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國畫大師張大千逝世,曾與畢加索探討藝術

1983年4月2日,中國著名畫家張大千在臺北病逝,享年84歲。張大千是“大風堂畫派”的創始人之一,擅畫山水、花卉、人物,尤擅畫荷花,在繪畫、篆刻、詩詞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20世紀30年代張大千就與齊白石齊名,有“南張北齊”之譽。張大千畫風清雅多變,代表作品有《中郎授女圖》《溪橋行舟圖》《潑墨荷花圖》等。

歷史上的今天|國畫大師張大千逝世,曾與畢加索探討藝術

1977年,攝影名家郎靜山給張大千拍照

張大千原名張正權,1899年5月10日出生於四川內江一個書香門第家庭。1908年跟隨母親學習花鳥草蟲白描。1917年隨二哥張善子到日本京都攻讀繪畫,又研究染織工藝。1919年完成學業回國,因未婚妻謝舜華去世後耽於佛學,剃度為僧,法號大幹,後經還俗,以法號行。

歷史上的今天|國畫大師張大千逝世,曾與畢加索探討藝術

張大千在敦煌臨摹

1940年至1943年,張大千奔赴甘肅敦煌臨摹歷代壁畫,他發現部分洞窟內壁畫有兩層,便將外層壁畫剝除查看,對壁畫也造成損毀。上世紀五十年代張大千棲身海外,先是去了阿根廷,後來1953年移居巴西,在巴西度過了17年。1956年,張大千曾拜訪過西班牙立體派大師畢加索,筆者也為大家詳細講述下這段經歷。

歷史上的今天|國畫大師張大千逝世,曾與畢加索探討藝術

張大千與畢加索合影

在1956年7月29日的中午,張大千與畢加索會面。畢加索脾氣很怪,很多人覺得張大千會吃閉門羹。但是二人卻相談甚歡,當時畢加索熱情地拿出5本大畫冊讓張大千欣賞,張一看發現畢加索竟然在臨摹中國畫並對畢加索說“我們中國畫不求形似但重寫意,畢加索先生還是很得中國畫的神韻精神啊。”然後他給畢加索零星地講了一些中國畫技法知識,令人驚訝的是已經75歲的畢加索很虛心地接受並對張大千讚賞有加。而後畢加索有一段十分著名的話對張大千說“真的!這個世界上談到藝術,首先是你們中國人有藝術,其次是日本的藝術,當然,日本的藝術又是源自於你們中國,第三是非洲的黑種人有藝術,除此之外,白種人根本無藝術。所以我最莫名其妙的事,就是何以有那麼多的中國人、東方人要到巴黎來學藝術?”張大千只好謙答:“您太客氣了。”最後畢加索拿出幾本新畫的畫冊,要送給張大千夫婦幾張留做紀念。畢加索向來不太送畫於人,可見其對張大千重視有加。1976年張大千舉家移居臺灣,1983年病逝於臺北。

歷史上的今天|國畫大師張大千逝世,曾與畢加索探討藝術

總之,讓我們緬懷這位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

整理/袁立聰 審核/任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