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補貼最後一年,15億打算這麼分

光伏補貼最後一年,15億打算這麼分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 4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2020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公佈了2020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相比去年電價政策的下發日期提早近一個月,政策依舊順延去年項目分類管理的形式。

對於集中式光伏發電,今年將納入國家財政補貼範圍的I~III類資源區新增集中式光伏電站指導價,分別確定為每千瓦時0.35元(含稅,下同)、0.4元、0.49元。相較於2019年的光伏上網電價和補貼政策分別每千瓦時下調0.05元、0.05元、0.06元。

對於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工商業分佈式,採用“自發自用、餘量上網”模式的項目,全發電量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05元,相較2019年每千瓦時下調0.05元;採用“全額上網”模式的項目,按所在資源區集中式光伏電站指導價執行。戶用分佈式光伏全發電量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08元,相比去年的標準下調0.1元每千瓦時。光伏扶貧項目上網電價保持不變。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對經濟觀察網表示:“經過前段時間市場的充分吸收,這次出臺的光伏電價補貼政策應該說是符合預期的。由於今年是最後一年帶補貼的商業性項目,相信各省的申報情況應該會更加踴躍,從項目開工的時間來看,受到疫情的影響,會比去年同期晚很多,但是由於今年的競價政策順延去年的規則,市場對於流程會更加熟悉,相信會做出充分的準備。”

一般而言,競價規則會在電價政策之後發佈,由於今年的情況特殊,補貼最後一年疊加疫情影響項目進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今年的競價規則相比去年提前了兩個月發佈,較今年的光伏電價政策也早出一個月的時間。

《通知》指出上述補貼規定自2020年6月1日起執行。由於戶用是固定補貼,而集中式電站和自發自用的分佈式電站以及全額上網的分佈式電站都是上限制,需要根據此後的競價排名確定補貼額度,因此戶用分佈式光伏對這一時點的反應更為敏感。政策一出,很多人疑惑今年6月1日之前併網的戶用項目是否能拿到相應的補貼。

對此,智匯光伏創始人、光伏行業專家王淑娟表示,外界對此不用過於擔心:“今年的政策框架沿用了去年的模式,即財政部定補貼盤子,發改委定價格上限,能源局定競價規則,企業定補貼強度,市場定建設規模,電網定消納上限。”

根據3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佈的《關於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2020年年度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15億元,相比2019年30億元的補貼額度,縮水近一半,其中5億元將用於戶用光伏,包括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佈式光伏項目在內的競價補貼項目按10億元補貼總額組織項目建設。競爭配置工作的總體思路、項目管理、競爭配置方法仍按照2019年的模式實行。

王淑娟表示:“為了讓大家儘快開展工作,讓儘量多的項目納入補貼範圍,才提前出臺了政策,按照今年的競價規則,只要是今年的新建項目都是可以納入5億元的補貼總額之中的,如果未能享受補貼,建議通過正規渠道反映情況。”

對於今年戶用分佈式的市場規模,根據5億元的補貼總額和每千瓦時0.08元的補貼標準,向下取整的計算出的規模為6GW。王淑娟表示,參照去年的情況,戶用有3.5GW的補貼額度,最終有5.3GW的項目享受到了補貼額度,預計今年戶用的規模也會超過6GW的範疇。她同時認為,戶用補貼的降低會進一步促進其向資源較好的地方集中,如河南、河北、山東包括山西都會有較好的表現。

有關項目競價問題,王淑娟分析指出,各省的度電補貼差異非常大,在0~0.16元每千瓦時之間分佈。同一地區資源基本相同,分佈式和集中電站的補貼強度不同,大部分地區集中式電站的補貼更有優勢,今年分佈式項目劣勢較為明顯。

“分佈式的補貼強度是0.05元,同樣是廣東的項目,資源相同的情況下,報分佈式有5分錢的下降幅度,而全額上網或集中式有3分7的下降幅度,這樣看分佈式更具優勢;而在山西,分佈式只有5分錢的下降幅度,集中式則有1毛5分的下降幅度,因此競爭力會被大大削弱。總體而言,在這次競價中分佈式的劣勢非常明顯,而全額上網模式或集中式電站的競爭優勢較強。”王淑娟表示。

從集中式電站來看,補貼總額從去年的22.5億元下降至10億元,降幅逾50%,但大多數的補貼只降低了5分錢,降幅未及50%,因此王淑娟判斷,今年限制納入競價補貼最大因素是10億元的補貼總額,而非消納條件。

從去年的情況看,由於準備時間倉促加之消納限制較多,很多按照指導電價上限上報的項目都入圍了,而由於上報項目不足,22.5億元的補貼總額僅被佔用了17億元,仍有剩餘。

彭澎表示:“去年申報的很多項目未能併網落地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準備時間非常短,今年大概有3個月的時間準備支持性文件和材料,所以今年我們預計申報的項目成熟度會優於去年。”

有關競價項目申報的注意事項,永光新能源總經理孔韻琳提示稱:“需對項目收益率進行測算,評估補貼對項目的影響程度;完善相關手續,尤其是需要資料相對較多的地面電站項目;同時應該熟悉評分規則,儘可能在軟性項目上多拿分;對競價平臺的使用要更熟悉,避免再次出現因操作失誤導致的申報失敗;對項目本身的核心點,如土地或屋頂資源以及介入情況,應做好分析;而對多個項目申報的投資單位,需合理進行階梯報價設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