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都這種時候了,美國拒絕批准進口中國KN95口罩為啥?

修人哥車茶館


說白了,就是政治因素(反華立場+冷戰心態)在作祟。N95口罩是基於美國標準生產,KN95則是基於中國標準制造。

雖然這2種口罩的過濾、防護效能沒什麼差別,都能濾掉95%的最小尺寸0.3微米的顆粒,而且連美國疾控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簡稱CDC)都承認KN95的貼合性、密封性和降低感染風險的作用絲毫不遜於N95,,但對不起,誰讓KN95是“地道中國貨”呢?

一貫“偉大、光榮、正確”的美利堅合眾國當然不能輕易開這個口子。死幾個老百姓算啥?20多天前特朗普不是還在推特上說,2019年有3.7萬美國人死於普通流感,所以新冠病毒沒什麼了不得。

儘管當地時間3月31日,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終於改口,稱新冠病毒比流感更“兇殘”,但請注意,他可從來沒說過允許KN95進口。下這個決心對特朗普並不容易,因為據美官方估算,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美國需要至少35億個口罩,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進口。

別忘了,中美貿易戰還沒有結束,如果特朗普在這個節骨眼上“動搖”,效仿法國那樣從中國進口10億量級的非N95口罩,這對他的施政綱領、對華政策都會造成沉重打擊。

特朗普上臺以來孜孜以求的是什麼?不就是儘量減少對中國工業品的依賴,讓製造業迴流美國本土嗎?

疫情當前,美軍上千人感染新冠病毒,2艘核動力航母也先後中招,但五角大樓都絲毫沒有鬆口,寧可採取暫停公佈全球駐軍新增確診病例(隱瞞真相)的極端措施,也絕不向中國求援。

至於美國地方政府對華採購醫療物資,特朗普大可一推二六五,用憲法規定“中央管不了地方”為自己辯護,但將進口KN95上升到國家層面的政策,這事恐怕有點難。

可見,只要涉及到政治、安全因素,並且上升到大國博弈和對外戰略層面,美國就不會痛痛快快、順順當當地與中方開展合作。這從3月初美軍“羅斯福”號航母編隊冒著感染疫情的巨大風險(目前該航母已確診超過200人),也要按計劃前往越南峴港“訪問”(主要目的是對華“震懾”)即可窺一斑。

在對華遏制這個根本性、戰略性、全局性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以特朗普為首的美軍政高層是很有“定力”的,至於美國老百姓的個人安危,如果他們真的在乎,又怎麼會長年驅使幾十萬美軍(大多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和非洲賣命乃至送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