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情將導敵32%美國人將失業,政府開直升機撒錢都沒用

疫情將導致32%美國人將失業,政府開直升機撒錢都沒用,中國復工也被影響,政府出手

原標題:破產失業潮席捲全球 世界多國“直升機撒錢”急救經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給全球經濟的增長踩了剎車。世界銀行週二警告說,疫情可能讓亞太地區數百萬人陷入貧困;著名時裝品牌Esprit在德國的多家子公司已經破產,在美國廣受歡迎的美國橄欖球協會週二也宣佈申請破產;梅西百貨12.5萬名員工中的大部分本週將面臨失業,而同樣被迫“下崗”的還有2000頭為泰國旅遊業服務的大象。在本土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的中國,3月31日迎來了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強勁回升的好消息,即便如此,民眾外出消費的熱情仍遠遠趕不上企業復工的速度。伴隨著各國政府“直升機撒錢”計劃的繼續,對通貨膨脹的擔憂也隨之增長。而正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所說:“重新啟動全球增長引擎的最佳辦法,是壓平各個國家和全世界的新冠病毒感染增長曲線。”

海外疫情影響中國復工

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週二聯合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份官方PMI為52,較前值強勁回升,遠高於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所預測的45。此前2月份官方PMI 為35.7,是有記錄以來的最低。

《華爾街日報》稱,這顯示中國企業復工復產明顯加快。路透社也說,這說明2月經濟冰凍狀態開始融化,但復工復產情況尚未恢復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另外,海外疫情加速蔓延讓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升高,給中國經濟帶來的二次衝擊尚無法確切估量,3月中國新出口訂單和進口指數均處低位,仍需要政策層面“加碼扶持”。

事實上,中國近日也接連出臺政策刺激經濟增長。3月31日,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王道樹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今年1至2月份,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週一,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汽車行業企業整體開工率已提升到97%,但由於市場需求不足,政府正考慮採取措施刺激汽車銷售。中國人民銀行週一也大幅削減銀行貸款利率,通過逆回購向金融系統注資500億元人民幣,以幫助經濟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

“酒店和旅遊業務還遠未真正復甦”,英國《金融時報》3月31日報道稱,在疫情暴發兩個多月後,中國的許多餐館和小企業仍然關閉。中國送餐服務行業領軍企業美團的首席財務官陳少輝稱,今年第一季度,美團所有業務線的銷售額都將出現萎縮:“在需求側,越來越多商家正逐漸恢復營業。但消費者還是首先擔心餐館裡人與人接觸的健康風險,這使得整個恢復過程更加複雜”。

專家預測32%美國人將失業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顛覆全球經濟中的一切,從垃圾債券到橙汁的價格”,美國《石英》雜誌網站週二報道說,疫情暴發以來,股票暴跌,油價暴跌,投資者在逃離任何有風險隱患的資產,而隨著民眾被迫宅家並期待含有維生素C的橙汁增強免疫力,造成了近日橙汁期貨價格飆升的局面。

然而橙汁僅僅是一個特例,眼下悽風苦雨才是籠罩全球經濟的大氣候。“36萬個緊急援助申請”,據德國《圖片報》週二報道,疫情嚴重打擊中小型公司,許多企業面臨破產,德國政府主管在過去幾天至少收到了36萬份中小企業主的危機援助申請。

在日本,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已經受到疫情影響。據朝日電視臺報道,一名即將畢業的日本女大學生,本來預定在一家銀行卡結算代理公司就職,公司已經給她發出了錄取通知,可是近日又突然通知她,她的錄取被取消了。一夜之間失去了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她對此深感震驚和茫然。而據日本NHK電視臺報道,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表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導致企業解僱和取消已錄取人員的情況正在增加。

美國連鎖百貨巨頭梅西百貨週一宣佈,本週將強制其12.5萬名員工中的大部分休無薪假。新冠肺炎疫情令梅西百貨損失慘重,本月早些時候已經關閉了其在美國的775家門店。瑞典零售商H&M也在全球範圍內暫時關閉了3400多家門店,並宣佈部分臨時裁員可能會變成永久裁員。

《今日美國報》週二稱,據美聯儲經濟學家卡斯特羅預測,新冠肺炎疫情將導致美國第二季度有4700萬人被裁員,失業率可高達32%,這將是自1948年以來美國最高的失業率,大蕭條時期美失業率僅為25%。據法國經濟學家預測,法國“封城”一個月,GDP將損失3%,如果再延長一個月,將損失6%。據統計,法國目前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領域是建築業,相關活動較正常水平減少了89%;此外,生產製造業(除食品加工外)減少了52%,零售業減少了36%。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週一報道,受疫情的打擊,創立於1991年的英國連鎖餐廳卡盧西奧宣佈破產。英國最大的家電租賃經營商“Brighthouse”也已宣佈破產。日本野村銀行預計今年英國的經濟跌幅將達13.5%。德國聯邦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週一則預測稱,最壞情況下,全年GDP可能衰退5.4%。德國商會主席施維澤爾表示擔心,疫情過後全國中小企業中將有1/10宣告破產。

政府繼續推經濟刺激政策

為緩解疫情給經濟造成的打擊,各國政府都在推出重磅經濟支援政策。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週二表示,對於受疫情影響暫時無法償還住房貸款的人員,已經要求金融機構允許他們延期交付貸款。此前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即將出臺的針對疫情的援助金額,將達到日本年度GDP總值的10%以上(接近5000億美元)。

據英國《金融時報》週二報道,德國政府即將通過一項1560億歐元的2020年緊急“補充”預算,其中包括為小企業提供直接資助。員工人數不超過5人的公司將有資格獲得為期3個月、每月9000歐元的補貼。政府還規定房東不能驅逐因疫情拖欠租金的房客。與此類似,法國政府設立了總額為10億歐元的團結互助基金,符合要求的小公司均可申請人均1500歐元的補助。此外,政府對零售、餐飲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視情況免除電費、煤氣費及房租等,並免除最小型企業稅費,向因學校停課不得不在家照顧孩子的父母支付“病假”補貼。

美國政府將在未來三週內向家庭發放刺激資金,多數成年人將獲得1200美元,17歲以下未成年人將獲得500美元。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表示,他們“都在夜以繼日地工作”,以提振疲軟的經濟。據《紐約時報》週二報道,繼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後,華盛頓的官員們從週一起又開始制訂下一階段應對疫情的經濟刺激計劃。

也有評論對政府這種救經濟的方式提出質疑。“直升機撒錢,大通脹還會遠嗎?”《金融時報》週二發表評論稱,“直升機撒錢”的好處是把購買力直接交給消費意願較強的人,因為中產階級和低收入人群的邊際消費傾向遠高於富人,他們拿到錢後真的會去花。但過於慷慨的失業保險也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倒忙,因為它會鼓勵失業,同時增加通貨膨脹的風險。“我們已變得過於仰賴貨幣政策來擺脫世間所有的困境”,美國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3月31日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上發文稱,應對危機只能從根本上想辦法,而在這場疫病大流行中,必須將重點放在病毒的遏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