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華為出手!加入這一行,連蔚來汽車都來了

中國基金報 莫飛

疫情之下,又有一批巨頭企業集體跨界入局了!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4月1日,騰訊科技發生工商變更,經營範圍新增醫療器械銷售等業務。同日,華為成立榮耀終端有限公司,業務涉醫療器械。4月2日,上海蔚來汽車變更經營範圍,新增消毒劑批發等業務。

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了跨界轉產的隊列,國內企業抗疫大軍再度迎來擴容。在業內人士看來,巨頭企業爭搶醫療器械等新賽道,無疑也將對行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騰訊新增醫療器械業務

已設1億美元全球抗疫基金

全球疫情不斷升級,醫療物資極度緊缺,醫療器械市場迎來罕見的風口機會。

日前,又有大型科技巨頭宣佈跨界入局醫療器械賽道。天眼查數據顯示,4月1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

其中經營範圍新增國內貿易;從事貨物及技術進出口(不含分銷及國家專營、專控、專賣商品) ;一類醫療器械銷售;二類醫療器械銷售。許可經營項目:三類醫療器械銷售。

腾讯、华为出手!加入这一行,连蔚来汽车都来了

據瞭解,在國內疫情發生以來,騰訊通過各類方式參與抗疫行動。據新浪科技報道,3月26日,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介紹了騰訊在新冠疫情期間的做法和思考,並表示騰訊將在數字科技和內容文化上持續投入,以己之力助力國家“新基建”,助力各行各業一直在線,共同提高社會應對重大突發黑天鵝事件的“免疫力”。

程武表示,繼2月設立15億元人民幣戰疫基金後,騰訊3月24日再設1億美元“全球戰疫基金”,助力抗擊全球日益嚴峻的新冠疫情。

過去兩個月來,除了採購物資送到前線醫院,騰訊考慮到在線小程序開發、科研開發支持、人員關懷等全方位支援,如5億元“戰疫後備基金”主要用於防疫相關的科學研究、未來醫療健康設施完善、權威醫學科普等公共事業,已與鍾南山院士團隊聯合成立聯合實驗室,助力中國工程院建多個醫藥課題,資助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科研團隊等進行疫苗研發等工作,未來將進一步擴大資助的科研團隊數量。

騰訊還聯合中國工程院共同搭建“中國新冠肺炎感染醫務人員康復管理平臺”,為3000多位疫情中被感染的醫務人員提供康復治療、健康管理服務,密切跟蹤康復狀況,以期更深入瞭解新冠病毒,為長期防疫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此外,騰訊依託長期積累的雲計算、AI、大數據等能力,針對病毒突變預測、抗病毒藥物篩選和疫苗研究,開放技術助力科研機構的研發工作提速。

華為成立榮耀終端新公司

經營範圍含醫療器械

作為科技巨頭,華為在入局醫療器械的動作也並不示弱。

天眼查數據顯示,4月1日,榮耀終端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3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鄭麗英。

其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佣金代理,貨物或技術進出口,開發、生產、銷售:通信及電子產品、計算機、衛星電視接收天線、高頻頭、數字衛星電視接收機、醫療器械(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及前述產品的配套產品,並提供技術諮詢和售後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經營。

腾讯、华为出手!加入这一行,连蔚来汽车都来了

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此外,華為總裁餘承東擔任榮耀終端有限公司董事長一職。

腾讯、华为出手!加入这一行,连蔚来汽车都来了

實際上,這並非華為首次宣佈進軍醫療器械領域。3月21日,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變更公司經營範圍,新增了醫療器械(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等業務。

有分析認為,華為此時入局醫療器械,也和其引領5G產業發展有密切相關。以器械而言,5G技術會加速醫療器械小型化、智能化的趨勢,如遠程超聲和車載CT等。它可以助力遠程醫療,緩解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和跨地域就診的難題。這也意味著華為將通過5G聯通未來的醫療服務。

巨頭入局醫療器械領域

行業年均增速高達20%以上

巨頭先後入局,無疑也是看好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前景。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增速超過20%,遠高於我國藥品市場規模10%左右的增速。中國在醫療器械領域的市場規模已達世界第二大市場。而目前我國人均醫療器械費用支出仍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僅為發達國家的40%,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同時,醫療器械市場空間龐大。據艾媒網公開發布的《2019-2022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大數據及標杆企業運行監測報告》數據顯示,中國醫療器械整體市場規模已由2014年的2556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5304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屬於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黃金期,預計到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超過9000億元。

而隨著國內公眾消費水平不斷升級,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醫保覆蓋範圍的擴大,醫療需求增加有望繼續增長,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前景被看好。

分析人士認為,疫情過後,除了重點醫療物資,對醫療整個行業來說也將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會。新經濟形態會催生許多爆點,除了測血壓血氧類的儀器,部分診斷類儀器也有望成為家用品,AI診斷、遠程診療系統也將迎來升級。

此外,由於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場、科技巨頭入局,醫療器械市場傳統的經銷模式將逐漸被打破,未來醫療器械市場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新一輪洗牌將會到來。

抗疫大軍不斷擴容

越來越多企業爭搶新賽道

實際上,除了醫療器械領域之外,越來越多企業還選擇通過生產口罩、消毒水來進行跨界佈局,未來公共衛生系統逐漸完善,其中的市場潛力引來想象空間。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上海蔚來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發生經營範圍變更,新增衛生用品、勞保用品、消毒劑的批發、食品經營等業務。

2月11日,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變更經營範圍,增加了銷售醫療器械二類、三類業務,並於3月19日投資東軟醫療。分析認為,百度此番進軍醫療器械行業的動作可謂勢不可擋,結合百度的AI產業佈局,進軍醫療行業更是一次更加深遠的戰略規劃。

3月9日,格力電器開始在“董明珠的店”上售賣格力口罩,3月17日董明珠的店投放了12萬隻格力口罩,從3月18日起增至每日投放16萬隻。除了成立醫療科技全資子公司,生產口罩機、體溫槍、口罩,格力電器也研發出可以殺滅新冠病毒的空氣淨化器。

更早之前、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中國石化先後宣佈跨界轉產口罩、熔噴布機等防疫物資,在解決防疫物資產能不足問題上,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實際上,企業紛紛跨界,一方面源於一線防疫物資,特別是醫用防護服、口罩等存在較大缺口;另一方面源於政府層面的鼓勵。

此前,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委發文,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增添生產線(設備)迅速擴大產能等,多措並舉擴大重點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供應,實施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政府兜底採購收儲;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開啟“一路綠燈”模式,從資金、政策等層面“鼓勵和推動相關企業轉產醫用物資”。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2020年2月1日至3月30日,全國超過2.8萬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額溫槍、消毒液、防護服、醫療器械”等相關業務。

其中,我國目前口罩相關企業超7萬家,2020年2月以來新增超1.9萬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高達1821%;額溫槍相關企業4,706家,2020年2月以來新增984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高達1993%;呼吸機相關企業992家,2020年2月以來新增10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高達100%。

腾讯、华为出手!加入这一行,连蔚来汽车都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