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確認廣東能源集團“A”長期外幣發行人評級,展望“穩定”

久期財經訊,4月1日,惠譽確認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Guangdong Energy Group Co., Ltd.,簡稱“廣東能源集團”)“A”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和高級無抵押評級,展望“穩定”。


惠譽:確認廣東能源集團“A”長期外幣發行人評級,展望“穩定”

惠譽還授予廣東能源集團規模5億美元、息票率3.0%、2024年到期的債券“A”評級。該票據由廣東能源集團全資子公司UHI Capital Ltd.發行,由廣東能源集團提供無條件及不可撤銷的擔保。

基於惠譽的《政府相關企業評級標準》,廣東能源集團的評級與惠譽對廣東省信譽狀況的內部評估相關聯,但並不等同。這反映了該公司作為廣東省政府直屬的唯一國有能源平臺,在保障地方能源供應方面的關鍵作用。

惠譽預計,由於廣東的經濟更多地依賴出口,預計2020年的COVID-19疫情將降低廣東能源集團的電力銷量。海外市場的關閉使得該公司更容易受到疫情的影響。較低的現金流入可能會被煤價下跌所抵消,但如果疫情進一步加深並對廣東能源集團產生實質性影響,惠譽將重新審視其預測假設。

關鍵評級驅動因素

與政府關聯性強:惠譽評定廣東能源集團的法律地位、政府持股和控制程度為“強”。該公司76%的股份由廣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ASAC)持有,廣東省國資委對其戰略及運營予以廣泛的控制,因為該公司在執行政府的能源戰略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公司的關鍵管理人員由省政府直接任命。惠譽評定廣東能源集團以往及預期獲得的政府支持力度為“強”,該評定反映了來自政府的持續補貼及廣東能源集團強大的獨立信用狀況。

違約的社會影響“強”:惠譽將廣東能源集團違約的社會影響評估為“強”。該公司擁有廣東省四分之一的電力資產,是廣東省內最大的發電企業,並被授權確保當地的能源安全。這對於提升省級天然氣基礎設施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廣東能源集團是省天然氣管道公司最大的股東,代表政府持有該公司28%的股份,並在推進1500公里的天然氣管道擴建項目,以進入廣東省內21個主要城市。此外,廣東能源集團還在建設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四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正在計劃當中,其年總接受能力將達到250億立方米。

違約的財務影響“非常強”:惠譽將違約的財務影響評估為“非常強”。廣東能源集團佔其名義母公司廣東恆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Guangdong Hengjian Investment Holding Co., Ltd,簡稱“恆健控股”,A+穩定)一半以上資產,2018年幾乎佔其全部營業利潤。廣東能源集團的違約將危及恆建控股的融資渠道。

利用率下降:惠譽預計,2020年廣東能源集團的燃煤發電利用率將下降,因為2020年1月和2月在COVID-19的影響下,需求同比下降了13.2%。此前,由於雲南省進口電力較多,加上新增產能帶動當地核電產量上升,2019年的發電量下降285小時。不過,惠譽認為,這一下降將是短暫的,工業活動將於2020年3月重新啟動。2021年和2022年,工業和商業活動恢復正常化後,利用小時可能會反彈到歷史平均水平。

點火價差的回升:惠譽預計,隨著國內煤炭供應過剩導致煤炭價格下降,"點火價差"(電價和單位燃煤成本之間的價差)將在2020年進一步擴大。不過,考慮到在電力需求低迷、煤炭價格低迷的情況下,廣東市場交易價格折扣可能會更高,因此電價的小幅下調可能會部分抵消這一影響。此前,由於煤炭價格下跌8%,2019年點火價差出現回升。在增值稅下調3個百分點後,實際電價略有上升,這進一步加劇了點火價差的擴大。廣東能源集團的盈利能力受到煤價波動的影響,因為其資產以燃煤電廠為主,2019年燃煤電廠發電量佔其總髮電量的78%。

投資級別的獨立信用狀況(SCP):廣東能源集團以適度的資本支出和保守的資本結構維持著其強勁的信用指標。惠譽預計,中期資本支出將達到每年90-100億元人民幣,主要用於燃氣發電廠、可再生能源和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從長遠來看,這將改善其業務狀況,降低其對煤炭價格波動的敞口。惠譽預計,營運現金流(FFO)調整後淨槓桿率約為3.5-4.0倍,未來三年FFO固定費用覆蓋率將達到高達5.0-5.5倍,與“bbb”水平相當。

評級推導摘要

惠譽對廣東能源集團的法律地位、政府持股和控制程度評估為“強”,而對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Beijing Energy Holding Co., Ltd.,簡稱“京能集團”,A+ 穩定)和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Zhejiang Provincial Energy Group Company Ltd.,簡稱“浙能集團”, A 穩定)的評估為“非常強”。這是因為,京能集團和浙能集團由各自的省級國資委全資擁有,省級國資委對它們的控制權更大,因為這兩家公司受命執行戰略任務,並履行某些社會和公共服務職能。相比之下,擁有廣東能源集團24%股權的股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China Huaneng Group Co., Ltd.,簡稱“中國華能”)在部分事務中擁有一票否決權,該否決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廣東省國資委對公司的控制權。

惠譽對廣東能源集團以往及預期獲得的政府支持的評定均為"強",低於惠譽對京能集團“非常強”的評估。這是因為京能集團獲得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包括股權注入和每年50-70億元的補貼,而其EBITDA每年約為140-150億元。相比之下,廣東能源集團獲得的補貼僅佔其EBITDA的個位數百分比。

相比,廣東能源的支持因素高於被評定為“中等”的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Chongqing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BBB 穩定)、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Gansu Province Electric Power Investment Group Co., Ltd.,簡稱“甘肅電投集團”,BBB- 穩定) 及雲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Yunnan Provincial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簡稱“雲南能投”,BBB 穩定) ,原因是該等公司獲得的政府直接支持缺乏連續性,且不足以使其財務狀況保持在健康的水平。

惠譽評定廣東能源集團違約帶來的社會影響為“強”,而甘肅電投集團和雲南能投這一因素的評定為“中等”。主要原因在於,廣東能源集團若違約將影響公司採購發電用煤,進而影響全省近四分之一的電力供應。其違約同時會嚴重影響公司在省級天然氣管網和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相關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與之相比,甘肅電投集團和雲南能投的違約造成的社會影響程度較小,因為這兩家公司在省內電力供應中所佔的份額相對較低(分別為11%和2%),而且雲南能投主要持有該省水電資產的少數股權,這些水電的運營並不會由於雲南能投的違約而中斷。

惠譽認為,廣東能源集團違約的財務影響“非常強”,因為按資產規模衡量,廣東能源集團是廣東國資委下屬的第四大國有企業,也是一家活躍的國內債券發行機構,其債務成本處於國內同行的低端。相比之下,由於甘肅電投集團在資本市場的風險敞口較小,惠譽將這一因素評估為“強”。

惠譽評估廣東能源集團的SCP為“bbb”,比惠譽對申能(集團)有限公司(Shenergy (Group) Co. Ltd. ,簡稱“申能集團”,A+ 穩定)的“bbb+”評級低一個子級,反映了申能集團更好的業務和財務狀況。申能集團是上海主要的天然氣分銷商和電力供應商,擁有可靠的信用指標,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FFO調整後的淨槓桿率為0.5-1.6倍,符合惠譽的預期,而廣東能源集團的槓桿率為3.5-4.0倍。這得益於其穩定的天然氣銷售和毛利,以及電力市場更為有利和良性的競爭環境。

關鍵評級假設

-到2022年,裝機容量將達到38GW(2019年:33GW)

-2020年火電廠利用小時將減少,此後將回升至歷史平均水平(2019年:3975小時)

-煤炭價格將依照惠譽的價格組合假設,並在2020-2022年保持低位

-考慮到市場交易電價折扣略有擴大,2020年實現的燃煤電價將比上年略有下降

-2020-2022年間的年資本支出約為90億-100億元人民幣

評級敏感性

可能單獨或共同導致惠譽採取正面評級行動的未來發展因素包括:

-廣東政府支持的可能性加大。

-廣東能源集團SCP有所改善,包括過往記錄顯示盈利能力(以FFO調整後淨槓桿率衡量)能抵禦煤炭價格波動和去槓桿化,淨槓桿率將持續一段時間內降至3.5倍以下。

可能單獨或共同導致惠譽採取負面評級行動的未來發展因素包括:

-廣東能源集團的GRE得分降至32.5以下,如果FFO調整後淨槓桿率持續超過4.5倍,廣東能源集團的SCP可能會減弱。

流動性與債務結構

穩健的流動性狀況:廣東能源集團截至2019年9月底持有114億元人民幣現金,其穩健的流動性狀況得到了支持,上述現金幾乎可以覆蓋130億元人民幣短期債務(包括目前到期的長期債務和商業票據)。鑑於其國有實體地位和強大的財務狀況,該公司與國有和政策性銀行保持著令人滿意的關係。截至2019年底,該公司還有2480億元人民幣的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且易於進入國內外債務市場,該公司2019年發行了5億美元的票據和61億元人民幣的在岸債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