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全球化”下的思考

信息化时代,我们容易被群体舆论及群体情绪所裹挟。

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在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领导及高纪律性的中国人民配合下,快刀斩乱麻的结束疫情。而这过程中,我们的心态随着群体情绪沉浮,毫无疑问在疫情阻击战中展现出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速度,震撼了世界,也激起了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但随着疫情全球化后,在动员全社会力量,以“闪电战”、“歼灭战”迅速打败病毒的模式及以“持久战”、“消耗战”与病毒长期共存的模式,孰优孰劣,尚未得知的情况下。我们的情绪焦点已转向国外,特别是对西方国家的防疫模式大论特论,意犹未尽。

我们渐渐成了鲁迅笔下伸长脖子的“看客”,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哄客”,看人吐口唾沫不嫌恶心的“蔑客”,也是“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的“漠客”。

我们需要反思。

2003年“非典”后,人们非但没有汲取贪食果之狸的教训,还向胃口继续扩大到蝙蝠、竹鼠、穿山甲等更多类型的野生动物上;

17年后,如若不是国士钟南山再次拖着84岁的躯体及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满脸愁容的宣布新冠病毒人传人,当年瞒报、延误的剧情依然会上演;

17年后,当年两岸三地八千余人感染、八百余人死亡的悲剧,在这个春天升级为数倍于之前的悲剧。

想想奋斗在一线,厚厚的防护服下因奔波而衣服湿透的医生们、被印痕深深伤害了美丽脸庞的护士们、无数个风雨中无休的社区工作者们、还有3000余在疫情中失去生命的同胞及其背后撕心裂肺的亲人们,我们何以兴奋到去当”看客"甚至于“烘客”、“蔑客”、“漠客”?

“秦人不瑕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疫情正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而如若我们不瑕自哀或哀之而不鉴之,历史只会一幕幕重演,我们将永远生活在瘟疫的威胁之下。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从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但愿我们所有人都能从疫情的磨难中汲取教训,化作成长与进步的源泉!

我们需要沉思!

看着统计数字一天较一天的减少,我们关乎疫情紧绷着的弦终于可以稍作放松 ,但另一场复工复产、经济复苏战的弦又要拉紧。

新冠病毒致死的死亡数,我们每天从各大头部网站或平台上都可以看到,但“看不到的死亡”正在我们身边上演。

当整个医疗体系,所有的医疗资源都聚集在新冠病毒上时,可曾想到还有无数心脑血管、重症化疗的患者何去何从?

当整个社会都摁下暂停键后,可曾想到还有无数个被困在家没有收入、没有积蓄,而还要赡养老人及小孩的同胞?可曾想到还有无数个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及背后无数个员工、无数个家庭?

下雪时并不冷,化雪时才是真的冷。

我们要预防看的到的死亡,更要预防“看不到的死亡”。


我们需要广思!

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 但复兴路上不会是敲锣打鼓,高歌猛进,更不会是路途平坦,一帆风顺。

“亚洲病夫”、“中国病毒”。。。。。。纵然是疫情全球蔓延,仍不忘抹黑我们。以贸易、科技、金融为主导的战略僵持还将会持续,在国际上挥舞着大棒围剿我们的心不会死。

向前发展的阻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劲!

但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工业分类中门类最齐全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内部市场、制度优势下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任何外部力量是很难击倒我们的。

由内而生的力量,是我们不断突破、不断抒写历史的最深层次力量。

这种力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的集合,是我们每一个人不断进步、不断自我突破的力量的集合。

所以做好自己,主动赋能,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

我们需要远思!

“未来十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十年,是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的十年,是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的十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的国家正以大国的担当重构世界对我们的认知。先前“一省帮一市”,现在“一省帮一国”,与欧盟的各自为政,某些国家自顾不暇还趁火作乱相比,我们深刻向世界诠释了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成员国已达到65个,亚投行成员数已增至100个,中国的声音越来越有力,话语权越来越重,离世界舞台中央也越来越近。

疫情之下,大国的风采正重染世界;疫情过后,在89岁的巴菲特未曾经历的美股四熔断,全球股市大崩盘下,也许世界已不是以前世界。

而我们的国家,将更为强大!

当下的我们,更该思考,我们该如何同未来更加强大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如何同伟大的民族一起荡气回肠。


疫情“全球化”下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