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故事》丨在建築中洞見人類發展的歷史和文明進程

文|十里荷塘秋水長

上週末開始一直到今晚都在看這本精美的《建築的故事》,瞭解了很多有趣的關於建築方面的小故事,以及不同建築和生活方式之間的關聯。

《建築的故事》丨在建築中洞見人類發展的歷史和文明進程

想象你現在身處森林之中,夜晚即將來臨,此時你需要建造一處棲身之所。這就是打開這本書的引言部分的第一句話,毫不掩飾地說,它引發了我極大的閱讀興趣。

我忽然想起了《三隻小豬》的故事,哈哈,對了,就是你現在想到的那三隻小豬造房子的故事。我想對於我們孩童時代的美好記憶來說,建築在這種繪本時代就已經給我們在內心深處根植了一些觀念:建築和人們的生活是不能脫離的。

如果是你在森林裡那能搭起什麼樣子的房子來應急呢?一時之間,只怕也是隻能就地取材,森林裡大概使用樹木,山裡使用石頭,河邊估計就是泥沙之類的,當然這些匆忙之間搭就的房屋不一定能防雨水和動物的襲擊,好像還是洞穴來得更為方便一點才對。

所以,山頂洞人才會住在洞穴裡吧。這能叫“英雄所見略同”

嗎?

在人類誕生之前,萬物皆生活在自然界中。當人類出現之後,為棲身而搭建窩棚,挖掘洞穴,成為人類史上最初的建築。

01經過數萬年的發展進步,人類對建築的要求也遠遠超越了最初的需求

建築現在被看成是一種藝術形式,類別複雜而繁多。我們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對建築的要求自然早就超越了最初的需求。

《建築的故事》丨在建築中洞見人類發展的歷史和文明進程

你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棟有著強烈設計感的建築物

我們可以找到各種各樣風格的不同建築,比如從民族風格上來分類,建築就有中國式、日本式、意大利式、俄羅斯式等風格;從時代風格上來分類,還可以分為古希臘式、古羅馬式、哥特式、古典主義式等等。

《建築的故事》中,也給我們列舉了很多生動的例子,來幫助我們認識建築藝術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自然的演變過程。

《建築的故事》丨在建築中洞見人類發展的歷史和文明進程

埃及金字塔是人人都知道的建築史上的奇蹟,直到現在還有很多未解之謎,作為建築,金字塔承載了建造者的思想,相比於肉身,石頭是永恆的,金字塔是永久留存下來的建築奇蹟,我們今天來探索古埃及人們在陰翳中跌跌撞撞前行的歷史時,誰能忽略金字塔的存在呢?

它象山峰一樣屹立在埃及的土地上,凝視這埃及的天空,也體現著當時建造金字塔時埃及法老的權勢和財富。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建築始終是靜默的人類歷史發展的一部分。

02從巴黎聖母院到中國皇家的紫禁城,建築展示了歷史不可磨滅的印記

“建築學與更廣闊的世界的辯證關係最終集中在建築的空間組合與形式的創造上。……建築學的任務就是綜合社會的、經濟的、技術的因素,為人的發展創造三維形式和合適的空間。”(《北京憲章》)

2019年4月15日下午6點50分左右,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了火災,整座建築損毀嚴重,建築著火位置位於聖母院頂部塔樓,大火迅速將聖母院塔樓的尖頂吞噬,很快,巴黎聖母院帶有象徵意義的尖頂如被攔腰折斷一般倒下……

《建築的故事》丨在建築中洞見人類發展的歷史和文明進程

而這座法蘭西國寶級建築的前世今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遠在巴黎聖母院建立之前的1世紀,其所在位置就有一座古羅馬人的萬神殿。巴黎聖母院的建築風格是和老式的羅馬教堂一致,有尖拱尖頂和彩色玻璃,算是哥特式建築的代表性傑作。


哥特式建築中聯排玻璃窗的運用藝術讓人歎為觀止,工匠們可以將玻璃窗設計成各種精美絕倫的圖案,到中世紀末期,窗戶鑲嵌玻璃的那面常被設計成整面牆那麼大,那些彩色玻璃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很多教堂都採用這樣的形式給建築增色不少。

當然巴黎聖母院也在修復中,這麼雄偉壯觀的建築藝術應該和法蘭西的歷史一起永恆地被留存下來。

和西方建築在打造上的精巧纖美不同,中國的古代建築者更喜歡的是展示國威的建築風格,碧瓦紅牆,恢弘大氣。

《建築的故事》丨在建築中洞見人類發展的歷史和文明進程

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要建造的皇宮宮殿就是這樣一座雄偉的宮殿,就像是一座天子居住的城市:紫禁城

紫禁城的建造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才建成。現在我們稱紫禁城為北京故宮。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俱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我們可以確信的是不管是巴黎聖母院還是紫禁城,都是所在地當時建築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當時建築上的審美和文化品位,這就是不可磨滅的歷史的痕跡。

03美國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直衝雲霄,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輝煌

1928年前後,美國的沃爾特·克萊斯勒成立了一家汽車製造公司,他想要建造一座最高的大廈來標誌著自己的商業帝國的輝煌,當時埃菲爾鐵塔高閱300米,但是它不是住人的建築,實際上最高的建築是高達241米的紐約伍爾沃斯大廈。

沃爾特·克萊斯勒因此計劃將自己的商業帝國大廈建造到大概246米,與此同時,曼哈頓銀行在華爾街打造的摩天大廈的圖紙被洩露了出去,沃爾特·克萊斯勒吃驚地發現他們的計劃圖紙上建築物的高度是260米,這下子沃爾特·克萊斯勒只能緊急修改計劃,將自己的設計改為282米,比曼哈頓的摩天大廈(後改名叫特朗普大樓)計劃高了22米。

《建築的故事》丨在建築中洞見人類發展的歷史和文明進程

等到這場建造比賽你追我趕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趕超之時,奇蹟再一次出現了,特朗普大樓在原計劃上又增加了3層,從原定的68層變成了71層,因此整棟樓高達到了283米!

沃爾特·克萊斯勒再一次修改了設計,將樓頂加裝了一個不鏽鋼材質的塔尖,最終安裝完畢後,妥妥的達到了319米,成為了當時的一個輝煌時代的象徵。

《建築的故事》丨在建築中洞見人類發展的歷史和文明進程

當然數字代表的輝煌總是可以被超越的,世界第一高樓帝國大廈高度為381米,但是相比較之下,克萊斯勒大廈周邊被安裝了和汽車上配飾一樣的老鷹圖案,電梯門上也是金屬和木材經過拼貼出的圖案隨處可見,不鏽鋼塔尖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是一座非常漂亮的世界高樓。

04建築是一種藝術,是凝固的音樂,是獨特的立體形象語言,具有文化和審美價值

從《建築的故事》裡我們能看到建築藝術是運用建築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築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的藝術門類,建築物往往具有象徵性和形式美,能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

《建築的故事》丨在建築中洞見人類發展的歷史和文明進程

綜合來說,建築藝術具有以下特性:


  • ①建築的雙重性:建築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具有雙重性。這是建築與其它藝術門類的顯著區別。
  • ②建築藝術的表現性:任何一種建築都具有自己的建築形象。這就是通過各種空間、結構、造型來體現建築,其所表現的情感形式具有抽象性。
  • ③建築藝術的社會性:建築,是一個歷史時期社會文明的象徵,是當時一段社會生活的縮影。
《建築的故事》丨在建築中洞見人類發展的歷史和文明進程

所以我們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是獨特的立體形象藝術,具有文化和審美價值,為我們鐫刻了歷史的內涵,我們的房子上也能看出建築的前世和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