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開發區片區“一區三園”合體 年內產業規模將達600億元

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開發區片區“一區三園”合體 年內產業規模將達600億元

“化工新材料是我們集團的重點產業,先期瞭解到自貿區煙臺片區在這方面產業基礎不錯,得知國際招商產業園在這裡落地後,很有興趣實地瞭解一下這裡的投資環境。”3月31日下午,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開發區片區剛剛獲批,世界500強韓國SK集團考察團一行就專門前來實地考察。

根據3月26日山東省發佈的《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5年)》,煙臺計劃拿出包括開發區片區在內的四個片區30平方公里淨地,用於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憑藉自貿區、中韓產業園、中日產業園和國際招商產業園“一區三園”的疊加優勢,年內產業規模將達600億元。

據瞭解,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開發區片區計劃5年推出21.6平方公里產業淨地,規劃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與醫養健康、高端裝備製造三大產業聚集區。今年是招商產業園建設的開局之年,開發區片區力爭年內落地1家世界500強企業、2個引擎性項目,產業規模達到600億元。

開發區片區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集聚區擁有臨空臨港優勢,依託全球最大MDI生產基地萬華煙臺工業園,正在加快推進萬華化學全球創新中心、百萬噸乙烯等項目建設,強化原料藥、診斷試劑、光致變色材料等領域合作,計劃2025年落地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項目5個,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海洋生物與醫養健康產業集聚區以生物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為核心,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國際生物藥谷;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聚區重點打造高端智能裝備製造特色功能區、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加快推動一汽寶雅新能源汽車等項目落地。

與SK集團同樣關注國際招商產業園的還有煙臺創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磊。“創為新能源作為國內最早研發鋰離子電池熱失控監測預警和自動滅火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30多項新能源安全防控發明專利,服務國內各大新能源車企,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張立磊說,“目前,我們2000平方米的廠房年產值超過億元,但國內新能源應用迅速普及,企業急需擴大用地、增加產增,希望招商產業園的標準地政策能幫忙儘快解決用地問題。”

建設煙臺國際招商產業園是煙臺開發區繼自貿區之後迎來的又一重大戰略機遇。“我們將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中韓產業園、中日產業園和國際招商產業園‘一區三園’的疊加優勢,瞄準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引擎性項目開展精準招引,發揮自貿區煙臺片區先行先試優勢,將制度創新、流程再造、項目引進等方面的創新成果優先在國際招商產業園複製推廣,探索建立工業項目標準地招商模式,全面推行要素跟著項目走、拿地即開工等服務保障機制,努力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營商環境優越的國際合作園區典範。”煙臺開發區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張居紅表示。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從春龍 通訊員 夏盛 郭洪義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