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asheville 阿什维尔

看完Mount Mitchell,我们决定提前收工,直接去探索充满艺术气息与嬉皮士的南部小镇Asheville。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驱车进入小镇,在我们意料之中的是整个小镇很小,镇中心的部分完全可以步行。而出乎我们意料的则是这里浓郁的嬉皮士或者说波西米亚风格。这是一个南部小镇,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维多利亚时期的老房子,感受历史的底蕴;这同时又是美国最特别的小镇,一个Hippies,Hipsters,Hikers,Intellectual lefties的聚集地。在镇中心,几乎每个街口都有街头艺人在表演,一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音乐以及形体艺术;每条街都有好几家艺术品店,里面的艺术品不管是画作、雕像还是装饰品,我和小农都承认无法理解;时不时就会有满身纹身的人向你走来,而镇中心的那个纹身店装饰得就像一家复古艺术品店。一切都是冲撞的,违和的,奇怪的,与我印象当中典型的“南部小镇”差别太大了。后来回来一查才发现,Asheville还有买那种Slogan T恤,上面写着“If you’re too weird for Asheville…you’re too weird.”真后悔当时没有看到实物,要不然我肯定直接就买了!

回来通过查资料,我们发现了几个关于Asheville有趣的小知识:

  • 他们只吃小城附近50英里以内的食物。

这是真的!我们刚到B&B的时候就发现,B&B主人给我们介绍餐厅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哪几家餐厅是farm to table的,也就是专门采用附近农场/菜地的食材制作的新鲜食物。后来我们发现不管是餐厅的宣传牌还是菜单,各家餐厅真的都在强调自己家食物的新鲜性。这不仅仅是说汉堡里的牛肉和沙拉里的蔬菜是 新鲜的,而是所有芝士、配菜,甚至恨不得连特制调料都是完全用当地食材制作的。对于在欧洲待了四年的我来说,美国众多的加工食品一直让我深恶痛绝,突然发现一座小城都在宣扬farm-to-table的概念,真的让我很欣喜,觉得不管哪一家餐厅应该都很好吃!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 这个城市有各式各样的小啤酒坊。

在旅行之前,只喝青岛和燕京的小农特地和说我美国的啤酒都非常难喝。让我以为美国只有各种奇怪的瓶装啤酒。结果去了Asheville之后才发现原来的我真的是对美国偏见太重了。小城里有一个小街区都是各种本地的小啤酒坊,当地人叫做Micro-breweries,供应着各种奇怪名称的鲜酿啤酒。啤酒在Asheville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听说本地人根本都不喝美国其他地区产的瓶装啤酒。

我和小农那天是开着车进的城,于是小农决定滴酒不沾。而我,本来就酒精过敏,一个人也是无力将一整杯啤酒喝下。于是,我俩只能在几个人声鼎沸的啤酒坊前驻足徘徊,然后径直离开。没有尝到当地的啤酒的确是有些可惜,以至于第二天我们在B&B的早餐上都没办法加入其他客人关于啤酒话题的讨论。但留点遗憾不也是给了我们下次再来的理由嘛!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 这个城市成功避开了美国普通城镇面临的连锁横行的问题。

美国高度城市化的一个明显弊端就是大型连锁企业的横行。这使得每个城市中的店铺都有60%以上的相似度,城市外的购物中心更是几家大型连锁市场以及不同连锁快餐排列组合的结果。但Asheville不同,也许因为它足够小,也许因为本地人热爱新鲜食材,Asheville的镇中心成功躲过了各种连锁餐厅以及市场的侵袭,每一家店铺都是小本生意,每一家店铺都是独一无二。

但近几年,Asheville在美国的名气快速上升,这也引来了不少大公司的目光。Hyatt Place,Indigo和Aloft已经落户Asheville,同时,市中心还在不断地建设可能用做酒店或高级公寓的高楼。陆续进入的商业开发在带来更多刺激本地旅游业及商业增长的同时,是否会打破现有的这种舒适惬意,成本低廉的生活方式,相信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仍然是个问号。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 这个城市的吉祥物是呼啦圈。

好吧,我承认这个小知识的确是我回来以后查资料才偶然间看到的。看到这条时我差点没笑出声来。因为我俩在Asheville镇中心吃饭的时候就看到一群人在镇中心小公园里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跳着呼啦圈舞,我们当时还在想他们到底在干吗?我们从五点吃到六点,他们就一直在跳;我们又在城里走了一整圈,快到八点回来,看到他们还在跳!旁边还有一圈人围着,就这么安安静静地看着。顿时让我想起了中国大妈的广场舞。这可是呼啦圈啊,多少年没见人玩过的古董了!怪不得别人说Asheville里住着一群永远活在60年代的居民了。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1. 这个城市永远有音乐在上演。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典型的街头艺人场景,我和小农其实都不太敢靠近,但演奏的音乐还是很专业的。

嬉皮士与音乐是永远分不开的一对孪生兄弟,因此,当我们发现每个街口貌似都有街头艺人在表演,小剧场前面排长队时也就不那么意外了。要不是我俩那天实在是太累了,决定早早回家休息,我们一定也会找一个小剧场,坐下,静静聆听,假装一晚当地人。至于位于美国东南山区里的Asheville为什么能吸引到这么多行为古怪的嬉皮士,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我以为这种风格气质的小城只会出现在66号公路沿线,但它确实出现在了美国Bible Belt的中心地带,带着独特的音乐与颓废的气息,吸引着向往自由的人们。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来到美国南部一定要尝一下地道的南方菜

上图是炸鸡配奶油汁,小农一路上的最爱。右图是五分熟的煎猪排配豇豆。下图是玉米片配起司和肉粒,我俩最爱的开胃小菜。

我们发现南方菜有三点比较特别的。一是真的非常重视猪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家秘制的烤肋排和手撕烤猪肉不说,我也是第一次吃到如此厚实而且鲜嫩多汁的煎猪排。这里的猪肉仿佛比牛肉做法还多。二是南方人真的很喜欢一种叫做grits的玉米糊糊,不管前菜还是主菜都要配一点,无处不在!而且煎的煮的,做法多样!三是这边的人会点热松饼加奶油肉酱作为早餐或者热松饼加蜂蜜作为开胃菜!听起来就很丧失有没有,我觉得我吃一个松饼就饱了。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 a bed of roses 家庭旅馆

上几次我们旅行时大多住的都是Airbnb,一来比较便宜,二来相对更能够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标准化的经济型酒店相比起来,简直是划算太多。但这次我们在选择住宿的时候发现这些东南部的小镇不仅风土人情和建筑风格更偏向欧洲,还保留着欧洲传统的家庭旅馆文化。我爱家庭旅馆主要由于它们的独特性。由于家庭旅馆大多是老房子改造,每一个家庭旅馆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客房都会不同。家庭旅馆大多很小,只有几间客房,让客人与主人以及其他客人有更多交流的机会,更加亲密。同时,家庭旅馆的早餐也通常是一天当中的高潮。家庭旅馆的早餐几乎全部都是自家制产品,有些旅店甚至连面包都是自家烤的,果酱都是自己熬制的。如果旅店供应热的早餐,你就会听到每天早晨老板夫妇在厨房里各种忙碌,而你则情不自禁地开始好奇,今天的早餐到底会是什么呢?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其实房子很小,我们第一次的时候还开过了,但是装修的很有韵味。

作为我们旅途中预定的最豪华的一家旅店,A Bed of Roses这家位于Asheville老城区的家庭旅馆绝对是我最喜欢的。这是一栋建于1897年左右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共五间客房,每间客房风格不同,但基本内部装修风格都维持着原始的维多利亚风格。我们住的是Revell Room,作为我们送给自己五周年的纪念礼物。

其实房子很小,我们第一次的时候还开过了,但是装修的很有韵味。

但比起客房,令我印象更深的其实是那标准的维多利亚风格早餐。与其他家庭旅馆不同,这里的早餐每天9点准时在餐厅里开始,所有的客人都会在这一时段被请到餐厅用餐,形式感极强。每天的早餐都包含两道菜式,第一道是装在高脚杯里的水果沙拉,第二道是热腾腾的蜜桃派配培根与小松饼(估计这一道每天都会更换),形式感极强。后来我们才了解到,这种早餐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早餐形式。每天同一时间供应早餐一是更便于仆人准备早餐,二是便于各位客人间的交流。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聊天应该是休闲娱乐的一种。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 Biltmore Estate 比特摩尔庄园

吃完早餐,我们心满意足地告别我们最爱的家庭旅馆,开始向下一个目的地查尔斯顿出发。但是在离开Asheville之前,还有一个不得不去的景点,那就是号称美国最大私人宅邸的Biltmore Estate。说实在话,去之前我俩都觉得资料一定有错,怎么会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有着美国最大的私人宅邸呢?!而且,看图片这房子长得好像德国的城堡,确定这地方是在Asheville旁边?!到了之后才发现,这地方真的很大,特别是当你意识到这是一家富豪而不是什么王公贵族的私人宅邸之后。

Biltmore庄园在1895年时由富二代George Washington Vanderbilt II建成,共占地10.86平方英里,有自己的酒庄、植物园、农场、大片树林等,怪不得号称美国最大的私人宅邸。城堡主体有12,658平方米,250个房间,进去参观的感觉就像到了迷你版的凡尔赛宫,但同时又融入了英国、德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的建筑与内饰风格。算是对当时美国富豪生活的最好窥视镜。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庄主本人相当于现在的“王思聪”。他的父亲William Henry Vanderbilt是一位荷兰移民后代,继承父亲白手起家的一点财产后靠运输做成了美国首富。庄主就是这位首富最小的儿子。在镀金时代(南北战争后的美国,1870年代到1900年),美国铁路运输得到快速发展,铁路旅游也相继成为东部富商最流行的旅行模式。随着铁路旅游的发展,阿巴拉契亚山脉成了纽约富商的避暑胜地,而我们的庄主也是在这个时代来到Asheville的。庄主爱上了这里的山峦与空旷,于是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夏日庄园,于是就有了眼前的这座城堡。

说起来Vanderbilt一家到现在都是纽约的名门望族。从它到现在还控制着这么大的一个庄园就可以想象这个家族该有多有钱了,让我想起了曾经控制着大半个地球的Rothschild(羅斯柴爾德)家族。查了一下这家的后代,发现CNN的评论员Anderson Cooper的妈妈居然是Vanderbilt家族的人,突然明白他为什么能在CNN上那么随性而为了。

开启美国小众深度游之阿什维尔——意料之外的嬉皮士小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