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園地|表象訓練在高中足球繞杆教學中的應用

學習園地|表象訓練在高中足球繞杆教學中的應用


表象訓練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技能訓練方法,練習者通過有意識地回憶或再次呈現,以喚起現場感,繼而順利完成相應的技術動作。該方法能幫助學生集中精力,建立和鞏固正確的動作圖示,提高思維的發散力、認知力和觀察力,將學生的潛能充分激發出來,進而提高培訓的有效性。筆者結合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足球繞杆教學中運用表象訓練法,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根據動作形成階段,進行表象訓練的設計思路


1. 學習之初的泛化階段


學生在感知新知識的時期,神經過程處於泛化階段,內部抑制過程尚未準確建立。因此,應在課前播放或展示部分技術視頻或圖片,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表象,學生通過看到正確的足球繞杆演示動作來建立正確動作的概念。


2. 動作初步掌握的分化階段


學生的神經過程逐漸形成分化抑制,興奮和抑制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更加準確,內抑制過程得到加強,而分化、延遲和消除抑制都得到發展。此時,應該引導學生閉上眼睛回憶正確的足球繞杆動作的各個過程,通過使用腦海中已被理解的動作來逐漸提高對整體動作的掌握。這個階段的視覺和知覺效果雖然起了一定作用,但動覺表象發揮了主導地位。


3. 動作鞏固的自動化形成階段


現階段學生掌握的各種運動技能經歷了連鎖反應,自動化程度得到擴大,運動技能類型得到確立和鞏固,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變得更加集中和準確。在此階段,學生在想象動作時做足球繞杆練習,通過視覺訓練和想象訓練相結合來提高足球繞杆的準確性。

學習園地|表象訓練在高中足球繞杆教學中的應用


二、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合理進行表象訓練


在高中足球繞杆教學中運用表象訓練法,首先要遵循上述 3 個階段進行合理的穿插運用,並且明確具體要求。如,先將繞杆動作的圖文展現給學生,然後再向學生播放視頻或進行示範動作,讓學生形成視覺表象。隨後,足球教師將繞杆的動作要領(步幅小,上體放鬆,身體前傾,膝關節微屈,腳跟提起,腳尖外轉,用腳背內側推撥球的中下部)編成要領口訣“輕踢球,快追球,早變向,換腳踢,跑不了”,使學生的視覺、聽覺和動覺表象結合在一起。在學生練習繞杆動作時,足球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提示或錄像進行動作表象糾正,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表象,並反覆進行練習,直到能夠進行完整、正確的技術動作(圖 1)。

學習園地|表象訓練在高中足球繞杆教學中的應用

在確定流程後,要合理地運用表象訓練法,併合理安排時間實施(表 1)。

學習園地|表象訓練在高中足球繞杆教學中的應用


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升表象訓練效果


在足球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表象訓練法的效果達成與足球教師的引導、學生的關注和場地設備的供應均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對此,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足球教師應側重關注以下 3 個方面。


1. 因材施教,發揮學生主體性


在學習階段,表象訓練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足球教師也要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對學生產生的問題加以反饋,指引其動作趨於自動化。同時,為加深學生對技術行動要素的理解,提高合理使用技術的能力,足球教師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強化和鞏固所學知識,既能防止學生遺忘動作,又能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


2. 循序漸進,關注學生長期發展


表象訓練法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時間內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效果不明顯,甚至還會讓個別學生因此產生挫敗感,對此,足球教師要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循序漸進,關注長期發展。通過持續一段時間的堅持,更好地發揮表象訓練法對學生身體素質和學業成績的促進作用。


3. 提升設備,獲取現代教育技術支持


在進行表象訓練法的過程中,足球教師為讓學生回憶正確的繞杆動作過程,需藉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CAI 課件或者圖片,但在操場等開放場所並無固定的多媒體設備,需要足球教師臨時搭建投影屏幕,或帶著電腦去上課。


作者:葉偉浩 翁卓嘉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來源 | 《校園足球》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