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由於疫情,同一件東西年前看跟現在看,彷彿當中相隔100萬年——


前兩天收到的vivo X30系列alexanderwang聯名限定版就是這味兒: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春節前我們聊到過這款手機。跨時尚及科技領域的聯名,有意思的單品,這兩天開售,vivo為我專門定製一款,上面印有「杜紹斐」LOGO,還附上一封Alexander Wang的信,很用心。


有意思的是,這封信的字是倒著寫的,必須用手機全反光的外殼才能反射出讀得明白的信息。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信中表達觀點也跟聯名主題相同,也提起我的興趣:


「不跟風 跟自己」。


一句我們看很多遍,卻未必理解的話。


中文語境裡,「跟風」一詞天生帶原罪。常看媒體報道「教育」觀眾請勿跟風,知乎有主題「怎樣委婉提醒跟風狗,跟風很噁心」回答獲百贊。翻到百科,跟風一詞解釋底下只有「弊端」,沒有「好處」。


儘管人們經常將「跟風」掛嘴邊,但有個核心問題很少有人敢站出來問一問:


跟風到底有什麼問題?我怎麼就不能跟風了?


今天來聊聊。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早些年就聽過一個說法:財富自由的標誌,即不用花自己的時間去換取金錢。你可以儘可能將時間花在自己認可的事上。


其實很大程度上,不跟風的最大好處就是:


你能做一件發自內心認可的事,儘管這的確要面對很多麻煩和困難。


拿個人經歷來說,寫文章、聊穿搭,就是這樣。


記得幾年前,老有哥們(尤其程序員)常來問我,「怎麼買衣服?」,於是,兩個大老爺們只能週末走進商場,杵在那,對著一件衣服摸了又選,場景美妙。正是這種直男才懂的莫名尷尬驅使,我決定把這個需求通過「線上」解決:寫點實用穿搭的圖文發到網上,讓大家自己去買。


後來,關注者越來越多,我發現想弄懂怎麼穿衣服的哥們還挺多。大家在網上看到圖片上的衣服挺帥,但不知道怎麼買?怎麼穿?沒人聊這些,也不知道找誰聊。


男人不會買衣服不是自己的問題。


作為消費鏈底端,多數時候「直男」並不受傳媒、廣告業待見。業內名言,「男人消費力不如狗」即是證明。當今綜藝、電視劇、明星打造無不圍繞消費水平上天的女性轉圈圈。放時尚界,傳統雜誌和媒體都不關心大眾男性市場,用分數打比方,傳統雜誌可能只關注80到100分的男性穿搭,但0-80分的工作沒人樂意做。


現在,身邊哥們乃至更多人有明確需求,基於此,我想為大家做點事。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出於這個想法,「杜紹斐」的文章得像做維基百科普及一樣。定義要清晰,措辭要明白,想方設法,幫「怕麻煩」的男性同胞節省時間,解決生活痛點。


時尚雜誌及公關人最愛的「時尚」、「潮流」等虛詞要不得。通篇辭藻華麗,不精準務實,也很難被理工科出身的絕大多數男性接受,難免懟你一句「你裝啥呢你裝?」


堅持這些不比減脂磨人。


任何一篇單品內容,須要在網上根據外語資料一點點弄明白其定義,衍生概念,任何一個疑問都得弄清楚,再一五一十用「人話」表述出來,嚼碎了攤開才能寫出來。


幸運的是,結果證明了這個想法是對的。短短一年多,我身邊的關注者從幾萬迅速積累上百萬。看知乎上有人發文聊自己的衣品改變提到我,確實是令人高興。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現實沒有事情會一路順到底,我也一樣。


正經寫穿搭一年後的2016,公眾號紅利退潮。此外,單做「維基百科」式穿搭選題很快就耗盡,除了聊聊如何穿對西裝、挑選領帶、腕錶,確定自己的風格,終歸有限。


就是這時,大批時尚與生活方式同行轉向網紅。有從業者轉身打造人設,在國際時裝週亮相,也有同行聯合品牌做限量搶購,效果拔群。


這時我想,自己還能寫點什麼?如何為讀者們創造價值?


網紅不能做,雖然多數人走上這條路,但我不行,很少有直男會為「人設」買單。


唯一的選擇還是迴歸每個都市男性的需求——


我覺得,除了聊穿衣,還要輸出思考和觀點,激發觀點碰撞與反思,在更深層提供價值。


於是,在文章頂端、媒體包裝上,我打上「新直男文化運動」。文章傳遞更強觀點,呼籲以往不關心自己的,只關心票子、位子的直男們自我解放,重塑生活。衣服自己會買,生活娛樂自己會打理,投入自我迭代中。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面子下功夫還不夠,裡子也得弄點花樣。


儘管多數人認為新媒體令內容碎片淺層化,但我相信,任何一個獨立思考的都市男人必定對深度閱讀有需求。


60年代美國時尚雜誌就因其大膽發表長篇深度報道,記錄時代,內容涵蓋越戰、安迪沃霍爾甚至總統,開創「新新聞寫作」先河。那些折射社會側面,沉著剋制的深度內容,不僅提供物質消費層面價值,更深的精神層面也可以讓讀者「興奮」起來。


50年後的今天,技術在革新,觸達用戶的通道在變得更通暢,尤其時下新冠疫情讓「線上」交互變的更加普遍,連高奢腕錶發佈也逐步線上替代表展。坐在家裡,全世界向你「湧」來,但精英男性對深度思考及沉著內容的需求不會少。


基於這種「相信」,我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去做「真實故事」。


面子也好,裡子也罷。本質上,希望能在各位心裡有「位置」,哪怕一些用戶已經不看「杜紹斐」,也會覺得這個品牌是時髦的,自己曾喜歡過的——


這背後是「杜紹斐」跟關注者的情感勾連,也因此,我才擁有價值感。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最後回到那個問題:為什麼要不跟風?


因為不跟風,堅持獨立思考,才能按想要的方向做事,活出自己。


儘管從眾是人的通性,要面對內心搖擺和猶豫,但我很慶幸自己能堅持。不跟隨行業既定規則撰寫辭藻華麗的時尚通稿,而是為自己想服務的人提供價值,在紅利消失、內容選題受限時,尋找觀眾老爺們更深的精神需求,而不是跟隨行業大勢成為網紅——


儘管給自己找不少「麻煩」,但為當代男性創造價值,讓人高興、興奮、喜悅。


記得之前跟人討論,什麼是「時尚」?很多人說不出來,哪怕一位在時尚圈混了很久的老編輯,乍得這麼一問也未必回的上嘴。


時尚是潮流?是流行?是趨勢?還是先鋒品位?前沿審美?隨手搜了下,近一個月帶著「時尚」一詞的資訊網頁就高達1.59億條,小編們動不動將「時尚感」掛在嘴邊,推薦著「時尚又保暖」的毛衣,卻也未必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


在我看來,時尚本質就是不跟風。


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兩回事。不盲目追隨其他人,保持獨立思考與審美趣味,穿別人不敢的衣服,用別人不敢的配色,欣賞別人不欣賞,做別人不敢做,想別人不敢想,永遠不放棄自己的獨立思想——


這樣的男人,那才是最帥。


不跟風,獨立思考,這一理念並非我一人認同,即便時尚圈,很多從業者也抱相同看法,設計師Alexander Wang本人就是其踐行者,也因此,vivo才邀請他一同合作推出vivo X30系列alexanderwang聯名限定版。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為契合「跟自己」的意味,設計上,合作雙方就挺下功夫。


全鏡面外觀,工藝上選擇的鍍鉻工藝,將機身與玻璃後蓋打磨併合為一體,在業內自然是獨樹一幟,品位挺特別,反射萬物,照出真實的世界和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鏡面設計也和時裝圈這些年常用的鐳射面料呼應,拿在手中自然是一件展示自我的配飾。vivo之所以關注設計,因為在今天,手機早已不僅是3C工具,更是展示品位及個人價值觀的重要單品。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功能上也從「使用者」需求出發。


作為專業影像的旗艦機型,背部配備了潛望式的後置四攝模組,6400萬主攝、3200萬人像、60倍超級變焦功能,看數字就給人一種碾壓式滿足感。


支持雙模5G網絡,內置有4500mAh超長待機電池,配合閃充技術,省了動不動坐插座邊,歪著頭抱著「有線手機」刷的麻煩。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最後在軟件上,Alexander Wang還為vivo獨家設計UI界面,並親自策劃並出演廣告大片,點擊下方觀看:



「不跟風,跟自己」,vivo X30系列alexanderwang聯名限定版正是為了證明這一理念重要在哪。


相信自己內心的力量,避免被別人評價所裹挾,做真正有價值的事。時尚領域這樣,在人生中更是這樣。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vivo X30系列alexanderwang聯名限定版更多精彩。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策劃 Editor|韓智

排版 Layout|王健羽


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跟風」,卻又忍不住?

沒錯,這就是廣告。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所疑問,請郵件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會盡快處理,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