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你的一個小舉動,讓人如沐春風。

教養是一種說不出的美好。

和有教養的人相處,總讓人如沐春風,溫暖舒適。

我的好友“素”,就是一個非常有教養的人。她總是打扮的非常得體,說話的時候落落大方,朋友有困難,她會不動聲色的給予幫助。她家裡經濟條件很好,但是,從來不炫富,非常平易近人,處事十分低調。

有一次,我們一群人一起去郊外遊玩(去馬巒山看瀑布),到達目的地之後,大家都走累了,三三兩兩地坐在瀑布前面的石灘上休息,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分享各自的美食,還一邊玩遊戲。

盡興之後,大家決定往回走,出發之前,我們把留下的垃圾收集起來,放在了垃圾袋裡一併帶走了。

過了一會兒,我發現“素”還沒有跟上來,回頭一看,她還在石灘上,於是走過去找她,只見她彎著腰,伸手在撿地上殘餘的垃圾。我說:“素,怎麼還不走呢?我們的垃圾不是都裝好帶走了嗎?” 她說:“這地上,還有石縫裡有不少垃圾,可能不是我們留下的,既然咱們看到了,就把它收拾乾淨吧。”

聽她這麼一說,突然覺得很慚愧。於是彎下腰和她一起清理地上殘留的垃投。一直以來,自認為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卻沒想到自己對教養的定義是這麼的狹隘。

一個有教養的人,內心一定是溫暖的,向善的。她不會想著只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就好,而是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一種責任與擔當,所見之事都與我有關。

真正的教養是根植與內心的善良,無需提醒的自覺。

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曾經在《開學第一課》採訪過96歲的老翻譯家許淵衝先生,因為許老先生是坐在輪椅上的,採訪過程中,董卿以跪地姿勢,附耳提問,專注傾聽,一直與老先生保持平視或是仰視的角度。

董卿:你的一個小舉動,讓人如沐春風。

她這一跪,是發自內心對大師的尊重,對文化的尊重。一個小小的細節,一下子體現了董卿的教養。

謙遜是美德的色彩,一個有教養的人會懂得,生活裡最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的尊重他人,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

我不是一個追星的人,對明星的各種新聞也不是很留意。但是,因為我的兩個孩子有一段時間對TFBOYS特別著迷,於是也開始關注他們的消息。

TFBOYS三個男孩都特別陽光、帥氣。有一次他們參加華表獎的典禮,走紅毯的時候有一個簽名的環節,他們簽完名後遞筆給工作人員。

董卿:你的一個小舉動,讓人如沐春風。

易烊千璽十分有禮貌,雙手把簽名筆遞上;王源則是十分紳士的把筆尖朝向自己,王俊凱遞筆的時候有意識地把筆尖朝上,並且微微躬身。這些都是一些小細節,然而TFBOYS三位男生卻都做得很好。

董卿:你的一個小舉動,讓人如沐春風。

雖然他們人氣很高,但是卻一點也沒有驕傲,謙遜、低調,細緻又體貼。

什麼是教養,它並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就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細節。

有一次,在地鐵上看到一對父子,父親一看就是很樸實的農民,背上背了一個很大的編織袋,在走過道的時候,兒子說:“爸爸,小心你的袋子,不要把別人撞到了。” 父親回答:“哎,好嘞。” 當時我就非常敬佩地看著他們。

有時候,不是讀了很多書,或者很有錢的人才會有教養,更多的時候教養體現在普通平凡的人和事上。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對人不尊敬的人,首先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人與人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平等的。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教養,源於生活,來自細節,它是滲透到骨子裡的一種思維,體現在你的一言一行中,當其成為習慣,你就會溫潤如玉,與你相處如沐春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