是解放軍124師戰士,僅有4名烈士知曉姓名。解放初期剿匪戰爭中犧牲葬於園中的烈士有14名,含5名無名烈士,其中犧牲於大溪土匪暴動的有13名,他們中有解放軍指戰員,有政府幹部。園中有11名烈士犧牲於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其中抗美援朝受傷過巫山犧牲的1名,執行任務因公犧牲的6名,追擊持槍逃犯犧牲的1名,見義勇為的2名,維穩處突犧牲1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