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終將走向愛情的墳墓

北大中文系教授錢理群教授說:''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什麼是精緻的利己主義?對生活有著自己的追求,有理想,但事事以自我為中心。

這樣的人,從小自私慣了,長大後成了社會上的''老油條''。在婚姻裡,依舊自私,只為著自己的成敗考慮。

《傷逝》的主人公涓生,就是這樣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終將走向愛情的墳墓


01


《傷逝》是魯迅唯一一篇愛情題材的小說。讀了這篇小說,我想,魯迅先生必定是很懂愛情的。

他懂愛情是熱烈純真的,他也懂愛情是自私可笑的。

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我''與子君相愛、同居而後分手的故事。故事的結局以子君離世,涓生懷著懺悔之心繼續生活收場。

''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懺悔悲哀,為子君,為自己。''

假如不往下看的話,我幾乎被這句寫在開頭的話給騙了。

悔恨,悲哀。

這是一個丈夫在失去了他心愛的妻子後的心情。

但最後三個字出賣了他:''為自己。''

他的悔恨悲哀,難道都是假的?

不假。但摻雜了太多不純的成分。

是他趕走了子君,令她回到吃人的牢籠裡,承受流言蜚語,致使子君的死亡。

涓生所謂懺悔,說是為了子君,其實還不是為了自己心裡好過。

打著''為子君''的招牌,做著安撫自己的事。說到底,涓生愛自己,勝過愛子君。

美好的愛情都是相似的,擁有幸福的開頭。但究竟發展如何,結局好壞,還需要看相戀雙方的個人修行。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終將走向愛情的墳墓


起初,陷入愛情的涓生和子君,彼此愛得熱烈而純真。

涓生為了得到子君的許可,費盡心思,絞盡腦汁,甚至連遭到拒絕以後的情形都想到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涓生向子君求愛的記憶早已在他的腦海中模糊不清了,日夜回想,只剩一些零零散散的斷片,化作無可追蹤的夢影。

涓生被公司辭退,求職之路屢屢受挫。在家裡幾乎斷了經濟來源的情況下,涓生心疑子君是他理想路上的絆腳石,拖累他的生活。

知識分子彷彿都有點自詡清高,胸懷所謂遠大的理想抱負,希望自己投身到實現理想的偉大工程中去。結果往往顛覆理想,不盡如人意。

''我覺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她應該決然捨去。''

他打著''為子君''的幌子,狠心地說出''我已經不愛你了!''與她分手,竟還覺得分手是對子君好,對大家都好。

一個男人若鐵了心要拋棄一個女人,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會被說得高風亮節。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終將走向愛情的墳墓


02


小說中的''我''一想到子君的死,就好像被抽空了靈魂一般,空虛而淒涼。

由於作者使用第一人稱視角,我們更多地感知到涓生的心理活動,無法切身體會子君的感受。

古往今來,從總角之宴到十里紅妝,從校服到婚紗,愛情過渡到婚姻,總是件極為不易的事情。

涓生和子君最終也沒有步入婚姻殿堂。這其中摻雜了諸多因素:親友的阻擾,失業的壓力,物質的需求,輿論的嘲諷......但這些都是外部因素。

最主要的原因,是內部矛盾,是雙方地位的不平等。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終將走向愛情的墳墓


涓生可以說是子君的啟蒙老師。

涓生是一個醒者,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代表,較早接受了新思想在生活上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而子君是未醒者,從小在宗法牢籠中長大,思想有些舊式。

子君遇到涓生後,接受了涓生帶來的新思想的鮮活力量。

身為醒者的涓生,用愛情叫醒了未醒的子君,使嫻靜、溫存又纖弱的她得到了勇氣,敢於反抗家庭,反抗社會束縛,爭取戀愛自由,成為覺醒者,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這就是為什麼,當人們對他們同居的行為議論紛紛時,子君絲毫不畏流言,反倒是涓生率先漏了怯。

一切都是因為''我愛你''啊。

也正是如此,涓生自以為站在天平較高的一方,有些看不起她。

殊不知,子君是愛的深沉,才佔了下風。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終將走向愛情的墳墓


這場愛情,也許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

我卻不由得佩服子君。當涓生提出分手時,她雖臉色驟變,內心悲痛,卻也沒有死纏爛打,而是''勇猛地覺悟了,毅然走出冰冷的家,而且--毫無怨恨的神色。''

而涓生,他內心精緻的利己主義,在口舌是非中暴露無遺,親手葬送了愛情,也葬送了子君的生命。

魯迅先生的語言,向來是極具諷刺的。涓生最後帶著叭兒狗阿隨離開了吉兆衚衕,另尋出處。這不是說明,在涓生眼裡,子君還不如一條狗嗎?

他所謂的理想追求,建立在拋棄女人的基礎上,本就只是個藉口。魯迅先生讓他在痛苦中懺悔,在懺悔中踽踽獨行。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終將走向愛情的墳墓


愛情本就是自私的,分不出個是非對錯。

我並不是說,涓生是徹頭徹尾的混蛋。他是愛子君的,只是不徹底。他更愛自己。

愛情該是相互付出,然後才是相互索求取暖。

03

涓生和子君,像荷葉中養的兩滴水珠,太陽底下折射出現實中年輕人的模樣。他們是一面鏡子。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你以為這是愛,於是奮不顧身跳進愛河。

誠然,青年男女的愛是熾熱鮮豔的花朵,雖然開得絢爛,卻也轉瞬便凋零,只是曇花一現的片刻美景,極少數能夠堅持下去,直到永久。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終將走向愛情的墳墓


熱戀中,婚姻未定,男子為博女子歡心,自然使出渾身解數,期望獲得女子的應允。

確定關係之後,女子在男子眼中的形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不再是他眼中唯一的女神。

他們會為了彩禮錢,房產證上的名字吵得頭破血流,在每天的對弈中拼死維護自己那點兒可憐的權益,甚至不惜撕破臉皮。曾經以為多麼堅固的感情,被磨得越來越淡。分手也只是走個過場,其實兩人的心中,怕是早就分道揚鑣了。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最終將愛情推進了墳墓。幸福,未來,都被他們親手扼殺。

希望每一對涓生子君,都能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