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还会有潜在的风险,早看早防御

因为当下的疫情需要

出门戴口罩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得到了口罩的“加持”

自己变好看了


戴口罩还会有潜在的风险,早看早防御


不过,小伙伴们要注意

你口罩下的盛世美颜

可能正被人搜集后在网络上兜售


戴口罩还会有潜在的风险,早看早防御


近日,微信公众号“中新经纬”发文称,有卖家告诉记者:


  • 我手里有几十万张戴着口罩的人脸照片,2毛钱一张,十万张以上有优惠。


戴口罩还会有潜在的风险,早看早防御


卖家A表示,他手里大概有2万张戴口罩的人脸图片,“一半是从网络上爬(虫)的,一半来自于现实世界。”


该卖家说,“爬的那些照片,有的是模特,有的是公开的人脸数据集;而现实世界那部分,则是人们上班打卡或进出小区门禁时拍的面部照片。”


该卖家口中的“爬”,指的是“网络爬虫”,即按照一定规则、自动抓取网上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有人将爬虫比喻为探测机器,模拟人的行为去不同网站溜达,再将看到的信息“背”回来,“就像一只虫子在一幢楼里不知疲倦地爬来爬去”。


戴口罩还会有潜在的风险,早看早防御

▲卖家A发来的例图


对如何获得这些人脸图片的,卖家表示“就是打卡获取保存下来的,而且时间很新,网上找不到。”


卖家说:

  • “我们平时用这些照片做戴口罩人脸识别的算法训练,口罩佩戴识别算法源码加上数据集一共1000元,单要人脸数据集的话也是1000元,都在网盘里,随时可发链接。”


卖家B介绍:

  • 他手里的戴口罩人脸图片则来自于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有几十万张这类照片,“你需要多少我就有多少,2毛钱一张,十万张以上有优惠。”


戴口罩还会有潜在的风险,早看早防御

▲与卖家B的聊天截图


戴口罩还会有潜在的风险,早看早防御

▲卖家B发来的例图


随后,该卖家发来了几张例图。记者注意到,这几张例图均为自拍角度,照片中的人物戴着口罩,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美颜。


未经授权获取公民面部照片并出售获利是违法的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办公出行、智慧安防、教育零售等行业,“人脸数据作为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如果没有被规范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告诉记者,人脸信息与身份确认绑定,如果人脸图片被违规使用,公民个人、企业甚至国家安全都有可能受到损害。


围绕一些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个人信息手段的合法性,也有待进一步厘清。


通过“网络爬虫”技术从网页上

获取人们戴口罩的照片,

是否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

一些人利用朋友圈、微博

收集他人的照片进行商业交易,

是否需要对方同意?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卖家是如何获取这些人脸数据的,可能是买的,也可能是入侵监控或考勤系统获取的。


但不论怎样

并出售获利,是违法的。


如何保护自己的脸


但对此,胡钢建议,公民应谨慎在网络平台上公开自己的高清照片,人脸信息使用的种种行为,比如公民手持身份证照片的使用,都应该纳入法律的监管范围内。


另外胡钢建议,可以借鉴国外机制,建立个人信息及隐私保护的专职机关,承担相关权利管理和保护职能,既授权他人合理使用,又能依托公益性集体诉讼,追究违法使用者的惩罚性民事赔偿。


“公民如果发现自己的脸部信息被冒用,可以向消协、工信、网信等部门投诉,必要的话,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胡钢说。


随着“云生活”的升级

个人隐私安全更显重要

大家一定要注意

保护好自己的“脸”

毕竟,这个密码一旦被破解

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