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殲20有時飛得像變形金剛?中國飛控技術獨樹一幟!沒人敢模仿

為何殲20有時飛得像變形金剛?中國飛控技術獨樹一幟!沒人敢模仿

隨著中國正式服役了新一代戰機“殲20”之後,世界上很多國家掀起了一股五代機的研製熱潮。也不知道是“中國有我也要有”的思想作祟,還是說各國真的做好了準備,總之一大批“五代機”是蓄勢待發。


為何殲20有時飛得像變形金剛?中國飛控技術獨樹一幟!沒人敢模仿

△中美俄之外其他國家計劃“自研”的五代機

不過很多朋友也發現了,各國五代機的外觀看看起來就是各種各樣的“F22”,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俄羅斯的“su-57”(設計代號T-50)。從俯視角度看這個飛機前半部分和機翼造型簡直和F22“一模一樣”,因此SU-57也有一個外號叫做“F-22斯基”。

為何殲20有時飛得像變形金剛?中國飛控技術獨樹一幟!沒人敢模仿

△蘇-57戰鬥機


F22戰鬥機確實是屬於一種很具有代表性的戰鬥機,他的很多外觀特徵在我們的殲20上也能見到,但是總體來說F22的設計是非常“保守”的。

有人可能覺得F22之前的戰鬥機比如F15、F14和F22一比,簡直沒法看,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但是實際上F22的設計思路,很多還是和F15這種重型主力戰機是一樣的,不過是加入了很多隱身設計的低識別度優化。

美國當在設計這一代戰鬥機的時候也按照老軌跡弄了兩家公司競標,除了如今“中標”的洛克希德馬丁的F22和F35之外其實還有一套波音公司研發的YF23和x-32,後者之所以沒中標主要原因完全不是因為長得太醜,而是波音公司這兩款戰鬥機“太過於先進”。

為何殲20有時飛得像變形金剛?中國飛控技術獨樹一幟!沒人敢模仿

△外形過於“玄幻”的YF23


為啥太先進就不用?美國不是什麼技術都喜歡玩“高科技”嗎?如果對美軍有這個印象那可就錯了。美軍是非常保守的,如果一款裝備他的全身新技術佔比超過30%,那麼這個武器再好他也不會用的,而YF23完全就是波音在炫技!誇張的稜形機翼,使得整個飛機的升力係數達到了令人驚訝的1.8。全動尾翼加持下整個飛機“靜不穩定性”非常良好,波音也打造了一套精密而複雜的飛控系統,讓YF23變得易於讓飛行員操作,而在當時這樣的一架飛機需要的機載處理器只能被迫使用民用版本的來做替代,當時的軍用級別芯片根本就沒有這麼強大的計算力。

為何殲20有時飛得像變形金剛?中國飛控技術獨樹一幟!沒人敢模仿

△F-22戰鬥機的座艙


說道這裡很多就明白了一些了,沒錯YF23因為太過於先進和追求“靜不穩定”性,整個飛機能在天上不掉下來,全是靠著傳感器和飛控系統的自動修正,而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計算機處理器什麼水平大家都知道。有人開玩笑說,YF23簡直就是一一半是武器另一半是電腦。

為何殲20有時飛得像變形金剛?中國飛控技術獨樹一幟!沒人敢模仿

△X-32戰鬥機魔幻的進氣口


中國空軍的殲20整個設計也是按照追求“靜不穩定”性設計,再加上前面一對小鴨翼,整個飛機的負責程度是比起YF-23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有很多網友看見殲20渾身上下都在“動”,感覺這架飛機好像要“變形”一樣。所以殲20的飛控程序異常的複雜,但是同時要求可靠,所以殲20試飛了很長時間才進入服役。

為何殲20有時飛得像變形金剛?中國飛控技術獨樹一幟!沒人敢模仿

△殲20調試全動鴨翼


中國的軍用芯片能力其實也一般,可殲20的首次試飛時間已經到了2011年,那時候就是以龍芯的水平也足夠“吊打”F22上面那套90年代初的處理平臺了!所以面對複雜的飛控程序當時芯片完全應付的來。

那話說回來,具有“靜不穩定”性的飛機如此之好,為啥各國還是要研究偏向傳統佈局的F22呢?答案很簡單就三個字:做不到!

為何殲20有時飛得像變形金剛?中國飛控技術獨樹一幟!沒人敢模仿

△韓國KF-X戰鬥機模型


具有高度靜不穩定性的飛機飛控軟件,必須要了解飛機每個可動結構的調節幅度對整個機身造成的影響,這樣就需要大量的模型試驗和實際的飛行試驗數據來進行支撐,但是很多國家空有夢想。

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永遠是困難重重,大部分國家實際上自己又沒測試用的風洞,自己也沒有寫飛控的經驗。有寫飛控經驗的國家也沒錢。比如法國的達索公司戰鬥機的飛控就很不錯,但是法國又沒錢做實驗然後只能拉著德國和西班牙一起搞,可這三個國家需求又不一樣,為了“求同”也只能用類似F22的傳統佈局了。

為何殲20有時飛得像變形金剛?中國飛控技術獨樹一幟!沒人敢模仿

△土耳其的TF-X戰鬥機(展出等比模型)


即便如此世界上現在試飛過的5代機充其量也就是7架分別是美國的YF-23、X-32、F-22、F-35,中國的殲20和FC-31,俄羅斯的SU-57。至今還沒見過中美俄之外哪國真的造出來一家5代戰鬥機出來溜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