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的需肥有哪些特點?如何對大白菜進行配方施肥?

黃曉紅果果


由於大白菜的營養價值較高,深受大多人喜食,因此種植比較廣泛,但要想種植出質優高產的的大白菜卻不是那麼的簡單。“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農業生產中,肥料在用於各種作物的生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大白菜也不例外。



由於大白菜的生長週期較長,所以,大白菜在生長過程中,肥力的需求是較大的。整個生長生育期需要吸收足夠的氮、磷、鉀肥,同時植株還需要吸收適量的鈣肥來做營養的補充,這樣大白菜才不會發生因養分不均而導致的"乾燒心"的現象出現。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白菜的需肥特點是什麼。

大白菜整個生長期的需肥特點是: 大白菜整個生長期間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大致為1:0.4:1.1。苗期一般養分的吸收較少,蓮座期時則需要的養分增多,結球期時是對養分最多的需求期。它的另一個需肥特點是,從播種發芽至蓮座期對氮肥需求最多,鉀次之,磷最少。而到了結球期則需要吸收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所以,我們那些有著種植經驗的農人,在種植大白菜的時候,並不是施完基肥就結束了施肥工作,因為我們種植農人都知道,大白菜的每個生長階段對肥料的需要情況各不相同。所以,一般都是根據它的各個生長階段的需肥特點和特性來合理的進行肥力的配比施用。這樣才有利於大白菜各生長期的生長,從而提高大白菜植株的長勢,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下面簡要的在介紹一下,在種植大白菜時應該如何合理的進行肥力的配比施用。



1 、首先是苗期追肥:雖然大白菜在幼苗期生長量比較小,但長得卻很快,20天左右就能從發芽長到將要團棵。所以,一般這時就可以給幼苗追施提苗肥,這時追肥使用的肥料最好是速效型氮肥,每畝以15~20斤左右為宜。

◆ 在幼苗期時進行追肥的作用是,可以讓小苗、弱苗更好的生長,促進它們形成壯苗,提高大白菜的抗逆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2、蓮座期追肥:大白菜進入蓮座生長期時,是大白菜的蓮座葉開始進入旺盛生長期,而這些葉又是結球的基礎,這時大白菜就要有充足的養分吸收,只有蓮座葉長得壯大,才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產生大量的營養物質供給葉球生長和貯存。所以,這時後要及時的給大白菜補充所需的養分。一般這時可以追施的肥料可以施加尿素20斤左右,並配合硫酸鉀10斤左右一併追施。

◆ 蓮座期追肥的作用是,可以促進大白菜外葉的生長,為大白菜結球包心打好基礎。


3、結球期追肥:大白菜進入結球期時,這個階段是大白菜生長量最大的時候,也是需要養分最大的時期。據研究表明,由於大白菜的結球期比較長,大約需要一個月以上,整個生長期中的吸肥量有60%是在結球期。所以,在大白菜結球期時,應根據大白植株的長勢進行適當的追肥,一般是每畝追施高氮、低磷、高鉀複合肥30斤左右為宜。

◆ 結球期合理的進行肥力的配合施用其作用,有利於大白菜的包心,提高大白菜的產量和品質。

4、鈣肥的追施:大白菜是一個比較喜鈣蔬菜,在種植大白菜是如果不合理的配施鈣元素的攝入,有可能會出現由於鈣元素的缺失而引發的大白菜"乾燒心"的現象發生,從而會影響到大白菜的產量和品質,所以,在大白菜的生長過程中,在各個生長期追肥時可以一併結合適量的鈣肥追施;抑或是每十天左右利用0.3%硝酸鈣進行葉面肥噴施。

◆ 鈣肥的攝入作用是,可以減少大白菜"乾燒心"病害的發生,從而提高大白菜的產量和品質。


總結:在大白菜的生長過程中,施肥和追肥對於在大白菜的生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們要做的,除了基肥的施加,就是結合白菜不同時期的生長情況,及時併科學的進行肥力的配比追肥,從而供給大白菜發育過程中所需要的養分,讓大白菜可以更好的生長,從而提高大白菜的產量和品質。


農嫂話農事


題主的問題發人深省!都說“細節決定成敗”,立冬前後,農田裡的大白菜早已經收穫回家。你家的大白菜豐收了嗎?在這又一個大白菜收穫季結束的時候,對於剛剛種植過商品大白菜或者是自用大白菜的準菜農和非準菜農來說,是不是應該藉助題主的問題進行一番反思和總結?下面,就是鄉村螢火蟲自己反思和總結的札記。

大白菜的需肥特點有哪些?

大白菜的產量就是大白菜在自己的生長期內形成的經濟產品,由生長期內營養生長所積累的營養體決定。

以葉為食用部位的大白菜,在生育期內對氮肥的需求最敏感。氮肥供應充足可以增加大白菜葉綠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促使葉片肥厚,有利於外葉的擴大和葉球的充實。追施速效氮肥,對大白菜的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可促進葉球的生長並因此提高產量。有科學實驗表明,大白菜在結球適期重施氮肥,把原來每畝追施的硫酸銨7.5公斤提高到22.5公斤,最後每畝大白菜的產量比對照地塊增加1180公斤。

大白菜需氮,但並不是氮肥越多越好。氮肥過多而磷、鉀肥不足時,大白菜植株容易形成徒長,葉片可能很大,但是很薄,包心結球也不會很緊。與此同時,含水量很多,品質下降,抗病能力也會因此減弱。磷肥能促進大白菜葉原基的分化,使大白菜的外葉發生快,包心球葉的分化增加,促進養分向球葉運輸,加快根系發育。合理給與鉀肥,大白菜的含糖量增加,包心結球充實,包心結球速度加快,產量增加。

合適才是最好的!生長期內缺乏任何元素,都會影響大白菜的正常生長。

缺氮,全株葉片呈現淡綠色,嚴重時葉片出現黃綠色,植株停止生長。缺磷,植株葉色變深,葉小而厚,毛刺變硬,最後葉色發黃,植株矮小。缺鉀,外葉邊緣先出現黃色,逐漸向內發展,發展後葉緣枯脆易碎,結球中後期發生較多。缺鐵,心葉顯著變黃,株型變小,根系生長受阻。缺鈣,會誘發乾燒心。缺硼,球葉背面或內面的中筋上出現黑色小斑點,也就是大白菜芝麻斑病。

在大白菜的營養生長過程中,幼苗期、蓮座期、結球期各階段對營養元素的要求是不盡相同的。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的研究,大白菜苗期需要氮、磷、鉀的比例為5:1:4,蓮座期為4:1:3,結球期為4:1:4。

大白菜配方施肥的原則應該如何把握?

在實際生產中,每生產5000公斤大白菜,大約需要氮7.5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氧化鉀10公斤。大白菜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量,結球以前佔總吸收量的20%,結球期佔總吸收量的80%。

考慮大白菜的需肥特點,對大白菜配方施肥時,需要根據大白菜的需肥規律、土壤養分狀況和所使用的肥料效應,通過對土壤進行測試,確定相應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有機肥與無機肥結合、基肥與追肥結合的原則,實行平衡施肥。所選擇的肥料,應該是達到國家有關肥料產品的質量標準,滿足無公害大白菜對肥料的要求,不應使用未達標的工業肥料產品,也不宜使用未腐熟的畜、禽糞肥。

大白菜如何做到平衡施肥?

1、基肥

①基肥的用量。考慮大白菜在包心結球期才大量吸收養分,到蓮座期後田間已經封行,追肥不便,且反覆追肥容易碰傷大白菜,致其被病菌侵染引起軟腐病的特殊情況,大白菜基肥的施用量一般按總施肥量的70%左右施入,可根據產量指標推算出大致的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吸收量,從而推算出基肥施用量,實際施肥量應比理論吸收量增加20——50%,從而為有機肥不能當季充分分解和被大白菜完全吸收預留出一定的活動量。根據菜農以往的經驗,一般畝施充分腐熟的廄肥4000——5000公斤,尿素40公斤,過磷酸鈣40——60公斤,氯化鉀20——30公斤,適當補充中微量元素後作基肥。

②基肥施用方法。⊙撒施,在土壤翻耕前將肥料撒施後翻入土壤,使所有耕層土壤中都有營養成分供大白菜吸收利用。根據配方施肥要求,基肥投入較少時不宜採用。⊙溝施,翻耕後,在大白菜種植行間開溝,將肥料埋入後蓋土。在按配方施肥要求,基肥投入少時,採用效果較好。

⊙穴施,在定苗後開穴,將肥料埋入。弊端是費工時,若按配方要求基肥投入過多時,容易出現燒苗。

2、追肥

①幼苗期追肥。結合間苗,追施稀糞水,或用0.5%尿素澆施。若基肥充足,幼苗長勢和葉色都很正常,可不施或少施提苗肥,防止徒長。

②蓮座期追肥。植株生長到10片葉時開始,結合培土在畦中間埋施肥料,每畝施用人糞尿2500公斤,或複合肥料30公斤+尿素10公斤。這是大白菜關鍵的一次追肥,把握好才能為大白菜包心結球打下良好基礎。

③包心結球期追肥。此期追肥,除了氮肥,還需要注意補充鉀肥,看是不是缺少鈣肥、硼肥等。一般在結球前期,於行間每畝埋施尿素15公斤+複合肥20公斤或者是硫酸鉀7.5公斤,以供應充足的氮肥和鉀肥。結球中期,可視大白菜的生長情況,酌情補施1次追肥。畝用尿素7.5公斤左右,葉面噴施0.5%磷酸二氫鉀2——3次。

④微肥追施。在蓮座期至包心結球始期,間隔7——10天,連續2——3次噴施0.2%硝酸鈣或0.2%氯化鈣溶液,添加少量維生素B6,可以改善大白菜的鈣營養狀況,防止乾燒心。在結球始期,間隔7天,連續噴施2次0.1%硼砂溶液,可以克服由於缺硼造成的大白菜營養失調,規避芝麻斑點病,提高大白菜的品質。

後話:農業處處皆學問,看似簡單的大白菜施肥,講究起來,其實並不簡單。細節決定成敗!學會總結經驗,把握科學的配方施肥方法,才能更好地奪得大白菜的豐產和最佳種植效益。

以上就是關於題主“大白菜的需肥有哪些特點?如何對大白菜進行配方施肥”的回答。如有什麼疑問和不同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關注我的頭條號“鄉村螢火蟲”,每天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知識。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點贊支持!


鄉村螢火蟲


大白菜是以柔嫩的葉球為食的淺根系作物,喜肥、喜冷涼溼潤氣候,對小肥要求高,乾旱、缺肥條件下會生長不良,鈣元素不足情況下會出現“乾燒心”缺素病害,因此在種植生產當中,可根據白菜的喜肥特點和生長期特性,進行施肥調整,確保各個不同生長期對營養元素的需求吸收,既可避免某種元素過量,又可防止某種元素缺乏,影響植株正常生長髮育。

大白菜的生長期可明顯地分為幼苗期、蓮座期、結球期。

總的需肥特點是苗期最少,蓮座期增加,結球期達到最高。

從三大主要元素氮、磷、鉀的需求量來說,苗期至蓮座期需氮素最多,磷鉀少。

隨著包球包葉的生長和其它物質的轉化積累,對鉀的吸收量也增大。

在整個生長期,大白菜又對鈣元素高敏感,如果土壤缺乏鈣元素,白菜吸收利用不足,會出現“乾燒心”生理性缺素病害,降低產量和品質。

因此我們在種植生產時,可根據白菜生長狀況和需肥高低進行施肥配方調整,在種植時施足基肥、在白菜生長期間補充噴施微肥鈣素,在各個不同生長期,根椐吸肥喜好和高低,增加或減少某種主素,達到均衡需求,更能促進白菜正常、快速生長,提高產量,促進品質。

施肥方法:

①,施足基施:

結合耕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鉀12千克,鈣鎂磷肥40千克,以培肥地力,為幼苗促根壯苗打好基礎。

②,幼苗期施肥:

幼苗期需肥量小,一般不追肥,如有黃弱現象時,可結合澆水追施氮肥5~8千克尿素提苗,促進生長,變弱苗為旺苗。

③,蓮座期施肥:

這時白菜葉片生長快,對氮肥的吸收量逐漸增大,為了促進發棵,追肥時要以氮肥為主,但為了防止葉片下伏著地,還要配合磷、鉀肥,這時也對鉀的吸收量在逐漸增多,可追施高氮中鉀低磷複合肥,以促進葉片生長和包心。

④,結球期施肥:

結球期白菜生長量最大,對營養的需求也最高,這次施肥要充足,隨著包球的生長和養分的積累,對鉀元素的需求也增止最高,追肥時,在追施氮肥的同時,要增加鉀肥量,更有利於促進包球緊實,養分積累,提高產量和促進品質。

⑤,補充微肥:

大白菜缺鈣,會引起生理性缺素症,發生乾燒心病害,因此從蓮座期開始,可葉面噴施1%的過磷酸鈣浸出液,或1%的氯化鈣溶液3~5次,可防止缺鈣病害。

以上是我對大白菜生長期的需肥特點以及施肥方法的個人觀點和經驗,供參考!關注“基層農人”,分享和探討更多種植經驗,謝謝!


基層農人


大白菜的需肥有哪些特點?如何對大白菜進行配方施肥?

大白菜生長週期長,產量高,對養分需求量也大,因此在大白菜的整個生長週期內施肥都是一項重要的步驟。根據土壤養分情況,為大白菜施肥時要達到高產與優質的雙重目標,以最科學合理的投入滿足大白菜對肥料的需求。‘

氮肥要適量

以基肥為主,基肥與追肥相結合。追肥要以氮為主,氮、磷、鉀合理配合,適當補充微量元素,以每畝產鮮菜4000千克大白菜左右為依據,須施有機肥1500千克,氮15~20千克,磷4~6千克,鉀14~20千克。切記!有機肥。磷肥一次做基肥,30%氮、鉀肥做底肥,其餘70%氮鉀肥分別與蓮座期和包心前分一次追入。施氮肥過量,不僅大白菜外葉肥厚,包心差,產量和質量低,而且葉片含水量大,採收後不耐儲放容易腐爛,到生長後期一遭病蟲害。

提高磷、鉀的施用比例

大白菜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追施適量的鉀肥,有利於大白菜的包心和抗病性能,包心前期的追肥中都要重視施用鉀肥,尤其是包心期,如果磷鉀肥供應不足,就不容易結球。即便結球也會出現結球不緊,降低商品性。至於鉀肥的適用量,一般來說每生產1000千克的大白菜大約需要氮肥,2千克左右,磷肥1千克左右鉀肥3千克左右。

補充鈣肥

鈣也是大白菜需要補充的營養元素之一。如果缺鈣且氮肥過多,容易引起大白菜“乾燒心”。控制氮肥和補充鈣營養是預防大白菜“乾燒心”病的重要技術。補鈣的方法除了土施含鈣肥料以外,也可採取頁面補充的方法,噴施0.4%的硝酸鈣或噴施醣醇鈣和氨基酸鈣,每隔7~10天一次。

一般來說大白菜的生長可分為營養生長階段和生殖生長階段,根據每個生長階段白菜形態發生的變化,又可細分為不同的時期,一般分為5個時期。其一,發芽期、幼苗期、蓮座期、結球期和採收期。根據生長階段的不同,大白菜所需的營養成分也有所差別。

發芽期

大白菜從播種到基生葉展開,大約需要3~5天的時間,這個時期稱為發芽期。這個時期內主要依靠種子貯藏,養分生長,種子吸水胚開始萌動,胚根突出形成主根,子葉出土。當子葉完全展開,子葉與基生葉顯現成十字形,這預示著法語期結束這個期間種子的飽滿度以及播種期的環境,對種子的萌發,幼苗的生長,都有很大的影響,要及時澆水,滿足種子發芽的需要。在種植大白菜種子之前,要施充足的底肥基肥作為大白菜生長的基礎,一般情況下,一畝地施肥量為優質的農家肥5000千克,將60%的肥料在耕地時深翻入土,剩餘的肥料隨耙地耙入淺土。


幼苗期

幼苗期指的是從第1片真葉到幼苗形成一個葉環的葉子為止,此時“團棵”,這需要的時間,因為品種的不同而略有不同,早熟品種,一般需要12~15天,晚熟品種需要18~22天,這些葉片按照一定的開展角度,有規律地排列成圓盤狀,這是幼苗結束期的臨界特徵。進入幼苗期後,根系開始由橫向向縱向發展,而且生長速度加快。這個階段多注意加強田間管理,防止病毒侵襲,爭取做到幼苗的齊、全、壯。此時要追施少量的速效氮素化肥作為提苗肥,幼苗的主根已經達到一定的長度,且發生一級側根已經具有一定的吸水吸肥的能力。這個時候可以進行第1次間苗。間苗之後,一畝地施硫酸銨5~8千克,促進幼苗生長,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均衡幼苗的成長施肥施應重點偏施小苗弱苗,促進其形成壯苗,對已施足底肥的幼苗期可不追肥。


蓮座期

從幼苗團棵開始到長成中生葉的第二、三環的葉片,這個時候的植株葉片重疊起來,從外形看很像蓮座狀態,所以叫做蓮座期。這個階段所需要的時間,同樣由於品種的不同而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大約需要20~30天左右,早熟的品種所用的時間稍短一些,為20~21天,晚熟品種為27到28天,當長出的幼小新葉開始向內捲曲,出現抱合的狀態,蓮座期也就基本結束了。這個時期內大白菜的根系生長速度快,側根變粗並向縱深發展,並由此開始,形成強大的根系網。這時為了滿足大白菜的生長需求,要有充足的肥水供應,應早追施高氮肥,配以少量的磷鉀肥,以滿足蓮座期大白菜快速生長的營養需求。這個時期內建議一畝地施用尿素15~20千克,硫酸鉀10千克,施肥兩天後進行澆水,能保證肥料,最大化的滿足大白菜的生長需求。如果蓮座後期出現瘋長現象,要中耕蹲苗,防止蓮座葉徒長而延遲結球。


結球期

結球期指的是大白菜從開始包心到整個葉球長成,這個時期所需要的時間。中晚熟品種大約是50天左右,早熟品種大約是在25~30天左右,結球期時間比較長,又分為前,中,後3期。三個時期中,要根據品種的不同將結球期安排在最合適的時間內,要知道這個時期生長的好壞關係到大白菜的產量和質量。因此這個時候也是大白菜需水需肥最多的時期,可以在結球前期採取一次性追肥也可分前期,中期兩次進行,以前期為重點。截球前期和中期結合澆水,每畝地施硝酸銨15~20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包心期可用1%的過磷酸鈣浸出液葉面噴霧三次,以促進結球,並防止乾燒心的作用。


採收期


採收期又叫休眠期,包薪期時間一般是立冬到小雪之間,這個時期氣候條件已經不適宜大白菜生長,因此大白菜要被迫休眠,休眠期間不會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此時不需要準追施何肥料。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對大白菜需肥和追肥的總結,希望對種植大白菜的你有所幫助。


我家生活在農村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好,我是搬磚的農村娃,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農諺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肥料對於莊稼的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因為這句話就盲目的給莊稼增施肥料。任何莊稼在生長過程中對肥料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並不是一味的多施肥就能夠提高產量。有時候施肥過多,不僅不會增加產量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根據莊稼的需肥特點以及需肥量合理施肥。下面我們就以大白菜為例,來說說大白菜的需肥特點以及施肥方法。



一、大白菜的需肥特點

1、大白菜因產量高,生長週期又相對較長,因而對養分的需求量也比較大,養分不足,會嚴重製約大白菜的生長,因此在大白菜的栽培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施肥工作。

2、在大白菜的整個生長過程中,對於肥料的需求比例是不同的。從發芽期至蓮座期需要的氮肥最多鉀肥次之,磷肥最少。結球期需要的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3、在大白菜的整個生產過程中,對於肥料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幼苗期需肥量較小,所佔比例不足總需肥量的1%,蓮座期需肥量逐漸增多,這一時期的需肥量約佔總需肥量的20%,結球期需肥量最多,約佔總需肥量的80%。



二、如何給大白菜施肥

如何給大白菜施肥那就要根據大白菜的需肥特點來進行了,根據上述的三個需肥特點,給大白菜施肥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因為大白菜對肥料的需求量大,因此在進行大白菜栽培時,基肥一定要充足,俗話說“一基頂三追”,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基肥的重要性。基肥的施入與翻耕配合進行,通常情況下,每畝大白菜需要腐熟的農家肥5000千克左右,將肥料撒施在田中,然後翻耕入土,耙平待種。

2、根據大白菜的需肥比例,從發芽期至蓮座期給白菜追肥要以氮肥為主,鉀肥次之,磷肥最少,用來滿足大白菜在這一時期生長營養需要。在結球期給大白菜追肥,要以鉀肥為主,氮肥次之,磷肥最少,千萬不能搞反了,這一時期如果還是以氮肥為主,鉀肥和磷肥的施入量不足,就會導致大白菜不包心或者包心不緊,降低大白菜的品質。

3、根據大白菜的需肥量,在大白菜的幼苗期施少量的速效氮肥作為提苗肥,在蓮座期隨澆水每畝地施入尿素15—20千克的尿素,10千克左右的硫酸鉀,再配入少量的磷肥;在結球期可分兩次進行追肥,每次都是隨澆水施入15—20千克的硫酸鉀,10千克左右的尿素,再配入少量的磷肥。這樣的施肥量正好與大白菜各個生長階段的需肥量相吻合,有利於提高大白的產量與質量。

4、除了以上這些以外,大白菜在生長過程中也是需要一定鈣肥的,在結球期的後期可以給大白菜葉面噴施0.4%的硝酸鈣,7—10天一次,可以促進大白菜的包心並防止大白菜出現“乾燒心”的症狀。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關注我,瞭解更多的種植知識。


搬磚的農村娃


大白菜是我國的原產蔬菜,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西安半坡原始遺址發現的白菜仔距今有6000多年的歷史,比其它我國原產的糧食作物都要久遠,可見從我們老祖先起,就對大白菜是多麼的喜愛。那麼大白菜在種植過程中的需肥特點是哪些?又該如何對大白菜進行配方施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大白菜施肥的事。

大白菜的需肥特點

大白菜是一種產量較高的蔬菜,每畝產量可高達1萬多公斤。形成這樣高的產量,需要充足的養分物質來保證。根據實際的種植經驗來看,每生產1000㎏的大白菜,需要吸收氮(N)1.8~2.6㎏,磷(P2O5)0.9~1.1㎏,鉀(K2O)3.2~3.7㎏,氮磷鉀的需求比例大約為1:0.45:1.57。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白菜對於鉀的需求明顯高於氮和磷。氮、磷、鉀的需要量在不同生育期也使差異很大,有前期吸收少,後期劇增的特點,也就是幼苗期對氮磷鉀的吸收佔整個生育期的量很小,在蓮座期吸收量大幅上升,在結球期達到頂峰,不同的品種都有相似的規律。

大白菜對於三大養分的吸收是隨著生長量越大,吸收量越多。在同等肥力的條件下,施用不同量的氮磷鉀肥料,甚至是不補充肥料,大白菜的這一需肥規律幾乎也是一致的。

大白菜的配方施肥

1、大白菜的基肥

在播種前整地時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4000~5000㎏,氮磷鉀複合肥30~50㎏或者磷酸二銨20~30㎏+硫酸鉀10~20㎏,旋耕後將土壤摟平耙細。

2、大白菜的追肥

(1)、大白菜苗期追肥

苗期一般不施肥,如果幼苗長勢較弱,可偏施一次氮肥,可用1%尿素葉面噴施或者每畝追施尿素5~7.5㎏,於中耕前將肥料施於距苗10~12釐米處的兩側,隨即進行中耕。

(2)、大白菜蓮座期追肥

大白菜進入蓮座期後外葉迅速形成和發育,需要及時追施發棵肥。具體的方法是,在大白菜定苗澆水以後,待土壤溼度適宜時,於壟的中部,距離植株18~20釐米處開8~10釐米深的淺溝,每畝在溝內撒施腐熟、細碎的優質有機肥1200~1500㎏,或者氮磷鉀複合肥30~40㎏,施肥後封溝並澆1次大水。

(3)、大白菜結球期追肥

在結球期,大白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處於旺盛的生長階段,對肥料的需求達到了頂峰,要重施一次關鍵肥。每畝隨水衝施碳酸氫銨或者硫酸銨20~25㎏;間隔1水後在追施1次灌心肥,畝施碳酸氫銨或者硫酸銨20~25㎏;在結球的中期末,在追施1次肥,畝施碳酸氫銨或者硫酸銨15~20㎏。

總之,大白菜的追肥應該掌握以下原則:苗期輕施,蓮座期和結球期重施肥。在生長過程中還可以噴施葉面肥,一般在蓮座期內進行比較好,每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施3~4次,噴施葉面肥的時候,最好選擇在無風晴天的清晨或者下午4點以後。

以上就是大白菜的需肥規律及配方施肥,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白菜種植要重施蓮座期和結球期的施肥,尤其是結球期的施肥,決定著大白菜的產量和品質。


新農鳴


大白菜播種後,整個生育期應保持水肥均衡,各個生育期不同,對肥料的需要也有所不同,氮肥、磷肥、鉀肥和鈣、鎂等微肥對白菜的葉片、包心、結球等品質,產量都有造成直接的影響,如,大白菜氮肥施用不夠,白菜葉片會出現發黃,生長矮小,僵硬;氮肥施多了,葉片大且散開,包心不結實,影響品質。

種植白菜,就要根據苗情、長勢、適時調整肥料用量,認真的進行施肥。結合各地種植大白菜區域內的自然氣候,土壤環境等條件,適時追肥,白菜生長期間應保持土壤溼潤,雨季時節,應及時清溝排澇,防止土壤乾燥和積水,保證白菜能正常生長。
十字期:白菜播種18-20天,結合定苗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用碳銨30公斤,普鈣20公斤兌清糞水澆施。小盤期:播後一個月左右,追施二次肥,每畝用尿素20公斤或惠滿豐30公斤,兌清水澆施。

蓮座期,也叫大盤期:在播後40天,追施第三次肥,每畝用尿素20公斤,硝酸鉀20公斤兌水澆施。結球期:播後50天,追第四次肥,每畝用尿素20公斤兌水澆施(看大白菜長勢情況可以酌情施肥)。



結合以上大白菜生長期,適時進行施肥,除此之外,可看植株生長,進行適當的根外追肥。


彝家山妮


大白菜種植比較普遍,主要因素大白菜是老百姓常備冬儲菜。大白菜的種植雖然廣泛但是每個地區種植大白菜的時間卻不相同,例如我們本地種植大白菜的時間是在立秋節氣當天或者過後兩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冬白菜,春季種植的白菜很容易出毛病例如包心不實,但是有些地區種植大白菜就可以春季種植,而且基本上也不影響包心。但是在用肥上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也就是偏重氮肥但需要施用磷鉀肥,特別是鈣肥要足。

大白菜施肥的特點:

  1. 大白菜種植比較簡單,但是如果想著種植出高品質的大白菜卻不容易,例如葉片肥厚包心實沉苗株大小適中,衡量一棵大白菜好壞最常用的標準就是實心不是心,葉片肥厚不肥厚,口感雖然更重要但是需要品嚐之後才能做出論斷。很多種植戶在大白菜種植整地時喜歡在地裡撒攘好一些農家漚制糞肥或者購買些商業有機肥,然後混摻一定量的三元素費,特別是磷鉀肥對大白菜苗期生長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2. 其實從大白菜生長過程來看,特別從大白菜收穫來看,大白菜的莖葉是其主要的有價值的部分,也就是大白菜生長需要更多的還是一些氮肥。單間的氮肥例如尿素屬於速效氮肥追肥肥料,並不適合做底肥,近幾年大白菜種植人們更偏向與一些複合肥,特別是農家庭院種植大白菜也是撒攘一些複合肥,農家肥不環境衛生使用的比較少了。

  3. 鈣肥對大白菜生長起的作用比較特殊,如果說鈣肥不重要,從苗期開始一直到後期收穫之後存儲,大白菜都容易發生乾燒心問題,也就是葉片和莖葉內部有黑線黑絲,葉片變得薄脆特別是春節前後受溫度影響還有可能出現腐爛有臭味兒問題,都屬於大白菜種植過程中對鈣肥的缺失造成的,缺鈣是大白菜出現乾燒心問題的主要因素。

  4. 大白菜生長過程中雖然氮肥和鈣肥比較重要,但並不是說其它元素肥例如磷鉀肥就不重要可以被忽略,特別是一些微量元素肥,如果嚴重缺失也會引發缺素症,大白菜的缺素症同樣會最終影響大白菜的生長,例如大白菜種植過程中如果缺鉀會造成大白菜莖葉發黃,嚴重時會造成大白菜莖葉脫落甚至抑制大白菜苗棵健壯生長。

  5. 有些人片面的認為,大白菜需要的是其莖葉,所以在底肥和後期追肥之中只需要氮肥足就可以,殊不知氮肥足也會起到抑制其它肥料吸收的時候,例如會大白菜對鈣肥的吸收量,鈣肥本身就屬於活動能力差的元素肥,在大白菜莖葉之內活動遲鈍就需要噴施葉面鈣肥,或者結合萘乙酸用來提高鈣離子的活性和對其它元素的吸收能力。

敲個黑板:大白菜種植的需肥特徵是啥?該怎麼施肥呢?

  1. 從大白菜實際種植來看,雖然氮肥的需求量比較大,但並不是說大白菜生長不需要磷鉀肥或者其它微量元素肥的參與,大白菜從苗芽一直生長到成為一顆高品質的大白菜是各種肥料綜合作用的效果,例如氮肥促進了大白菜莖葉苗株茁壯,磷鉀肥提升了大白菜莖葉生長的活力,改善了大白菜莖葉細胞的質量,特別是鈣肥和其它微量元素肥的參與讓大白菜的品質更加好,病蟲害更加少,所以大白菜種植需要均衡施肥,可以說成是以氮肥為主磷鉀鈣肥為輔,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微量元素的使用。

  2. 從身邊大白菜種植來看,大白菜種植還是儘量控制三元素的施用量,儘量使用農家肥或者糞肥來進行大白菜種植。大白菜種植同樣忌諱重茬,很多人把大白菜頻繁爆發的病蟲害例如軟腐病、灰黴病、地蛆、螻蛄等歸結到重茬問題上來,不如說成是地下微生物環境因為過度使用三元素造成了損害,進而滋生了病蟲害影響了大白菜品質。

  3. 今年我身邊有戶人家在庭院裡種植了大白菜,使用的就是大量的牛糞,沒有施用三元素肥料,從實際種植效果來看大白菜的長勢就很不錯,關鍵是病蟲害比較少;另一戶朋友家種植大白菜使用三元素肥料多一些,很少使用糞肥,結果爆發了軟腐病,菜園子裡面的大白菜病上了一半兒以上,在一些有名氣的大白菜種植區,同樣也是非常重視有機肥的用量的,農家肥一般是噸級用量,種植的大白菜病蟲害少口感還好。

  4. 從何來看,大白菜種植還是儘量以糞肥或者農家肥為主,如果沒有這些有機肥可以適當的購買一些糞肥或者商業有機肥,然後結合地情和預期產量適當的混摻或者追施一定量的三元素費,前期種植重視底肥,後期管理酌情追肥,特別是保持土壤墒情對提高大白菜長勢很有幫助。當然也可以葉面噴施一些鉀肥或者鈣肥,提高抗性。


海棠小醉


大白菜作為我們生活中很普遍的蔬菜,其營養豐富、品種多樣、分佈面積廣、產量高、耐貯存的眾多優點,在我國居民的菜籃子中佔重要的地位。但是隨著蔬菜產業的不斷髮展,大白菜的栽培技術和栽培方法也在不斷的提高,大白菜種植已經由傳統的個人化栽培轉向產業化栽培模式。

我們都知道大白菜的生長週期長,產量高,對養分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在大白菜的整個生長週期內,施肥一直都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下面我就從個人的實際經驗來分享一下大白菜的需肥特點和施肥方法。

大白菜的需肥特點

①氮肥要適量,以基肥為主,與追肥相結合。追肥要氮磷鉀肥相互配合,適當補充微量元素。

②提高氮磷鉀的比例,大白菜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追施少量的鉀肥,這樣做的目的有利於大白菜的包心和抗病能力。尤其是包心期,如果鉀肥不足的話,很容易不結球。

③微量元素的補充,大白菜在生長過程中如果缺鈣,且氮肥過多的話,很容易造成大白菜乾燒心。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和補充鈣營養是預防大白菜乾燒心的重要方式。

大白菜的施肥方法

1,基肥充足,大白菜的生長週期相對較長,對肥料的需求量比較大。因此充足的基肥大白菜生長的基礎。一般情況下,一畝地大白菜的施肥量為優質的農家肥5000千克。施肥可分兩次進行,第1次是在耕地時隨土施入,第1次的使用量大概在總施肥量三分之二,剩餘的三分之一在起壟時施入。

2,提苗肥巧施,通常來講,基肥的揮發效果比較慢,在大白菜幼苗期時也要補充少量的速效氮素化肥作為提苗肥。此時,幼苗的主根已經具有吸收肥水的能力,我們便可以進行一次間苗。間苗完成後,我們再追施6千克左右的硫酸銨,促進幼苗生長。施肥時要優先偏施小苗和弱苗,幫助其茁壯成長。

3,追施發棵肥


,在大白菜蓮座期時,由於其,生長速度快,水肥需求量大,我們就要做好充足的營養供給。可以選用高氮肥,配合少量的氮磷鉀肥,來滿足大白菜蓮座期快速生長的營養需求。

另外我們還可以每畝施用尿素15~20千克,硫酸鉀10千克左右,並在,施肥兩天以後開始澆水。這樣做能夠保障肥料最大化的滿足大白菜的生長需求,但是在後期有防止出現瘋長現象和大白菜葉子徒長而不結球。

4,結球期追肥,結球期是大白菜生長最關鍵的時期。此時生長量大,對水肥的需求量比較多。我們可以在截球前期採取一次性追肥,追肥的比例為每畝地是施硫酸銨20千克左右,硫酸鉀15千克左右,並且我們也可以用1%的過磷酸鈣進行頁面噴霧,連噴三次,促進結球,防止燒心。


要點總結:大白菜的整個生長過程中對氮磷鉀肥的需求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幼苗期養分需求少,蓮座期逐漸增多,包心結球期肥料需求量最大。因此,我們要合理掌握好大白菜各個生長時期的需肥比例,合理搭配,這樣才能種植出優質的大白菜。


鄉村小名


白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能夠補充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物質,價格相對便宜,深受普通消費者的喜歡。說起白菜就不得不提一下它的歷史,距今6000-7000年前我國就出現了栽培種植白菜的技術,宋元時期受到氣候變冷的影響,白菜替代葵菜成了新一代的蔬菜之王。白菜得以被廣泛栽培種植的原因還包括以下兩個:一是白菜的產量非常大,畝產預計在5000公斤以上,甚至會更高,能夠滿足市場內對白菜的需求;二是白菜能夠採用醃製或者曬乾的方法長時間的保存,其它類型蔬菜很難在醃製或者曬乾後儲存。

  • 白菜的生長習性及品種

白菜相比其它蔬菜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耐低溫和寒冷,能夠在較低的氣溫下正常生長,溫度過高其生長速度反而會降下來,尤其是氣溫高於25℃時生長速度就會大幅度下降。在白菜種植土壤的選擇過程中要儘量選擇在能夠保肥、保水的壤土中,而不能種植在砂土或者排水不暢的土壤中。白菜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充分重視其在水熱條件、田間管理、病蟲害、營養不足方面的問題,結合具體情況來開展日常的種植管理工作,提高大白菜的高產可能性。

從白菜的種植歷史悠久就能夠看出來其種類數量也是非常多的,經過不斷的演變和進化,我國的大白菜種類高達1000餘種。根據大白菜的種植時間來區分能夠成為三類:一是在春季的時候人們會種植春大白菜,其主要用於緩解夏季的蔬菜供應緊張局面,但受氣溫影響白菜的生長週期相對較短;二是夏季的時候人們會種植早熟大白菜,播種到收割僅需兩個月時間左右,生長週期內容易受病蟲害的影響;三是秋季的時候人們會種植秋大白菜,採收時間一般在立冬前,不然就有可能會受凍害影響。大白菜品種雖多,但需要選擇適合當地的種植品種還是有較難度的,需要做好調查分析工作。

  • 大白菜需肥特性及施肥

白菜的整個生長週期是比較短的,對肥料的需求量會更大一些,不同時期對肥料的需求量會有所不同。大白菜生長期內最主要的需肥品種為氮磷鉀,具體的配比量要結合不同階段的需求來決定。相關研究表明,一畝地對氮肥的需求量為11kg,磷肥的需求量為4.7kg,鉀肥的需求量為12.5kg,具體的配置比例為1:0.4:1.1。不同階段白菜對肥料的需求量是存在較大差異的,需肥量較大的時期在蓮座期和包心期,大致佔了施肥總量的30%和60%。

在種植大白菜施肥的過程中要始終記住以下三點:一是重施基肥,基肥是白菜種植過程中豐收的基礎,平均每畝土地使用3500kg的有機肥,且需要同時施50kg左右的過磷酸鈣;二是合理追肥,前面的文章中講過蓮座期和包心期的需求量較大,在充分考慮白菜需求的基礎上進行追肥,追肥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白菜的生長現狀來決定;三是高度重視葉面肥,在白菜種植過程中發生病蟲害的概率較高,噴施葉面肥能夠提高白菜的產生,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除以上三種外,結合苗期的白菜生長情況有針對性的給弱苗施肥,提高其生長速度,確保其整體的質量。

相信很多種植大白菜的農戶應該都知道,白菜種植光靠施肥是很難起到很大作用的,高產需要結合水熱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的因素去考慮。現在我國的白菜種植面積和規模都在逐年增加,市場內白菜處於供大於求的局面,白菜價格下降就是很好的一種表現。未來的白菜市場想要真正佔據一席之地,需要種植戶不斷的學習優質的種植經驗,同時要做好銷售渠道的開拓和市場價格變化的分析工作。最後回到題目中來,白菜需肥特性只是普遍規律,具體的施肥量要結合當地的土壤情況和生長情況來選擇,施肥量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影響到種植工作的開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