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北伐時犯了哪些兵家忌諱?

心有明叔一點通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兵家大忌有哪些。筆者差了一些資料得知,有不明敵我、臨陣換將、瞻前顧後、舉棋不定、後方不穩、保障不力、四面出擊、圍城無闕、將帥不和、軟肋示人、通信不暢、求勝心切、背水決戰、未戰而怯、予敵喘息、輕敵冒進、分兵作戰、將士不用心、勝則驕,敗則餒,敵未動而我先動。總共20條,那諸葛亮在北伐時犯了哪些兵家忌諱呢?

不明敵我

第一次北伐的時候,一開始都沒有了解清楚敵方的統帥是誰,而且之後知道了是司馬懿,但是又不知道這個人的用兵謀略,反而司馬懿很瞭解諸葛亮,而諸葛亮不瞭解司馬懿。

後方不穩

後方不穩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敗的最重要原因,北伐在最高潮的時候,劍拔弩張,李嚴等人汙衊諸葛亮早晚有稱帝之志,劉禪聽信讒言,急召諸葛亮回朝,這才導致第四次北伐無功而返。

保障不力

北伐軍的大後方保障是有李嚴和黃權這些蜀漢舊臣供給的。尤其李嚴一直是北伐大軍糧草籌備的最高領導。但是五次北伐就有三次因為糧食的問題而失敗。

軟肋示人

蜀漢軍隊的軟肋一直是糧草,糧草,糧草!這個問題在第五次北伐的時候才解決掉,諸葛亮在魏國境內,戰區屯田,以作長久戰的準備。

求勝心切

諸葛亮自白帝城託孤後,為了蜀漢的前途著想,一心決定北伐!趙雲也是這樣的志向,臨死前都喊著北伐!但是“北伐”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辦法,因為蜀漢是漢朝最後的火種,曹魏剛剛稱帝,根基不穩,如果和平發展十幾年後,中原那樣的富庶之地,蜀漢完全沒有勝算了。所以諸葛亮求勝心切,指望速戰,但是遇到了天下第一防守大將——司馬懿。一個拖字訣戰勝了諸葛亮。

將士不用心

這裡的將士可以說“馬謖”吧!馬謖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也是第一次去實踐的時候,成功的當了一次“趙括”,只會紙上談兵,而不能變通兵法,失街亭,等於失去了咽喉要道,致使第一次北伐大敗而歸。

綜上所述,諸葛亮犯了兵家六大忌。


古今幾多


全對,但是太要求十全十美,結果都不美


aaaaaaaa客


對於諸葛亮北伐,其戰術上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但是諸葛亮卻犯下了三個兵家大忌。第一個就是沒有舉賢任能,第二就是沒有處理好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第三就是沒有積聚經濟基礎。這三個問題都一直伴隨著諸葛亮的北伐,所以諸葛亮五次北伐都是無功而返。

1.沒有做到舉賢任能

簡單來說劉備死後蜀漢還是有不少人才的,但是諸葛亮這個人沒有同劉備一樣舉賢任能,這就使得很多優秀人才得不到重用。諸葛亮一開始只培養一個馬謖,馬謖其人也就當個參謀,戰場上還是得需要有經驗的將領,街亭這麼重要的地方,諸葛亮卻啟用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的馬謖,最後街亭失守,好好的北伐大局被扭轉。正因為諸葛亮不能舉賢任能,造成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可悲局面。

2.沒有處理好統治階級內部矛盾

一些上層官僚,對諸葛亮的政策持有異議,私下裡或公開地加以抨擊。比如在第三次北伐時,劉禪聽信讒言,將得勝的諸葛亮緊急召了回來,原因就是受到了李嚴的挑撥,這也斷送了一次絕佳的機會,再如前軍師徵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府長楊儀也互相憎恨,不火不相容……令人詫異的是,諸葛亮明知這些矛盾,但不予處理,任由這種情況繼續存在發展。所以沒有處理好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是諸葛亮的第二大失誤。

3.沒有積聚經濟基礎

自劉備入川開始,益州地區境內的戰爭與對外戰爭連年不斷,其人力物力的損耗十分嚴重,蜀漢政權的經濟虛弱拮据。雖然諸葛輔政後曾“務農殖穀,閉關息民”,但只推行了一年便又開始了平定南中的戰爭,短促的時間內,根本難以恢復其元氣之二、三。平定南中之後,雖然可以從該地徵調兵賦,但無法補強蜀漢政權虛弱的經濟機體。諸葛亮在其所上的前後出師表中奏稱,“益州疲弊”,“民窮兵疲”,“危急存亡之秋”,這並不是他故意危言動主之詞,而實在是準確地概括了當時的經濟形勢。在沒有經濟支撐的情況之下就開始北伐是諸葛亮的第三個錯誤,畢竟戰爭打的就是經濟。

以上三點是我認為諸葛亮在北伐時犯的兵家大忌,當然因要穩定蜀漢的各方面,北伐或許是諸葛亮在明知不可為而不得不為的無奈選擇,又或許司馬懿先走的話,北伐就或許成功了。

我是@子夜清塵,一個對歷史有所感悟的大男人,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