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散文:一碗方便麵


鄉土散文:一碗方便麵

偶然間發現家裡還有兩袋方便麵。於是煮了一袋,裡面備有幾種不同的調料包。燒開了水,把面和料包一一放進滾開的水中,片刻,滿滿一碗熱騰騰的方便麵就煮好了,但是吃著還是覺得沒有味道。

也許是日漸豐富的物質生活,讓這碗方便麵失去了對味蕾的誘惑。怎麼也吃不出來小時候第一次吃的煮方便麵的味道。

看著面前依然冒熱氣的面,想起了小時候第一次吃它時候的情景。

在那個物質較匱乏的年代,基本上沒什麼零食,與如今琳琅滿目的小食品不可比擬。大概是在我八九歲的時候,才有了方便麵,當時所謂的零食。而且,第一次吃它,還是在大姨的三女兒家。

記得寒假的一天下午,我在外面玩累了,路過她家,就進屋歇歇,正趕上她家吃飯。冬天天短,有吃兩頓飯的習慣。三姐正在爐子上的小鍋裡煮著方便麵,而飯桌上擺著大餅子,三姐夫和他們的兩個小兒子都在吃著大餅子。也就是現在我們講養生、吃粗糧、偶爾作為改善生活、要到超市去買的玉米麵餅。當時,讓我沒想到的是,三姐把僅一袋煮好的滿滿一碗方便麵端到了我面前,我愣愣地看著飯桌上這唯一一碗細糧。三姐的兩個兒子,一個五六歲,一個三四歲,都一面嚼著大餅子,一邊樂呵呵羨慕的看著我。三姐叫著我的小名催促我吃,我緩過神來,讓給兩個小外甥吃!三姐不容推脫地說:“你是老妹,你是來的且,快吃吧,一會涼了該不好吃了。”也許是當時年齡不算大,不懂事,或許是還沒有吃過的原因。總之,這碗冒著香氣的方便麵對當時的我誘惑力實在太大,我就沒再謙讓,把滿滿一碗方便麵吃得所剩無幾。吃完後,天已擦黑,三姐又讓三姐夫騎著新買的大摩托車把我送回了家。

鄉土散文:一碗方便麵

每每想起第一次吃方便麵的情景,心裡既暖暖的,又有點自責,想到兩個比我小好幾歲的小外甥都沒有吃到,心裡很不是滋味。

許多年後,當我去三姐家恰巧遇到了她的小孫女,我立刻想起來當年那碗方便麵。帶著三姐的小孫女去了附近的商店,買了滿滿一大袋零食給小孫女。這並不僅僅意味著回報當年那一碗方便麵的溫暖,更是一種親情的延續吧!

如今,我們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姐已退休,兒子兒媳們非常的孝順,孫女孫子膝前繞,盡享天倫之樂,兒子們的生意越做越大,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多次邀請我去她家。

我想,即使現在滿桌的雞鴨魚肉,也不一定吃出當年那一碗方便麵的味道吧!


審閱:唐臘枚

簡評:作者從小處著筆,記敘了一碗小小的方便麵,在不同年代吃出了大相徑庭的滋味的故事,反映出人民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回首往事,與其說美好的體驗獨留存於逝去的光陰裡,不如說世人歷盡歲月風塵,容易失去一顆感知世界的赤子之心。

作者:左秀芳,內蒙古通遼市人。(座右銘: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本頭條每日刊發作品優選紙刊《中國鄉村》雜誌,凡上刊者免費包郵贈送樣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