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段歷史叫春秋戰國?對當今有何現實指導意義?

學林金喜鵲講歷史

為什麼那段歷史叫春秋戰國?對當今有何現實指導意義?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史東周分為春秋與戰國兩個階段,但是大家不一定知道為什麼叫“春秋”?為什麼叫“戰國”?他們各自到底有什麼特徵?

要講清東周,必先講清楚西周。西周是中華民族成形的時代,一個以文明而不是以血緣和利益聚集的民族,這個文明就是《周易》陰陽天地文明,周王是天子,被周王封賜的諸侯就是周子,這就是不完全靠血緣組成民族的宗法,維繫這種宗法的文明就是“周禮”,這種建國方法是世界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是很高明的一種建國策略。

但當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到東周時代,周王的影響力就大大削弱了,而諸侯國反而坐在。東周第一階段,諸侯國在道義上是維護周王,但諸諸侯國之間卻有激烈的利益之爭,相互稱霸,除局部戰爭外基本上沒有發生天下混,所以史學家稱之為春秋。東周第二階段,周王名存實亡,諸侯國相互兼併,天下混戰,所以史學家稱之為戰國。

春秋戰國的歷史地位很高,其實是歷史質變形態,結果是產生了秦國一統天下,宗法國變成君主國,禮法治國變成了國法治國,民心成了立國常綱。

大凡愛讀史的人都知道,人類歷史是螺旋式進步的,因此總有驚人相似的現象出現。人類全球化演變史就與中國古史春秋戰國極為相似。

第二次世界大戰,基本上就是“春秋戰國”版本,結果形成了類似於“周王”的“聯合國”。別小看“聯合國”,雖然沒有軍隊,也沒有政府,但“聯合國”代表道義,是國際事務實際權威調停者。也正是因為有了“聯合國”,全球化才走上有序的規則道路。

雖然當今的“聯合國”還不是完美,一些霸權主義在世界橫行,但正因為有“聯合國”, 霸權主義也不敢犯天下眾怒,霸權主義也不得不披上“道義”外衣行霸權之事。

我們應該相信,隨著人類命運共同體事業的推進,“聯合國”有望成為人類共同政府的。

為什麼那段歷史叫春秋戰國?對當今有何現實指導意義?


為什麼那段歷史叫春秋戰國?對當今有何現實指導意義?


為什麼那段歷史叫春秋戰國?對當今有何現實指導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