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何在

人生的意義何在

人活著,究竟有什麼意義?人生一世,就如草木一秋,沒有任何意義。但你要賦予人生以意義。

人生有三個不同層次:最低層次就是生存,為了這個臭皮囊得以延續或繁殖,需不斷進食、防寒、交配。若是這三者不能滿足,遑論其它,更不能以道德苛求之。這樣的人生無限悲哀,與動物無異,沒有任何意義。人若滿足吃飽穿暖又有配偶之後,就希望吃的是飫甘饜肥,穿的是羅綺錦繡、三宮六院妻妾成群,這只是對吃穿性的精緻要求,歸根到底還是屬於人生的最低層次。最後都滿足了,鐘鳴鼎食吃膩了,珠翠羅綺穿膩了,左摟右抱的不過皆是庸脂俗粉、帶肉骷髏而已,索然無味,覺得人生很無聊,還缺少點什麼。

我認為缺的就是名聲。人若滿足最低層次之後,便希望揚名。殊不知“名者,造物所忌”,盛名者輕者遭訾謗重則致禍患。人最想在世上揚名者四:惡名、才名、功名、德名。為什麼人會希望擁有惡名,這與人的動物性有關。動物的叢林法則是弱肉強食,擁有惡名就擁有威懾力,為眾人所懼怕也是一種成就感,一樣能得到很多資源財富,黑社會梟首大多以心狠手辣著稱。當然這種名風險很大,因為你狠還有比你更狠的,有惡名者大多死得很慘,同時也為文明社會所不容。

除惡名之外,其它“才、功、德”三者皆為朝廷所提倡,民間所景仰。立言、立功、立德“三立”更是儒家士人的畢生追求。立言需才華,才華乃天賦,非人人具備。立功需時運,有人空有一身本事無處施展,軍事天才若生在太平盛世也是一庸人。有人機緣巧合,世無英雄,遂令豎子成名。

立德是人人皆可以努力,正所謂人人皆堯舜。但又最難,至大德者乃去人的動物性,與人的本能相左,修成者鮮。德名其實就是美名,大多數人難以修行徹底,便走終南捷徑投機取巧,揚其美名隱其惡名,戴面具虛偽奸詐厚黑。美名與惡名對於矇昧大眾有時還真分不清,你看他在臺上法相莊嚴,口吐蓮花,誰知他背地裡幹了什麼?即使以惡名起家的或偶有僥倖成功的,也要千方百計將自己洗白,或搞慈善、搞實業、搞理論正確,為的是長治久安,坐穩天下。

因此人滿足了最低層次需求以後,就要折騰、搗亂,歷史的車輪不是由人民推動的,歷史的河流是被梟雄攪渾的。人民只是被蠱惑、被裹挾、被利用,人民大抵有一碗飯吃都不會去造反。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王,這其中大有學問,因此帝王術、御人術、讀心術、厚黑學、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被研究到極至,權謀與機變發揮到極至,爭奪天下對他們來說是人生最大的意義,與人鬥,其樂無窮。

看透了人生的本質之後,還有一種更高意義的人生,就是佛系生活。維繫著基本的生存條件,過著極簡的生活方式,對人性懷有宗教家的悲憫情懷,與萬物眾生和諧共處,用藝術滋養著精神的世界,然後以蒼生為芻狗,把命運交給主宰,澄心靜慮,內心寧靜,外事隨緣。世間許多事,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