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夷長技以制夷,霍去病能封狼居胥,靠的正是匈奴人

師夷長技以制夷顧名思義就是學習別人超前技術,再用這些本領去反擊對方。這個思想是出自於,清朝時期的著名思明家魏源的《海國圖志》著作之中,目的在於驅趕當時的列強,拯救國家。

但使用這種方法的人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23年了,而且此人將此方法運用的遊刃有餘,為漢室江山開闢一片新的疆土和守護好漢室邊疆,這個人就是霍去病。

師夷長技以制夷,霍去病能封狼居胥,靠的正是匈奴人

劉邦有韓信,劉徹有霍去病

霍去病這個名字大家不僅可以在史書上看到,還可以從影視作品當中熟悉到。

霍去病出生於公元前140年,山西臨汾西南人,是平陽公主府的衛少兒與平陽縣縣吏霍仲孺的兒子,因其父不敢讓其他人知道私通的事情,所以獲取霍去病是以私生子的身份生活於世上。善於騎馬射箭,對兵法使用更加靈活,決策下達果斷,善於馬拉松式戰鬥、突襲、大穿插等作戰方式。也正因如此,霍去病在與匈奴的所有戰役當中,都是大獲全勝的。接下就說說霍去病與匈奴之間的愛恨情仇。

師夷長技以制夷,霍去病能封狼居胥,靠的正是匈奴人

戰神霍去病年僅十七歲的時候,就被漢武帝任命為嫖姚校尉,跟隨舅舅衛青,率800騎兵直搗匈奴的腹地,更是殲滅敵軍兩千餘人,將匈奴殺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抱頭四處逃竄,此次戰役讓霍去病一戰成名。

時隔兩年,霍去病以驃騎將軍身份,兩次出征河西,並大獲全勝,殲滅敵軍四萬餘人,其中俘虜匈奴王在內等將士一百二十餘人。不僅如此,霍去病還以極大寬容之心、三寸之舌讓匈奴人歸順漢武帝,並在同年內,率領收編的匈奴人攻打渾邪王,大獲全勝,渾邪王,率部下四萬將士歸順漢室。將漢室疆土擴散至河西地區。

對待俘虜,霍去病更擅長誅心

師夷長技以制夷,霍去病能封狼居胥,靠的正是匈奴人

在此次戰役當中,共有三分之二的匈奴兵協助霍去病拿下城池,不得不中,霍去病對待歸順的匈奴人是真誠的,否則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匈奴人願意協助外人攻打自己的同胞。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次命年僅二十二歲的霍去病,率領五萬騎兵,據野史記載其中為匈奴騎兵數達三萬餘人,深入漠北,尋找匈奴的主力,並且殲滅之。從漢室帝都出發至漠北共有兩千多公里路程,其中穿越離侯山、渡弓閭河,並與左賢王發生驚天動地的戰役,此戰共殲滅敵軍達到七萬餘人,俘獲敵軍首領及其將領八十三人,更是將殘餘部隊追殺至蒙古國狼居胥山。很多人以為霍去病的成功是建立在漢人軍隊的基礎上,其實這裡面還有很多匈奴人的功勞,霍去病優待俘虜,讓其歸順大旱,這些驍勇的遊牧騎兵紛紛加入霍去病陣下,成為追擊匈奴不可缺少的騎兵。

這就是霍去病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師夷長技以制夷,霍去病能封狼居胥,靠的正是匈奴人

北伐匈奴戰役之後,霍去病的名字匈奴地區響徹雲霄,匈奴軍閥聽之名字都聞風喪膽,於此,霍去病也因在狼居胥祭天告天下戰役大捷之事,而獲得了狼居胥之稱號,這個稱號也成為華夏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

天妒英才,在公元前117年時,霍去病因病逝世,年僅為24歲,而為其送葬的隊伍幾乎都是匈奴人組成的,其隊伍長度驚人,從長安一直到茂陵。

大家肯定會有疑問霍去病是如何讓匈奴人臣服漢室,並且讓匈奴人攻打匈奴。

師夷長技以制夷,霍去病能封狼居胥,靠的正是匈奴人

其實,霍去病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他出征伐匈,只帶一些新的漢室將領,從來不讓有經驗有資歷的漢室將領出徵,且在收編匈奴的時候,根據匈奴對地勢、人文文化了解甚多的特點,不假思索的使用匈奴人,給其軍餉,為匈奴居民之間處理好家事,將匈奴人當做自己的兄弟。像霍去病這樣的以禮待人、以真心換真心,是不難將匈奴人制服的服服帖帖的。所以匈奴人心甘情願為其賣命。

師夷長技以制夷,霍去病能封狼居胥,靠的正是匈奴人

縱觀霍去病的一生光輝戰鬥史,封狼居胥的榮耀,可以說是霍去病本人過人之處之外,更有匈奴人的協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