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掃“互聯網+”模式升溫

【解說】清明節前祭祖掃墓是中國流傳千年的傳統習俗。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中國多地祭掃“互聯網+”模式升溫,預約錯峰祭掃、雲祭掃、代祭掃等成為“熱詞”。

清明節前夕,記者在成都市磨盤山公墓瞭解到,2020年實行預約制後市民錯峰祭掃,雖然週末祭掃人數銳減,但工作日祭掃人數卻有所增加。

將黃白色的菊花插在墓碑旁的灌木叢,白色塑料盤放滿糖果、蜜桔……清明節前,成都市民蘇子豪按照在網上提前預約好的時間,帶著侄兒來到成都市磨盤山公墓祭奠逝世的親人。

【同期】(成都市民蘇子豪)(通過)網上預約,然後我們來到這個(公墓)去掃墓,因為這樣的話比往年的人數確實是少了很多,因為我們是通過這種形式來表達一下,對先人就是對逝去的人,(對)親戚和朋友們的這種追思。

【解說】磨盤山公墓的安葬區內,三名代客祭掃的工作人員捧著鮮花來到墓前,輕輕擦拭墓碑上灰塵,擺上花籃,宣讀祭語後三次深鞠躬。代祭工作人員傅文莉介紹,通過網絡請工作人員代為祭掃並非新鮮事,多地公墓幾年前便有推出,只是嘗試者寥寥。而受疫情影響,不少市民祭掃不便,今年以來她已擔任了十餘次宣讀祭語的“代客主祭人”,磨盤山公墓正研究如何豐富代祭服務內容,讓儀式感更強。

【同期】(代祭工作人員傅文莉)祭掃的家屬也有十來家,我們祭祀的過程中就是有家屬的一些寄語,通過我們誦讀親屬的一些心裡話,然後我們這邊就是準備鮮花祭祀,然後墓區墓地的衛生打掃。

【解說】成都市磨盤山公墓主任楊成龍介紹,往年清明節前祭祀的市民非常多,車流、人流擁堵情況嚴重,墓園單日祭掃人員可達到2萬人。今年通過網上預約,代祭服務,分時段、限人數,有效避免了人流聚集。

【同期】(成都市磨盤山公墓主任楊成龍)祭祀是非常有序的,因為一方面是到墓區的實地祭掃的人比往年減少很多,另一方面通過分時段、限人流,也有效地分流了人群,然後每個小時進入園區的人數不超過200人,下一步在代祭服務方面我們會增加服務內容,然後讓儀式感更強。

【解說】記者在四川省民政廳打造的“仁孝四川綠色祭奠”平臺上看到,選擇“申請網上紀念館”後,便可為逝者創建紀念館,在指尖完成拜祭、獻花、寄語、悼念等祭掃流程。

呂楊 成都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