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為什麼總是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比我好?

育兒的道路上,我經常覺得,我是不是有毛病。我好像跟圈子裡的媽媽有點不同款。


別人家的媽媽,從出生後的早教啊到長大後的培訓班,興趣班一個都不落下。考試沒考好如臨大敵。我再看看我自己,養的像別人家的孩子,身體棒棒,吃飽開心就行。考不好?考不好也比我小時候考的好,不要緊,下次加油。
上上個星期,學校考了個語文,我也不知道是個什麼考試,反正做了卷子。
髮捲子那天,我兒子把卷子帶回來,扭扭捏捏的拿給我看,邊遞給我,還邊哭唧唧地說:我這回考的不是很好啊。你不要發飆啊。
開什麼國際玩笑喔,上了三年學,我從來都沒有為成績發過飆,考得好不好,都已經是事實了,沒有發飆的必要。況且我家老闆三年來成績一向也沒有跌出90,我就是想發飆,也得有理由吧。
我把卷子拿過來後一看,77分,我就笑了。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在笑什麼,好像是在笑原來他也會考低分,又好像是在笑,考77分有什麼好哭的,你媽我小時候考20多分都沒哭過,這點小意思跟我在那裡哭唧唧。我還發了個朋友圈,把我兒子嘲諷了一番,圈友都在說我兒子是不是怕我打他。哈哈,我雖然嘴巴狠,但是為了成績不好打孩子,是我一早就篤定不要有這種行為發生的,我從上學就為了成績捱打,打到初二我爹才停手,雖然他現在不承認,但是我太瞭解這種感受了,發誓以後不為了成績打孩子。

他坐我旁邊哭的”雞子啄米“,我大致看了一下卷面,大部分是粗心的錯,然後就是流水賬作文的低分。我把粗心錯了的地方,問了一遍,不是不會,完完全全的24K純粗心。然後跟他把作文中心思想解析了一遍,然後把作文的時間地點人物在做什麼的基礎講了一遍,就簽字讓他訂正了。他很好奇的問我:你為什麼不生氣?
我說我為什麼要生氣,你已經考了77分,我生氣你也變不了滿分,再說,語文滿分也是少數,因為作文滿分的學生,從我小時候開始就很少,我不認為你目前有這個能力。他又問我:那你不生氣是因為沒辦法還是真的不生氣,會不會等下想起來了又搞我啊。我又笑了,我說:我搞你幹嘛,我小時候還不如你,我覺得你這樣也不算多大個錯,下次不要這樣粗心,多檢查,你覺得可以不可以。他說可以,我說那不就完了,訂正去吧。
我媽在廚房,聽到說髮捲子,就跑出來問他說你考了多少分,老闆估計有點不想跟她說,打了個岔,打過去了。晚飯的時候,我先吃完下桌了,我媽套他話,問他考了多少分,還是老闆牛逼喂:77分,我媽說不要緊,沒多大個事。這下好了,我媽就炸毛了。
我媽馬上就下桌子來指著我的鼻子罵了:哪有你這樣教娃的,考77分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現在才三年級,就77分,以後還得了?我看著我媽,蠻想懟她一句:那我把他吊起來毒打一頓?但是我太瞭解她了,這句一出口,又免不了吵一場。就算了。

從那天以後,我媽天天有意無意的跟我說,他現在成績就不好了,年級再高一點怎麼辦,你要跟他報培優班啊,你看他這也不會那也不會,你看誰誰家的娃,成績本來也蠻好,也在上培優班,你這不上培優,以後怎麼辦啊blablabla。
你們記住,她是天天說,天天喔!天天要拎個案例出來講給我聽,天天要拿個娃出來跟我老闆對比。說實話,我倒不是怕別人家的孩子把我的孩子比下去了,這世界本來就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只是我是個有脾氣的人,你越要我這樣,我就越不想按你說的做。
她這個意思,就是不允許娃犯錯。所有的錯裡成績不好是頭等大錯。你說這說的過去嗎?大人尚且做不到不犯錯,這樣去雙標一個小孩,而且是拿學習成績來衡量。
但是成績不好,在我眼裡,並不是多大的問題,成績不好只能說明他上課的知識沒吸收到位,沒能舉一反三,所以才會出錯。這有問題嗎?我覺得沒毛病啊。成績不好只能代表成績不好,代表不了他人格有缺陷也代表不了他不是個好孩子。
但是我媽就不這樣認為,我媽覺得成績不好其他好都是廢的,我媽認為現在的孩子都上培訓班,所以我們也得上,別人家的孩子學什麼,我們家的也最好去學什麼。最近的例子就是我侄女,只要我媽看到我侄女學個什麼很像樣子就要回來跟我說:你看XX學毛筆字,寫的幾好。你看XX跳舞跳的幾好。你看XX學珠心算數學算的幾快。每次跟我講這些,我就很煩躁。我從小就是在對比下長大的,因為我表姐學習成績比我好很多,我就從小學被比到初中,所有的一切都能被拿來對比,所以我簡直討厭這種行為討厭到骨子裡。她不覺得這是對比,她覺得這是為我好。以至於現在,扛著為我娃好的旗子,又要來把我的娃和別的娃對比,焦心不焦心,上頭不上頭。

我總說她,你就看不得別人家的娃報個班,只要有你認識的人他們家的娃有培訓班,你就坐不住了。把每個娃都像做冰塊那樣,往冰格子模具裡一放,若干年後,把他們都搞出來,全都一模一樣,方方正正,那個時候你又覺得自己的娃沒什麼特色,覺得沒意思。
現在三年級,加了英語課,我一度想我不插手,不報班,不輔導,看他期末能考多少分。但是事實是不太可能,作業他做不出來能急哭,所以還是得自己輔導。但是培優班目前是不考慮的,能在學校和家裡搞定的事情,就不勞外面的培訓班來麻煩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跟我一樣,能不報班就不報班。也不知道多少家長跟我想法一樣,不怎麼在乎成績好不好這件事。好多人跟我講,小學老師的績效跟學生成績掛鉤。我也是不懂這個邏輯,老師的工資就算跟績效掛鉤,跟我有關係嗎?我非要為了你能夠多拿工資去報個培優嗎?沒必要吧?老師的責任就是傳道授業解惑,能把學生從不會教到會。我的責任就是配合老師,配合學校,輔助孩子儘量讓學習向上,人格健全。
可現在的風氣就是,學校覺得這些那些小學生應該都會了,好,一兩堂課帶過就夠了,然後佈置作業,不會做的家長來輔導,自己不會那自己想辦法,報班也好,放任也罷。乖乖,那我要是個沒文化的,我孩子還上不了學了。

其實大多數孩子是普通的,甚至是平庸的,能夠拔尖矛頭的鳳毛麟角而已。太多的家長不想承認自己的孩子是平庸的,想盡量把孩子往山巔上趕,把自己未盡的夢想和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誠然優秀的孩子,有天賦的孩子確實有,但是真的就是少數。我也無意和整個教育體制教育環境對立,只不過我願意承認我兒的普通和平凡,我只希望我們這一世的母子緣分,我讓他健康一些,快樂一點。這也不是10年20年以前,只有讀書才有出路了,現在的就業崗位都千奇百怪,更別談以後了。
書是要讀的,可成績並不是丈量一個人的好壞工具。媽媽的話也是要聽的,但是得看情況,有句話不是說了嗎,人類之所以進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