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湖》:從熊孩子到殺人犯,年齡不是善惡的界限

《伊甸湖》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7,在恐怖程度上,豆瓣指數是超過94%的恐怖片。本片獲獎無數:2009年《帝國》雜誌最佳恐怖片獎、2009年葡萄牙奇幻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9年倫敦影評電影金像獎、英國年度青年演員獎。

整個事件從最初亂闖馬路的不爽,到沙灘爭執的憤怒,再到男主失手傷狗後的爆發,矛盾一步步升級,失控的原因看起來像是情緒的疊加,但是罪惡之花早已萌發,這對情侶只是讓其綻放了而已。

網友對此的評論很多,有說男主太意氣用事的,有說女主不作為的,還有乾脆說打不過孩子活該的……在這裡我不對男女主的行為多做評說,而是從3個方面分析這些孩子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殺人犯的。

《伊甸湖》:從熊孩子到殺人犯,年齡不是善惡的界限

01環境的影響:近朱則赤近墨者黑,人的思維模式都來源於身邊的環境

本片有很多的細節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糟糕無比的環境:過馬路時小孩子無視紅綠燈橫衝直撞;男主停車時車位被後來者搶佔;在酒吧喝酒時家長教育孩子非打即罵,言語舉止粗魯無禮;晚上住酒店時,到處都是父母的叫罵聲……

當男主向服務員探聽幾個孩子的消息時,女侍者立馬說:他們煩到你了?而男主抱怨騷擾到他們時,女侍者則面帶微笑的調侃:小恐怖分子。而當男主表示要找家長時,她馬上翻臉說:不是我的孩子。

喬治·凱琳的《破窗理論》提到一個現象:如果一棟樓的窗戶破了無人修理,那就給了一種印象,這棟樓無人管理,即便打破再多的窗戶也無所謂。而更多的窗戶被打破的時候,就會給當地的居民傳遞“此處不安全”的信號,恐懼的居民就會搬離此地,漸漸地這個街區就會成為犯罪橫生的無法之地。

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應”,我們都知道孩子不可能一夜變壞,三觀認知都是在環境中日夜浸染、點滴形成的。環境一步步變差,“惡”也一步步擴大的,成長在越來越“破”的環境中,惡的底線也會越來越低,片末布萊特淡定刪除錄像的片段讓我們明白:他只會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遠。

《伊甸湖》:從熊孩子到殺人犯,年齡不是善惡的界限

02父母的失職:父母只負責讓孩子吃飽,卻沒有教孩子如何做人

影片一開始男主車上的廣播有一段話:“布萊克想把尊重的思想帶入學校與社區,所以提高給家長的資助,包括與家長簽訂合同,讓家長去參加如何為人父母的課程……”這提示了本片的主旨:無力的家長、放縱的孩子,以及早期干預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影片中5個孩子的父母顯然都不合格,單看幾個孩子在沙灘的表現就可以知道,抽菸喝酒、粗言穢語,以挑釁男主為樂。而父母則對12歲的孩子徹夜未歸表現的毫不在乎,自己抽菸喝酒開party放縱狂歡。

當布萊特的父親得知兒子殺人時,一邊勒著女主的脖子一邊惡狠狠的說:“布萊特,現在上樓去,你這小雜種。”然後就商量著讓眾人一起除掉女主,把所有都拖下水的舉動顯然與兒子讓所有人一起行兇的舉動一脈相承。

《為何家會傷人》提過一個詞“輪迴”,孩子總是不自主地重複父母的人生。我們常說人生有無限可能,但是每一種可能都需要愛和支持來探索,不然我們只能走父母的路,因為除此之外無路可走。

《伊甸湖》:從熊孩子到殺人犯,年齡不是善惡的界限

03同伴的推波助瀾:從道德約束退化為強者崇拜,必將離人性越來越遠

整部影片“小團體”作案貫穿始終,其實不難理解,若只有一個惡童,根本不可能有之後的一系列悲劇,畢竟個人的犯罪力度是有限的。

不管是影視還是現實,團體作案總是一樣:一個首腦,多名附屬,附屬者屈服首腦。片中都是12歲的少年,無知且衝動,越是無知的人越容易被煽動。所以當布萊特提議一人一刀時,出於對強者的順從他們都照做了。

當他們妥協時,這一場罪惡就無法回頭了:放火燒人逼女主現身,一路追殺,惡意愈演愈烈。或許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可以面目猙獰到這種地步。

人是群居動物,當我們處於一個群體中,總是希望得到群體的認同。但是集體的意志並不都是好的,尤其是當這個集體有一個瘋狂的首腦時,你的認同就是推波助瀾,會讓事情愈演愈烈。

《伊甸湖》:從熊孩子到殺人犯,年齡不是善惡的界限

04年齡不是區分善惡的界限,越小越要防微杜漸

整部影片最讓人咬牙切齒的地方,大概就是當小女孩的母親得知女主殺死女兒時說的那句話:“他們只是孩子。”這也是當代人最反感的話之一。

故事裡的孩子比大多成人的手段還有狠辣,已經不是區區一句“孩子”所能包庇的。最近幾年未成年犯罪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話題,因為發生了太多慘絕人寰的案例。這也導致了人們對孩子的包容性越來越差,動不動久有“熊孩子”事件發生。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的,人生最初6年的教育才是預防犯罪的最佳時期。“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不是一句口號,是先賢們經驗的總結。善惡觀一定要從孩子抓起,防微杜漸才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伊甸湖》:從熊孩子到殺人犯,年齡不是善惡的界限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有3點供我們參考:

  • 父母要多學習育兒知識,補上缺席的考試

網上流行的一句話“父母不需要考試”,這確實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畢竟孩子未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大概率取決於父母。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是客觀規律的體現。

縱觀整個未成年犯罪史,絕大多數罪犯的成長背後都有父母教育的缺失,難怪李教授會說最好的犯罪預防是教育好父母。

  • 改善環境,不管是周邊環境還是教育環境

“孟母三遷”的故事相信無人不知,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本片拍攝於英國,英國最臭名昭著的就是未成年犯罪問題,而片中的主角也是其中最典型的“白人工人階層”。

紀錄片《階級差異》有段旁白:來自工人階級的白人男孩往往成就不高,這是全國性的問題。這是因為英國的“地域隔離”,工人的生活圈子是固定的,而當人們在一個地方久了,就會被環境同化,漸漸地與其他地方格格不入。

《伊甸湖》:從熊孩子到殺人犯,年齡不是善惡的界限

  • 多與孩子互動,瞭解孩子的想法和心事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幾天不刷新聞就可能與社會脫節,對孩子也是一樣。孩子的頭幾年變化莫測,幾乎一天一個樣,如果你與孩子的互動不足,就很難走進孩子的內心。

有本書叫《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從書名就可以看出互動的重要性,孩子黏人也就10年,如果這10年能積蓄足夠的愛和包容,他就能從容面對未來的幾十年。

總結一下:

這部電影看的讓人沉重無比,我想這也是導演想讓我們反思的地方:每個時代都有教育問題,因為永遠有不合格的父母以及錯誤的教育方式。

每次爆出的這些未成年罪犯,追蹤他們背後我們總能發現一個些共性,每個人都有不幸的家庭背景:留守兒童、父母離異、家暴酗酒……

當然,不幸不是犯罪的理由,但是這也能說明很多問題。童年是一個人的底色,如果人生最初的階段都是灰色,那麼一個人就很難對世界抱有善意,因為他對世界的認知都來源於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