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廣西,有眾多美麗寧靜的古村古鎮,因為沒有經過商業化開發,而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情。廣西貴港木格鎮的雲垌,早在200多年前,就成了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他們舉族遷徙至此,留在這裡耕種、建城、繁衍生息,形成了廣西最大的客家圍屋建築群,對於喜歡古建築的人而言,是難能可貴的旅行地。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3月裡,春暖花開,廣西也從過去2個月的疫情陰霾中走了出來,人們戴著口罩出門踏青、賞花、放風箏,我摸了摸快要發黴的相機,決定帶它去古圍屋群透透氣!但知道這片圍屋群的人不多,我問了很多本地人,也連連搖頭,最後,只有通過網上稀少的資料,再憑著運氣摸索過去。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交通

我從貴港南站乘中巴車先到木格鎮,車費12元,行程40分鐘。木格鎮很小,最熱鬧的十字路口有幾輛出租車,但他們開價很高,40元送一趟,最後我在菜市場旁找了一輛摩托車,15元送到了雲垌,實際時間只花了15分鐘。司機很憨厚老實,跟他約好返程時間,他會準時來接你。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雲垌17座圍屋城的由來

雲垌村口有個簡易的大門,兩邊各立塊牌子,寫著“經典大氣圍屋群”幾個字,雖說草率,但總算是給古圍屋群一個正式的名號了!入村後,一座座黃土房子接踵而來,鄉村氣息從眼前的土路向綠油油的田間地頭展開。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17座古圍屋就散落在一眾黃土房子和新房子中間,顯得特立獨行。每一座圍屋實際就是一座城,所以又叫“圍屋城”,它們的規模往往宏大,擁有數百間房,最多的可居住100多戶人,圍屋城的功能包含了居住以及防禦,城池、城牆、炮樓、搶眼、狗洞比比皆是。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這17座圍屋城分別屬於黎、鄧、葉三大氏族,其中黎氏家族有7座,而這次我們重點參觀了黎氏家族的圍屋。這些圍屋早已年久失修、破舊不堪,主人們也都紛紛搬離,在附近另起爐灶,更多的則已分佈在了世界各地。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客家人怎麼會在這裡安營紮寨呢?這要從南宋元初說起,那是一個戰亂紛紛的年代,祖居江西和福建的客家人開始背井離鄉,向南方的廣東遷徙,清朝的時候,黎氏一族的後代又幾經周折來到了廣西貴縣,也就是現在的貴港木格鎮,築城為家,安居樂業。後來,鄧、葉氏族也遷徙到這裡,修建了各自的圍屋,才有了今天的17座200多年曆史的古圍屋城。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桅杆城:最典型的圍屋城

光黎氏一族的圍屋城就有7座,他們靠得很近,其中最富特色、最經典,也保留的最為完整,叫做“桅杆城”。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每一座客家圍屋都少不了一個月牙形的防禦塘,桅杆城的防禦塘非常開闊,又因為正值春天,所以水波碧綠,映襯著藍天、稻穀和古色古香的屋舍,讓人想起美麗的宏村,防禦池也叫做“明月塘”,它可以起到防禦、蓄水、防火的作用,也是聚風水的意思,客家人很講究風生水起。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池塘之上就是厚重的城牆,高1.5米左右,把整座城圍得嚴嚴實實、固若金湯,城牆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摻雜了砂糖、鵝卵石、碎磚,以及糯米、紅酒、紅糖、蛋清等,這樣的配方使得圍城不但能抵禦外敵,並200年屹立不倒。牆上的洞也不是破損了,而是專門設計的槍眼和狗洞。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左側有道門,門上寫著“桅杆城”以及“金榜題名”的對聯,隱約暗示這個家族的不簡單。信步而入,有座高高的炮樓,炮樓牆體厚實,有2層高,內部有木梯子搭上去,四面牆上都有瞭望窗,打開時可勘測敵情,關閉時則可防槍彈。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牆上遍佈槍眼,從外看是長方形的孔洞,內部看則是圓錐型,方便架設土槍。像這樣的炮樓在每一座圍屋城裡都有4棟,分佈四個角,嚴防死守圍屋城的安全。四棟炮樓用圍牆相連,牆上設置了巡邏和運輸土炮的走馬道,充分顯示當時客家人的聰明智慧,當年的土匪猖獗也可見一斑!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進入石板鋪就的寬大院子,景象讓人大吃一驚,數不清的翹角飛簷、黛色瓦屋層層疊疊的鋪展去,牆外看它,你會以為這就是一座大戶人家的古宅,牆內看它,驀然發現這其實是可以容納百來戶人的古城!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祠堂是一座圍屋城的核心,有一個方正的天井,屋樑上以及頂部都有鮮豔的彩繪,這些彩繪以龍鳳、花鳥為主,寓意吉祥。逢年過節,族人會在祠堂祭祖,但凡添了男丁,也會到這裡舉行隆重的上燈儀式。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數百間房屋以祠堂為中心伸展而去、四通八達,雖然如今都已經人去樓空,僅剩下殘垣斷壁,但當年的繁華富裕清晰可見。屋頂是傳統的歇山式,有紅白相間的屋脊,屋脊邊沿有精湛的彩繪。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從高空俯瞰,房屋一進接一進,院落一層比一層深,並且古色古香、氣勢磅礴。其實直到上世紀80年代,這裡還居住著上百戶黎氏族人,房前屋後人聲鼎沸、和樂融融,現在,每年春節他們都會聚到祖宅裡,貼對聯、上燈、團年。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在桅杆城的明月塘邊,樹立著兩根高高的柱子,柱子是一整棵筆直的樹幹,底部用青石板和粗壯的鐵釘固定,頂部被塑造成毛筆的筆尖,那恰是兩根筆型的桅杆,是族人輝煌成就的華表。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因為自古以來,桅杆城的客家人崇文重教,宣統年間,一個叫黎庚揚的年輕人寒窗苦讀,成績優異考取了拔貢,最後還當上了縣長,這在當地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地方政府於是尊皇命撥款在黎庚揚的主祠前豎了這兩個毛筆形的桅杆,所有的文官武官路過這裡,都會下轎、下馬,以示尊重,莘莘學子們在科考之前,也必定來摸一摸桅杆,以沾靈氣。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桅杆城可謂人傑地靈,在城的後門外,有一口保留了近200年的四方古井,古井被一圈方方正正的欄杆圍住,人們叫它“龍泉老井”,井水甘甜清冽,現在,附近的村民依舊用的這口井中的水。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黎氏家族的7座圍屋城除了桅杆城,還有云龍圍、同記城、暢記城、雙城、顯記城等,此外就是鄧氏家族的隆記圍城、新城、同心城、昌城紫金城等,共計17座,每一座都龐大輝煌。兩大家族的圍城中,最大的區別就是黎氏尚文、鄧氏更富裕。然而主要結構保持著一致,都是由防禦池、4方炮樓、城牆、槍眼、狗洞等組成,因此不再一一贅述。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延伸閱讀:圍屋城習俗

上燈習俗,貴港木格鎮的圍屋城裡,至今保留著一項傳統習俗,那就是“上燈”,但凡當年內有生男孩的家庭,都會在祠堂裡掛一盞精美的花燈,再拿出豐盛的糖果酒水供奉、祭拜,同時主祠堂內,懸掛大燈籠的紅色燈繩也要打個結,所以,如果你在客家人的祠堂內看到這樣的紅繩結,數一數便能知道他們當年生了幾個男孩。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竹夫人,是客家人的“空調”,那時候天氣炎熱,他們便想出了竹篾編制這類中空的解暑用品,抱著它,風一吹,就會很涼爽。《紅樓夢》中,薛寶釵曾給賈寶玉出過一個謎語,“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山水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打一物,謎底便是這個“竹夫人”。

廣西一個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風光秀美如小宏村,卻是空城

Tips:

路線:廣西貴港——木格鎮——雲垌村

往返交通費:54元

餐:雲垌村內沒有餐館,只有唯一一個小賣部,如果要用餐需在木格鎮上解決,消費很低,一碗米粉10元錢。

特產:木格鎮盛產幹米粉和茶油、花生油,可以帶一些走,米粉3.5元一斤,油25元1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