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瘋狂動物城(Zootopia)》由“迪士尼3大名將”聯合執導:《無敵破壞王》導演裡奇·摩爾、98年經典版《花木蘭》動畫師拜恩·霍華德、《海洋奇緣》編劇傑拉德·布什。它的誕生,讓迪士尼在2016年春天,又火了一把。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它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獲10.24億美元全球票房,成為影史上“原創非續集片子”票房的亞軍——僅次於《阿凡達》。影片口碑也非常好:豆瓣9.2分,被公認為“近10年綜合水平最高的動畫電影”,斬獲多項國際大獎: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74屆金球獎最佳動畫長、安妮獎等。

影片講述了兔子朱迪在一個叫“Zootopia”的動物城市,克服社會偏見和自身困難,實現“刑警職業夢”的故事。一路上,朱迪結實了狐狸尼克,用溫暖和正直感化了“因偏見而變壞”的他。朱迪還通過推理、查案,在“動物連環失蹤案”裡還了捕食動物清白,糾正了原本廣泛的社會歧視,也讓挑起矛盾的壞人受到懲罰。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在我看來,讓《瘋狂動物城》成為經典的,不僅是跌宕的情節、精美的動畫、個性鮮明的角色,更是影片通過視覺效果、角色設置、立意挖掘,來表達的“烏托邦”美好願景。

歷史上,烏托邦(Utopia)的正式概念由托馬斯·莫爾提出,指空想的、不存在的“理想國”。

電影中,動物城的原名是Zootopia,是動物園(Zoo)和烏托邦(Utopia)的概念組合。這裡隱喻了“瘋狂動物城”是一個各種動物和諧共處、公平發展的美好理想國。儘管絕對的公平、尊重在現實中不存在,但希望一直都在。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本文以影片角色及情節為依據,從3個層次展開剖析,解讀影片所表達的“烏托邦”美好願景。

  • 淺層“視覺效果”:影片讓讀者跟隨兔子視角,探索新奇而精美的“動物世界”,也描繪了理想化的“烏托邦世界”應該是怎樣的。
  • 中層“角色設置”:通過一系列豐富、鮮明的角色及其經歷,影片展現了“烏托邦世界”中,現實矛盾仍不可避免,偏見的傷害覆蓋所有人。
  • 深層“啟發性立意”:所有矛盾得到妥善解決,寄託了影片對“烏托邦世界”的美好願景,即所有複雜難題,都能通過共情、感化、合作被解決,“希望之光”永不泯滅。

最後,基於這些分析,本文提出關於此影片的一些現實思考。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淺層“視覺效果”:

影片讓讀者跟隨兔子視角,探索新奇而精美的“動物世界”,也描繪了理想化的“烏托邦世界”應該是怎樣的。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瘋狂動物城》名場面:朱迪坐上列車,進入“烏托邦城”

首先,讓觀眾受到視覺衝擊的,是動物城裡“人性化”的多元生活場景。

當兔子朱迪坐進列車,一路經過沙漠、冰原、雨林等區域,我們看到了急劇變化的美好風景。這些場景色彩豐富、天馬行空。各類動物愉快生活的地方都有,如熱帶沙漠、冰雪世界、溼熱雨林,極大地尊重了個性與差異。

最後,還有一個動物們深度融合、和諧生活的“中心城”。想去各個區域,每個動物都暢通無阻。繁華的“中心城”對所有“有理想、愛做夢”的動物開放,你買一張“朱迪同款列車票”即可,然後你就可以在城裡大展拳腳,實現抱負。這是對每個生命舒適生活、公平發展的尊重。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中心城”裡,一個富有想象力的畫面,是每類動物有專門的便利設施:列車上有大小各異的門,從大象到小倉鼠,都可以舒適進車;河馬進站,有水池給他們降溫,烘乾機給他們烤衣服;小老鼠有“免踩踏”小通道,四通八達;長頸鹿食品店有向上輸送飲料的管道等。這樣體貼入微的設施,對每個生命來說都太暖心了!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以往的動畫電影裡,動物世界也繽紛多彩、充滿童趣,但並沒有以一個社會的形象出現。各類動物有交流、有互動,但沒有被尊重個性的價值需求。

而《瘋狂動物城》裡,不僅有天馬行空的多元生活場所,更有動物們在一個“尊重個體差異”的社會里,深度融合、互助發展的畫面。

由此可見,影片認為,在“烏托邦世界”裡,每個生命的體型、種族、國籍等外在條件都會被尊重;各種人可以在一個大社會,和諧相處,一起追夢,每個個體的自我價值都能得到實現。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名場面的設計,也容易使觀眾過目不忘。我們每當想起動物世界,就會想起兔子進入“烏托邦城”的場景,然後想起美好的世界應該是怎樣。這部影片裡,觀光列車的畫面設置,非常贊。兔子朱迪在車頂觀光了一圈,既讓觀眾飽了眼福,也讓它自己暢通地去到核心區域,追求夢想。這樣的視覺盛宴,讓觀眾身臨其境,更使烏托邦世界形象深入人心。

其次,世界本不完美,影片開頭就點出了偏見、歧視、不公平等問題,但是影片的積極色調、可愛畫風、絢麗場景,讓人感覺未來充滿希望。

小兔子朱迪出生在一個溫暖祥和的兔子村,大家喜歡吃橙色蘿蔔,耕種唯美的田野。雖然在小村莊,也避免不了被說“小兔子別妄想當警察” ,但影片裡動物們畫風可愛、背景著色溫暖,讓觀眾沒有特別沮喪的感覺。

動物們的表情誇張、行為幽默,更渲染了歡樂的氛圍。可愛的動物們,配合暖色調的畫面、溫馨的場景,一起奠定了影片的積極感情基調。

朱迪克服偏見和困難,從警校畢業。他坐列車進城那一段色調絢麗、風景如畫的動畫,讓人覺得未來充滿希望。樂觀積極的朱迪還打開了MP3,聽夏奇羊的《嘗試一切》(Try Everything)。配合著充滿希望的主題曲來看這段進城風景,我們真覺得,進城的動物們離夢想無比近。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一些血腥場景的巧妙處理,比如弱化恐怖色調、沒有見血場景、將壞人形象卡通化,也讓低齡觀眾沒有害怕感。家長樂意帶孩子觀看,影片就增加了低齡觀影受眾,也讓“每個生命都應得到尊重”的概念,潛移默化地烙印在年輕觀眾們的心裡。

《瘋狂動物城》通過溫暖色調、絢麗畫面,構建了一個充滿希望和曙光的“烏托邦世界”。讓人覺得一切理想哪怕“荒謬”,都有奮鬥的希望。在這個世界裡,每種夢想都會被尊重,有實現的可能。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中層“角色設置”:

影片通過一系列豐富、鮮明的角色及其經歷,影片展現了“烏托邦世界”中,現實矛盾仍不可避免,偏見的傷害覆蓋所有人。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影片通過設置一系列豐富、鮮明的動物角色,展現了由個體差異產生的偏見、歧視、不公平,從而反映現實矛盾。

當觀眾的視角,跟隨兔子從表面的“烏托邦世界”,深入到動物城裡的真實生活,我們會發現:動物們的生活場景很“多元化”,但同時也是壁壘,隔開不同種屬的動物,也加深了它們彼此的不理解與害怕。

我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動物角色,和他們之間互有的偏見:

朱迪作為小型食草動物,和其他警察的體型、性別不同,所以朱迪的工作能力被質疑。朱迪以警校第一名成績畢業,就職後卻被排除在“捕食動物連環失蹤案”外,被派去開罰單。她沒有實現個人價值和夢想的機會。

食草動物如兔子、綿羊等,大都提防和排斥捕食動物。因為食草動物認為,他們自己無力自保,而食肉動物力量太強。在“中心城”裡,儘管大家表面生活在一起,其實卻被物種、生活區域等分割開來。不同物種一般不會真的一起吃住行。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除了因差異產生的偏見,動物們還常按“刻板印象”來判定一個動物的好壞——這個物種是邪惡的還是善良的。比如朱迪的爸媽,在朱迪出發去“中心城”前,塞給她防狐狸藥水、電擊棒等,並擔心地勸她:“狐狸是邪惡的物種。離他們遠點!”

很多動物,都有屬於他們的鏡頭,影片刻畫著他們的經歷和態度。這些角色豐富而鮮明,《瘋狂動物城》把我們在現實中能看見的矛盾,具體地展現在動畫影片裡。

這些角色典型、貼近真實,暗示了真實世界裡,因為種族、國籍、地域、階層、性別等差異而產生的歧視、偏見一直存在,刻板印象也未曾消失。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而且,影片通過“雙主角設置”,讓我們從不同視角體會到:偏見面前,沒有贏家,它會傷害所有群體。

比如,食草動物被認為“沒有攻擊性、沒有力量”,所以它們的工作能力不被信任,在“中心城”擔任不了要職,發展機會受限。主角朱迪的職業經歷,證實了這一點,讓觀眾覺得深表遺憾。這類偏見持續很久了,從朱迪小時候演話劇,說想當警察,被狐狸吉丁恩嘲笑,就開始了。

捕食動物也很委屈,他們被認為“太有力量、富有攻擊性、令人害怕”。這是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互有偏見的另一個方面。影片裡,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是:另一個主角、小狐狸尼克,想和食草動物們一起玩,結果被安上“防咬口罩”,受到嘲笑、排斥、侮辱。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這一個方面的偏見,也恰恰是“動物連環失蹤案”發生的導火索。食草動物們本就對食肉動物們有敵對和提防心理,但凡有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豎起高高的圍牆。而綿羊副市長則利用了這一點,來製造“食肉動物瘋了、殘害同胞”的假象,從而把獅子市長趕下臺,趕走捕食動物要員,奪取政權。

一開始,朱迪也對食草動物有天然的信任,結果差點中計,推波助瀾。“捕食動物傷人”的消息一被媒體報導,社會上就人心惶惶,秩序遭到破壞,食草動物膽戰心驚,食肉動物受盡排斥和委屈。

朱迪是食草動物的典型代表。影片通過朱迪面對偏見時的態度、感受,刻畫了食草動物如何被偏見所傷。同時,影片也用狐狸尼克對偏見的失望、憤怒,展現“強者”在偏見裡也會受傷。

其實,捕食動物早就在進化中褪去了嗜血的特徵,傷害了整個社會所有人的,只是大行其道的偏見和歧視。沒幾個動物思考過——在現代社會,食草動物在武器、技術的加持下,其實並沒有這麼弱;捕食動物早就適應了社會規則,並不會無緣無故發狂傷人。

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之間的偏見、歧視,其實持續了很久,只是在“連環失蹤案”那時達到頂端,造成可怖後果。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深層“啟發性立意”:

所有矛盾得到妥善解決,寄託了影片對“烏托邦世界”的美好願景,即所有複雜難題,都能通過共情、感化、合作被解決,“希望之光”永不泯滅。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面對偏見、歧視等現實矛盾,有的人選擇了接受。比如狐狸尼克說:“在世人眼中,狐狸是奸詐狡猾的。那我也沒必要變成別的樣子了。”

他的反應,可能源於心理學的“鏡中我效應”:“我”對自我的認知,一定程度上來源於別人對我的看法。每個人的“自我觀”,都是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他人眼中的偏見,可能把一個好人變壞。

但是,尼克不無辜。接受別人偏見,因失望而把自己變壞,這樣的人是不敢、或懶於反抗的弱者。不反抗偏見,其實就是助紂為虐。

有的人選擇了反抗,但反抗的方式錯了。比如綿羊副市長,她選擇利用偏見本身,來打敗對立群體。她想讓食草動物從此立於不敗之地,免於被傷害,結果造成了慘烈的後果。

這一類反抗者不懂問題的本質。解決偏見,不是要徹底打敗某一類“對手”,讓自己的群體佔據上風。這樣不會讓世界變美好。正如前文所述,只要偏見存在,對所有群體的傷害就一直都在。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但好在,有人不願意接受不公、偏見、歧視,不願意和現實妥協,而且價值觀、做法都正確。

朱迪朝狐狸尼克露出了軟弱的一面,在尼克說出自己的悲傷過去後,她表示同情,並且引導尼克伸張正義,做一個好人。後來,朱迪做了錯事,她會對尼克道歉;欺負過朱迪的胖狐狸吉丁恩,最後也跟朱迪道歉,告訴她“午夜嚎叫”發狂花的秘密。

這樣的人不止朱迪一個。這些願意努力改變世界的公民,是“烏托邦社會”充滿希望、持續美好的原因。這也是電影給現實社會里的我們的一個啟示。

影片結局完美。“用偏見奪權”的陰謀,在動物們的協作下被解決。更多動物意識到,要理解他人、尊重不同,社會的和諧在每一個人手中。朱迪也在公開演講號召大家:“一起努力嘗試,使世界變更美好。”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影片讓矛盾通過共情、各類群體之間的合作,得到圓滿解決,表達了“美好世界裡,再難的問題也會被解決,希望一直都在”的願景。

而且,這樣的解決方式,比現實中更簡單而溫柔,本身也是一種美好的期許。

電影的結尾又播放了《嘗試一切》,這首聽起來充滿希望的歌曲,也和“烏托邦”美好願景兩相呼應。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瘋狂動物城》是一部有愛、充滿正能量的作品。看電影的過程中,你會為被偏見所傷的動物難過,但看完以後你會覺得未來充滿希望。

此電影給予了我們兩方面的啟示:

首先,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動畫電影,僅重視童話元素的構建,缺少對現實問題的反映。它們用簡單的“邪不壓正”作為主線與主題,使電影過於“模式化”而膚淺。也許,酷炫的視覺效果做出來了,拋給觀眾的“爽點”、“樂點”給夠了,票房成績也會優秀,但這樣的產品沒有責任心,更不會成為經典。

一部經久不衰的動畫電影作品,往往能給予小朋友、成年人關於現實的啟迪與思考。

《瘋狂動物城》在故事主題和立意上,給以後的動畫電影做了示範。它對“烏托邦”美好世界的期許,不僅引人思考“如何使世界變得更好”,也鼓勵了在現實社會中掙扎的我們——只要各方力量一起努力,一切困難終將有希望。

從視覺效果、角色設置、深層立意,談《瘋狂動物城》的烏托邦願景

另一個方面,我們通過《瘋狂動物城》,認識了複雜社會下的現實矛盾——人類也會因為各種差異而對不同的人產生偏見、歧視,對一類群體有“刻板印象”。這些可笑的觀念和由此滋生行為,會最終傷害到每一個群體、每一個人。如果任由它們大行其道,社會變得陰暗醜陋,人們都不會好過。對他人少一些偏見,也是保護自己。

偏見面前,沒有贏家;不公面前,沒有勝者。化解偏見最好的途徑不是衝突、對立,對不同的群體實施壓倒性勝利。而是通過不同的人之間學會共情、理解他人、包容、合作。也只有這樣,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

小結:

這部充滿美好期望的“治癒系”電影,我和家人至少看了十次。每次覺得現實世界矛盾紛繁、冷漠複雜,我都會想起《瘋狂動物城》帶給我的溫暖、希冀,然後去做對社會有益、對自己有意義的事。這也是影片帶給諸多觀眾的治癒與啟迪。

這部電影表達了希望永存的美好主題,寄託了“烏托邦”理想國的願景,也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成人世界裡的憂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