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區的方言太有意思了,您都念得出來嗎?

米斯特庫


我就是武清人,我覺得我們武清話說起來還是挺好聽的(臭美一下)。雖然武清屬於天津,但是和天津市裡說話還是有挺大的差別的,舉幾個例子來說,收玉米武清叫批棒子,不管結沒結婚對外管說起自己愛人都叫對象,餓了不叫餓了叫臥了。燉魚叫孬nao魚,麻雀叫家雀qiao,棒子裡面蟲子結繭之後叫咕咕妞,知了叫稽留,知了幼蟲能這炸著吃那種叫肉稽留,出門遇見熟人,比自己爸爸大的叫男的大爺(爺發輕音)女的大娘,小的叫伯伯(bai)嬸嬸,爸爸的表親男的都叫大的叫表大爺表娘,小的叫表叔(shon發輕音)表嬸,去地裡幹農活叫下地,買東西叫上街。太多了列舉不過來了,其實一個武清仔細分的話還有些許的差別,楊村以北和楊村以南說話有差別,王慶坨,汊沽港這兩個鎮說話就和武清大部分的不一樣,用我們這說就是說話有點垮。呦,要坐過站了,趕緊下地鐵了,就聊到這吧。


一抹陽光31335


我是武清人,對武清方言接觸的太多了。比如武清人管“玉米”叫“棒子”,“玉米杆”叫“棒子秸”,管“搭埝”叫“打埂”,“蟾蜍”叫“疥哈子”,“蝴蝶”叫“花fēfe”,“叔叔”叫“shōushou”知情下鄉被傳染叫“伯伯bāibai”,“昨天”叫“夜個”,“今天”叫“筋兒個”,“明天”叫“咩個”,“餓了”叫“臥了”,“知了”叫“雞柳”,“壁虎”叫“歇了虎子”,“蜻蜓”叫“媽令”,“膝蓋”叫“撥了蓋”,“後背”叫“後脊星”,“腋窩”叫“嘎吱窩”,“臀部”叫“屁股蛋子”,“口水”叫“哈喇子”,“鼻涕”叫“能得鼻子”,“廁所”叫“茅房”,“我們”叫“晚們”,“孫子”叫“黑眼”,“外孫子”叫“白眼”,“向日葵”叫“轉蓮”也叫“色(shǎi)蓮”,“拖鞋”叫“鞋塌啦”,“脂肪”叫“囊踹”,“德行”叫“揍星”,“太陽”叫“太爺兒”,“腦袋”叫“腦瓜子”,“生孩子”叫“坐月子”,“小飯館”叫“狗食館”,“理髮”叫“推頭”,“打地基”叫“砸地腳”,“女人出嫁”叫“出門子”,“女人生孩子”叫“坐月子”也叫“躺炕上”,“馱重物的自行車”叫“大鐵驢”,“醬油”叫“青醬”,“鯽魚”叫“大幾瓜guá子”,“香皂”叫“香胰子”,“藥皂”叫“臭胰子”,“樟腦球”叫“碧雲球”也叫“臭球”,“上下是磚中間是坯的平房”叫“穿鞋戴帽”,“裡面是坯外面是磚”叫“外包皮”,“案板”叫“難nàn板”,“擀麵杖”叫“擀慢杖”,“田鼠”叫“肚鼠子”,“蜻蜓”叫“媽令”,“麻雀”叫“大家賊”,“鵝”讀音“né”,管南方人叫“侉南拔”,管山區的人叫“山旮旯子”,家長教育孩子:“在(學xúe)校跟那nèi幫嘎雜琉球(學xiáo)不出好來”……等等等,多了去啦。“晚們內位”叫我“蒸波頭(窩頭)”,就“白劃”到這吧。


壺中煮歲月指間飄煙雲


接觸過的天津人也不多,老張算是一位,要說我的感觸,天津話和武清話比不了,武清話最接近普通話,我和老張聊天時,好傢伙那吐沫星子都能飛一地,字蹦的也快。每一個字我都能聽的清楚。學起來也不難,也有個別的,我聽著不大懂的,我記得幾個比較有意思的,

比方說:

壁虎叫:蠍樂虎子。

哪裡叫:哪嘿兒。

玉米叫:棒子。

麻雀叫:家巧兒。

蟾蜍叫:蚧了嘎。

蟈蟈叫:叫馬紮子。

今天叫:今兒個。

這都幾年沒見老張了,也很少聽見武清話了,想想也挺懷念這位老朋友。


中華紫微陳三元


武清方言近似北京,我老家是武清高村的,往北走幾里就是北京通州區永樂店了,我喜歡那裡,高村的西瓜那叫一個甜,永樂店現為靈芝基地,聽到鄉音,倍覺溫暖!


用戶7547280385592影


武清語音大致劃分,從西北到東南一線(甚至關聯到北辰區的大部分區域)基本一致,代表著武清語音的主流。而東北部和西南部,則與武清主流語音有明顯差別。東北部如崔黃口,語音大體接近寶坻或唐山;西南部如王慶坨、汊沽港等,語音又靠近了西青楊柳青一帶。

武清出了不少播音員,從中央到地方廣播電臺、電視臺,都有。


光前裕後


好多樓上都說了,我說幾個棉花叫苗花,公安局叫公安(音nan一聲局),汊沽港叫汊沽港(音jiang),摩托車叫電驢子,小轎車叫小臥車,河蚌叫個了崩(3聲),


往事隨風143847500


麻痺的會說幾句武清話就這裡總結來了,改明你出本武清方言書奪好。。。壓根武清說話就聽侉的其實,在外地一聽我就聽出來了,尤其那小閨捏,一張嘴,家走家走的,武清味這濃啊。。。


活著要緊


內邊是哪一邊呢?從內邊上車!😁😁😁。

頭晌火兒,是什麼時候?

過晌火兒,是什麼時候?

後晌火兒,又是什麼時候?

晌火兒,是什麼時候?

晌火兒頭兒,又是什麼時候?

3點的五經兒!啥意思?

學黒(四聲)了嗎?這個黒是啥意思?

人果又是啥東西?

崩接兒,啥意思?

我說的這些都是很簡單的,真正的武清方言,可能很快就要消失了!

普通話說多了,很多家鄉話都不會說了!

現在20以上40歲以下的能聽懂,但是很多家鄉話都不會說了!所以方言真的要消失了!

很多人理解方言就是口音,其實不全是,擇詞是方言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很突出。

南方人擇詞就比我們北方人簡練,中心思想更突出。

下雨-落雨。年輕人-後生。

所以很多南方話北方人聽不懂。


小雨微風24


到處春暖花開,維武清雲清花園留在冬天。到處澆水植樹,維武清雲清花園門外乾枯荒灘一片,只有稀疏幾棵野草在掙扎著



千里草152517154


謝謝,依我看武清區說話兒話音少,比北京土話柔蘊清晰(當然不是說北京話不好聽),北京話由於受滿蒙語系影響較大,歇後語較多,不過也就是北京附近的人聽起來北京和武清說話的口音稍微有所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