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鐵血男兒志在邊防

全村人都知道浩文的二爺爺在省裡當大官,二爺爺住的將軍樓前有好多人站崗。每當大家無比羨慕地問起二爺爺的事,浩文都會假裝謙虛地說到,“也沒好多,就是兩個叔叔站崗而已。”鄰居的叔叔大爺會逗逗浩軍和浩文,“小文小軍長大也當將軍,也住上有人站崗的大樓。”浩文和堂哥浩軍都會驕傲地點點頭,一切志在必得的樣子。

故事:鐵血男兒志在邊防

浩文8歲那年的暑假第一次完整地聽了二爺爺的故事。儘管之前零星聽過好多個片斷,那次卻是最完整的一次。在堂哥浩軍的要求下,就在院裡那棵梧桐樹下,爺爺搖著蒲扇慢慢地從二爺爺入伍前講起,將情報藏在糞筐裡幫隊伍送情報,自帶乾糧跟著隊伍走了兩個月,終於打動了部隊首長,於是二爺爺在17歲那年如願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成為他們方家第一個穿上軍裝的人,也成為方家男孩子心中的一面光輝的旗幟。

從那以後,二爺爺隨著隊伍解放全中國,一路拼博從山溝溝走到了大城市。後來,三爺爺、大伯、小叔,以及二爺爺和三爺爺家裡所有的叔叔和大伯都成為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因照顧爺爺沒能成為子弟兵是浩文爸爸一生的遺憾,他總是無比羨慕地聊起遠在天涯海角的兄弟們。方家子弟的足跡從大興安嶺到南海海島,幾乎丈量了共和國的邊防線。長大當兵成為方家男兒從基因裡烙上的烙印,浩文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個理想,直到中學遇上曉海老師。

故事:鐵血男兒志在邊防

曉海老師那年剛剛畢業,標誌性微卷的頭髮和一把吉他成為男孩模仿的對象。曉海老師的吉他彈得如行雲流水,在曉海老師的音樂課上,浩文突然發現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原來生活除了鐵血丹心還有這樣一份美好。不必說浩文迷上了唱歌,迷得五迷三道。

爺爺70大壽,二爺爺10多年來難得回一趟家,已經當兵的浩軍也碰巧趕回來給爺爺過壽。浩軍哥黑了,也壯實了,像一頭小黑牛。二爺爺拍著浩軍哥的肩膀,高興地誇到,這才像我們方家的男人。浩軍哥啪敬一個軍禮,帥極了。浩軍哥說他不想在城市,更希望去邊疆去大爺呆過的部隊,那裡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

故事:鐵血男兒志在邊防

​浩文的成績多少受了影響,高中幾年一直在班裡後20名晃悠。那年冬天,縣裡徵兵爸爸直接給浩文報了名。週末浩文回家後,爸爸興致勃勃地說著徵兵的事。浩文傻傻地愣了五秒,即而向爸爸怒吼一聲“你怎麼不問問我願不願意!”浩文瞪著發紅的眼睛,小胸脯微微起伏著。爸爸猛地將桌子拍得山響,“反了你了,方家的孩子就得當兵!!不當兵,你想幹啥?”那次長達3天的出走,以浩文的勝利結束。


兩年後浩文成為一所職業大學學生,學習之餘浩文的樂隊玩得如魚得水。

一天瀏覽新聞時一張熟悉的照片不經意闖入眼簾。簡單的標題麥芒一樣刺著他的眼睛: “勇救落水者” “犧牲”。浩文默默祈禱著,不會這麼巧,不會。他猶豫再三還是打開了新聞,浩軍哥英姿颯爽的標準照鑲嵌在新聞前面,浩文握鼠標的手微微顫動著,他不敢直視堂哥的眼睛。

故事:鐵血男兒志在邊防

​浩文請假回鄉,他必須送堂哥一程。

這是浩文有生以來見過的最浩浩蕩蕩的隊伍。全縣機關、企事業代表和中小學代表以及無數群眾在縣城主幹道上,送別英雄浩軍。浩文手捧堂哥遺像走在隊伍前列,那遺像彷彿有千斤重,每一步似乎都在接近堂哥魂牽夢繞的邊疆。這是一個男人成長的儀式,這是方家熱血男兒出發的號角。

返校後,浩文暫停了樂隊的活動,每天進行體能訓練,一切按他的計劃悄然進行。

兩年後,爸爸收到一封來自甘肅的信,浩文身著軍裝立在茫茫大漠中,他手握鋼槍目光堅定。爸爸把浩文的照片放在家裡最醒目的地方,他告訴每一位登門的鄰居浩文已經是一名軍人了。

故事:鐵血男兒志在邊防


關注小扇,看好看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