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數買單動圈就是智商稅嗎?Minor告訴你不是

為什麼要買一個價格很高的單動圈耳塞?


如今這個遍地雙位數多單元耳塞的市場上,提出這個問題的預設自然是認為單動圈的聲音天花板不如多單元耳塞。


對這個問題,我的經驗是——保持克制,並依靠經驗修正偏見。因為過去很多時候,對單元認知的侷限,會限制我們對其聲音的評價。例如時間回溯到7-8年前的話,我可能不會對多單元動鐵抱有好感,因為聽過像SE535、UE18 Pro這些當年曾經被捧得很高的耳塞後,我總覺得多單元動鐵聲音原來也就那樣了。直到後來聽到qdc和64 Audio的耳塞才令我發現原來動鐵做得好是這樣的。同樣地,也許我前幾年的確對部分高價單動圈耳塞沒什麼好感,但是聽到了像FWW和Major這樣的單動圈耳塞後,我的偏見也會得到修正。


萬元耳塞在這2年扎堆湧現,但有一說一,萬元買耳塞這種事絕不是人人幹得出來的事。所以在前2年三耳工作分享一些萬元耳塞的聽感,多少有一種“拿3K工資的人教月入過萬的人如何生活”的矛盾感——太“離地”了。正因如此,買得起萬元單動圈人,其實並不太在乎其(jian)他(pan)人(dang)怎麼評價,喜歡就完事兒了。

四位數買單動圈就是智商稅嗎?Minor告訴你不是

當然,做耳機的也知道這事。所以當有了貴价的耳塞秀肌肉後,就需要一些親民一點產品來填補市場同時捕捉對價格和產品力都敏感的群體,這樣的佈局很多廠商都在做,事實上今天聊的Minor也算是這麼一款產品。

四位數買單動圈就是智商稅嗎?Minor告訴你不是

之前我們已經給Minor做過一次開箱,它的聲音走向和旗艦單圈major是挺不一樣的,但是素質方面,差距並不能說有價格的差距那麼明顯,所以在2019年的新品當中,minor作為這個價位的單圈耳塞來說是有競爭力的,而這次三耳君想談談這款耳機的搭配和玩法上的事。


這條耳塞的煲機時長已經有300小時了,也終於有時間把手上幾個機器都接上Minor了一遍。


器樂/電子:

Halo 5 Guardians 原聲碟

諜影重重3 原聲碟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UC 原聲碟

Miles Davis - 《Kind of Blue》

John.Coltrane -《Giant Steps》


流行/搖滾:

五月天 - 《自傳》

無印良品 - 《三人行》

Disarmonia Mundi - 《Mind Tricks》

Slipknot - 《Slipknot》

All That Remains -《The Fall of Ideals》


試聽音源:


Cayin N8

Cayin N6ii (E01主板)

樂圖 墨菊花

樂圖 小墨菊

樂圖 金菊花

享聲 MR1v2

iQoo Pro 5G


聲音評價:


Minor的聲音是輕快靈動,但不失大氣,而且其通透感和解析力,在同價格段耳機中都屬於非常突出的。它的中高頻線條感明顯,但就算用上比較冷的前端都不會很硬很衝;中頻部分比較寬鬆但音色始終稍冷、所以不會有暖聲耳塞那種中頻的酥軟感,中低頻部分沒有太多量感襯托出肥胖的感覺,所以整體通透感很強,不過依然不缺少低頻下潛,會留有一定的量感來保持氛圍感的渲染,這一點,聽諜影重重3原聲中《Tangiers》的開頭部分便有感觸。快速乾淨的瞬態是Minor的優勢,而且中頻與低頻之間的銜接也很自然順暢,也許這都要得益於它的那顆鍍鈹單元。


也許它沒有先輩Major那種帶點野獸般磅礴的氣勢,但它用來聽大編制古典和一些原聲碟時,依然能把各聲部細節一覽無遺地表達出來的同時,同時給到我們不錯的氛圍感來傳達音樂的感情。


然後說說換線play後的Minor:

四位數買單動圈就是智商稅嗎?Minor告訴你不是

FAudio家的線材都是“UE式”的雙針插孔,而且插座很小,所以三耳君手上剛好沒什麼這種線,只好把Minor耳機線換成了Major的原配的“ Black Sprite” 黑雪碧線對比。更換後聲音變化有幾個明顯之處,在於瞬態爆發和能量感都比原配的鍍銀線相當不一樣。但換線後的Minor並不是搭配所有音源都合適,搭配能量本身就很強的音源,反而聲音就有點衝,甚至有點油膩感。


雖然我不否認Minor對線的敏感也是挺明顯的,但如果你喜歡原來Minor那種乾淨透明的聲底——或者說如果你想要更大氣厚實的聲音為什麼還要選Minor呢——換線其實未必會有讓你更滿意的結果,大多數時候其實原線就差不多就行了,至於上平衡又是另一個話題;但三耳君必須強調換線這事千萬不要盲狙,哪怕官配線也是如此。


那麼逐個點評一下原線下接不同音源的表現:

四位數買單動圈就是智商稅嗎?Minor告訴你不是

N8(晶體管模式)下的Minor是能量感最強,最具有爆發力的,瞬態快且有力,結像能力和聲場都加深了許多。喜歡聽大編制聽氣勢的,這個組合不錯,但值得注意的是N8高增益下的底噪還是可聞的。

四位數買單動圈就是智商稅嗎?Minor告訴你不是

N6ii(E01主板)之前我也說過,E01聽Minor也特別合適,本身Minor聲音相對比較薄,E01能讓三頻過度更流暢,聲線也溫潤酥鬆下來,聽金屬搖滾、臺灣那邊的國語流行都很可以。

四位數買單動圈就是智商稅嗎?Minor告訴你不是

墨菊聲音比較柔美,所以接Minor有一點像E01卡的N6ii,但它甚至比E01的聲音更柔和,同時聲場寬度明顯大一點,低頻下潛也更狠,聲音的延伸會更明顯,沒有E01那麼凝聚,我會推薦聽爵士樂。

四位數買單動圈就是智商稅嗎?Minor告訴你不是

小墨菊和墨菊下的Minor,走的又是完全不同的路線,Minor原本聲音就纖細,在小墨菊下線條變得更加突出,結像更刺激和抓耳,中高頻的亮度也有所增加。適合喜歡有點音染和抓耳的風格。

四位數買單動圈就是智商稅嗎?Minor告訴你不是

上次我說過,白色耳塞套加金菊花的搭配聲音太尖銳不太容易能接受,但是換成黑色套或者E套都會好很多,也可能是這回耳塞經過比較長時間run-in後聲音也沒那麼生硬了。


四位數買單動圈就是智商稅嗎?Minor告訴你不是

MR1v2下的Minor能量感也很豐富且集中,不是走大聲場的風格,它結像則更凝聚了,中低頻稍厚一點,同時線條感會比N6ii更明顯,聽爵士人聲啥的都挺合適。

四位數買單動圈就是智商稅嗎?Minor告訴你不是

最後玩玩耳塞套,原配的兩個黑白兩套對Minor聲音的影響本身就很明顯,白套聲音更亮,黑套相對均衡一點。接著我又換上一對final的E-Type套(俗稱E套),三頻聲音和黑套接近,但是中頻顆粒感則明顯有增加,中頻密度稍微顯得寬鬆了一點。


Minor是對輸出功率有一定要求的耳塞,但大多數時候,它都不會出“惡聲”,哪怕接iQoo Pro這款輸出功率奇弱無比的手機,整個聲底也只是變得有點疲軟而已,一臺和他身價相當的前端我認為就已經可以作為合格的搭配。在各種組合搭配對比了一天後,作為日常愛聽各類交響樂團演奏的原聲碟的我,會傾向喜歡原線+final E套再搭配N8這樣的組合,氣勢上夠了,E套也讓聲音更酥鬆但不會像原配的白色套那麼凌厲,線材的話其實沒有多少折騰的必要。如果喜歡聽人聲流行的話,E01或者MR1V2這種聲音溫潤或者凝聚力強的也都可以。


最後,看看同價位的競品大多數都是圈鐵耳塞,例如達音科DK3001 Pro、山靈ME700、qdc的變色龍V3等,這幾款耳塞和minor之間的區別其實都是一致的,相對來說,同價格其他耳塞聲音往往都是聲音密度、質感上都比minor顯得厚實或者音色也比Minor更暖一點,而minor的聲音都會比這幾款更加透明、輕薄且在高頻音色上更亮,這種通透的質感所形成的區別也是Minor在同級別耳塞中所擁有的優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