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打開黨建工作新局面——河南商丘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促進鄉村振興


  【探尋“中國之治”的“實踐密碼”】

  摘要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近年來,河南省商丘市以脫貧攻堅、基層黨建等為重點,推動市級幹部下縣、縣級幹部下鄉、鄉級幹部下村,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鋪建了一張覆蓋城鄉的黨建網絡、服務網絡、發展網絡。與此同時,商丘市用“一封信”打開黨建工作新局面。通過給縣委書記、負責聯繫村的縣級領導幹部發出“一封信”,督導其倒排工期抓落實。收信人帶領工作組理清思路、完成整頓並“回信”。這些舉措實施以來,激活了幹部群眾同心同德謀發展的內生動力,為持續深化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商丘各級黨組織和黨員以先鋒形象和模範行動,影響帶動廣大群眾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關鍵詞:黨建引領 精準整頓 鄉村振興 打通“最後一公里”


“一封信”打開黨建工作新局面——河南商丘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促進鄉村振興

河南商丘睢陽區醫用酒精生產企業正在開足馬力加緊生產。邵群峰攝/光明圖片

  1月29日,河南商丘民權縣第一初級中學老黨員王德恩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路上。上午9時許,他騎著電動車去做疫情排查、宣傳。路上遭遇車禍因公犧牲,時年51歲。

  這位以“只有給群眾辦實事,他們才會相信你”為口頭禪的駐村第一書記,自2017年駐村以來,帶領郝莊村群眾修路、打井、建廣場,流轉土地搞發展,村裡發生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他分包的8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王德恩只是商丘30多萬名黨員中的一員。黨的十八大以來,商丘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將每月25日、15日、5日分別確定為市、縣(市、區)、鄉(鎮、辦事處)的基層工作日,以脫貧攻堅、基層黨建等為工作重點,推動市級幹部下縣、縣級幹部下鄉、鄉級幹部下村,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鋪建了一張覆蓋城鄉的黨建網絡、服務網絡、發展網絡,全市以黨建為引領,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一封信”打開黨建工作新局面——河南商丘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促進鄉村振興

2月7日,河南睢縣嘉鴻鞋業安保人員在進行復工前的消殺工作。黃業波攝/光明圖片

1.關鍵時刻,黨員挺身而出

  “疫情當前,我志願加入村疫情防控志願隊……如若不測,我死後,喪事簡辦,因為是黨的人,我的一生是聽黨的話的一生……我死後,由大兒子張標負責用我的退休工資給我交最後一次黨費1000元整。”

  2月2日,夏邑縣王集鄉王莊村82歲的老黨員張新亞寫下這封“遺書”,毅然來到村疫情防控卡點參加執勤。

  17年前抗擊非典,張新亞第一個報名,在村裡卡點奮戰一個多月。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又報名加入村疫情防控志願隊,鄉親們紛紛點贊。在防控卡點,他主動捐款500元,用於購置防疫物品。

  疫情防控,事關百姓生命安全。1月25日,商丘市委組織部向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發出倡議,動員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爭當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以先鋒形象和模範行動,影響帶動廣大群眾增強信心、戰勝困難,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全市1萬多個基層黨組織、30多萬名黨員聞令而動。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商丘市委以“三·五”基層工作日為依託,在全市範圍內構建了市、縣、鄉三級領導班子層層包縣、包鄉、包村防疫指揮體系。全市副處級以上幹部分別牽頭聯繫1個基層黨支部,靠前指揮,排查疫情疫源,落實防護措施。商丘市委書記王戰營、市長張建慧靠前指揮,深入一線,引領廣大黨員幹部面對疫情衝向前。

  永城市城建集團從156名請願黨員中,抽取100名精幹力量,成立了黨員先鋒隊,出動車輛30餘輛,分赴百花、菊花、月季等9個社區開展返鄉人員摸排登記、環境消殺等工作。

  寧陵縣城郊鄉李七莊村成立一支由120人主動參加的抗擊疫情“護衛隊”,分為突發事件應急組、車輛應急組、後勤保障組,自覺晝夜值勤。該村村民還自發捐贈價值2萬餘元的物資並提供10臺私家車供村裡統一調配。

  睢陽區閆集鎮唐莊村的賈長海有著52年黨齡,第一個報名參加村裡的志願者服務隊。該區臨河店鄉200多名無職黨員不因無職當“閒員”,而因黨員當“忙客”,他們戴上了紅袖標,站上了值守卡點。

  在重大考驗面前,通過黨建引領,“商丘好人”企業更顯奉獻、擔當本色。河南金邁科集團利用自身生產鋰電池的優勢,千方百計採購噴霧器配件,所有黨員從大年初二開始加班,初五就將500臺智能電動噴霧器發往湖北武漢尋甸區。河南利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主動為武漢雷神山醫院捐贈價值300萬元的醫療廢物消殺設備。

2.精準整頓,激活基層黨組織戰鬥力

  2019年年初,是睢陽區臨河店鄉大侯村發展的分水嶺。

  之前,由於歷史遺留問題較多,規章制度落實不好,該村信訪一直“不熄火”,按下葫蘆起來瓢。村集體經濟薄弱,群眾幸福指數低,怎麼辦?該鄉黨委態度很鮮明——“把瘡挑破好上藥”。

  要想問題浮上來,人就必須沉下去。該鄉黨委書記孟飛多日“扎”在村裡,開門聽意見,上門問發展。很快,意見一條條彙總上來。孟飛和村“兩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召開了幾次“碰頭會”,最終形成一致意見:大家的事大家辦,人人出力作貢獻。

  大喇叭一吆喝,村民紛紛把家裡廢棄的小磚頭、老屋拆下的水泥板等捐獻出來,把路面平整、路基墊平,家家戶戶門前鋪成了磚墁地。

  路好走了,群眾消氣了,謀發展的心勁也就上來了。

  作為有多年蔬菜種植經驗的村莊,把長處做強是關鍵。通過政府引進新產品,該村蔬菜種植面積擴大近1倍,每畝效益增收30%以上。同時引進一家企業,吸引15人就業,2019年,該企業上繳稅收10多萬元。

  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的前提。“商丘市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為夯實鄉村治理根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基礎。”商丘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羅軍介紹說。

  “過篩子”精準排查。全市組成197個調研組,深入鄉村一線,對全市4568個行政村逐村“過篩子”,對信訪矛盾突出和村黨支部書記是否勝任、盡職等事項“對錶打鉤”,精準找問題。通過嚴格分類梳理,共排查確認軟弱渙散黨組織264個。

  聯合發力精準施策。對於軟弱渙散村,商丘市堅持“一村一策”,每村選派一支工作隊,採取組織人事部門進“弱”村,紀檢、政法部門進“亂”村,資金資源技術優勢突出的職能部門進“窮”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對症下藥。

  責任精準抓落實。2018年,商丘市創造性地運用“一封信”打開工作新局面。給縣委書記、負責聯繫村的縣級領導幹部每人發出“一封信”,明確其職責,督導其倒排工期抓落實。同時,要求聯村縣級領導幹部帶領集中整治工作組理清思路並“回信”,最後,根據完成整頓情況再“回信”,全面彙報整頓工作開展情況及整頓效果。市委組織部“收信”後,全面開展觀摩考察,確保整頓工作整到位、務實效、不反覆。

  驗收精準促提升。商丘市委組織部科學制定驗收標準、嚴格驗收程序,自下而上,層層把關、關關從嚴。排查出的264個軟弱渙散村,目前已經有228個基本完成整頓。

3.馬上辦、抓落實,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

  “鹼荒、鹼荒,夏天蹚水,冬天逃荒。”永城市雙橋鎮鹼荒村,村如其名,歷史上曾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

  “三·五”基層工作日製度實施後,永城市招商服務局的海歸博士毛柄森負責聯繫該村。“鹼荒北靠311國道,村裡竟沒有道路能連通這條國道,而且整村沒有水泥路,村民拉車梨去賣都很費力。”毛柄森說。

  問題找出來,馬上抓落實。但修路是一項綜合工程,事關多個部門。為此,永城市招商服務局按照“馬上辦抓落實”的要求,和有關部門會商聯動,很快就為鹼荒村修了10公里水泥路。路寬了,致富路子也寬了。2019年,鹼荒村40萬斤梨,20天內銷售一空,增收60萬元。

  為使該村進一步擺脫貧困,毛柄森還推動成立了鹼荒種植專業合作社,申請“鹼荒酥梨”商標,推出“秋梨膏”,一條梨產業鏈條正在形成。

  “通過開展‘三·五’基層工作日活動發現問題,通過‘馬上辦抓落實’解決問題,目的在於提高工作效率,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力量。”王戰營如是說。

  為此,商丘市出臺了以依法行政、集中決策、提高效率、權責結合、分工實施為原則的重點項目推進聯審聯批周例會工作制度,形成即時報、即時批、即時辦、即時乾的“馬上辦抓落實”快速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標準化體系及“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

  商丘市加快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以“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結”為目標,全面推進“一套清單管權力、一箇中心管數據、政務服務一張網、一個平臺到社區、一條熱線連百姓”的政務服務“五個一”制度改革,在河南省率先建設了市級數據資源中心,建成了市、縣(區)、鄉鎮(街道辦事處)、社區(村)四級聯動全域一體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政務服務網絡體系。

  為讓熱線更“熱”,讓服務效率更高,商丘還立足於打造“全天候、不下班的政府”,將各類諮詢、求助、投訴、建議等熱線按照直接合並和呼叫轉接相結合的方式,逐步整合為統一的12345政府公共服務熱線。凡是群眾反映的有令不行、推諉扯皮、工作拖拉、消極怠工等問題,根據問責辦法,立即嚴肅追究相關當事人的責任。

  幹部沉下去、問題浮上來、服務高質量,截至2019年年底,商丘市市、縣、鄉4000多名黨員幹部共走訪群眾320多萬戶,幫助群眾辦理實事20多萬件,排查化解社會矛盾糾紛11萬多起,幫助60多萬人口穩定脫貧,920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

(本報記者 王勝昔 丁豔 本報通訊員 侯國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