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要打“口罩國際杯” 卻以自己人的健康生命當籌碼

據臺媒報道, 4月1日,蔡英文宣佈將捐出1000萬隻口罩給疫情嚴重國家的醫療人員,再度引發島內輿論爭議。

蔡英文要打“口罩國際杯” 卻以自己人的健康生命當籌碼

據臺媒報道,蔡英文4月1日與臺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和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等人在蔡辦舉行“敞廳談話”。蔡英文稱,前一個階段“我們組好了‘國家’隊”,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打國際杯”,跟其他地區一起全面抗疫。蔡英文宣佈,將捐贈1000萬片口罩給美國、歐盟與“邦交國”等疫情重災區,搞笑的是,她在宣佈這一“重大”舉措時,犯了個口誤,把1000萬片說成了1000片,成為愚人節的笑話之一。臺灣台外事部門則稱,首先要在“臺美防疫合作架構”下提供美國迫切需要的口罩每週10萬片,同時捐贈200萬片口罩協助強化美國第一線醫療人員的防護措施;針對歐盟及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捷克、波蘭、英國和瑞士捐贈共700萬片口罩。在“邦交國”部分,繼臺“大使館”在當地購買防疫物資協助後,臺灣宣佈再捐贈100萬片口罩、84臺熱像體溫顯示儀及額溫槍等。

蔡英文要打“口罩國際杯” 卻以自己人的健康生命當籌碼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日表示:“我好像記得在大陸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臺灣當局是不是有人發佈公告說不允許口罩出口;現在美國疫情嚴峻,臺灣願意提供幫助,大家都樂見其成,但如果島內個別人想就疫情搞政治操弄,就得自省自重。”

蔡英文要打“口罩國際杯” 卻以自己人的健康生命當籌碼

島內輿論對於民進黨當局的“口罩外交”,也是罵聲一片。臺灣“中時電子報”1日舉辦投票“你是否認同政府進行‘口罩外交’?”結果高達81.26%的網友回答“不認同”。全臺公務人員協會榮譽理事長李來希更是痛批:“臺當局還在實施限量配給,怎麼一下子多出1000萬個口罩?”“口罩夠用了嗎?為防疫還是為‘外交’?”臺北市議員王鴻薇則在臉書發文表示,官員唐鳳3月31日還在網上教大家怎麼用電飯鍋蒸口罩重複使用,可見口罩不夠用,不料蔡英文又宣佈臺灣要送出1000萬片。她說:“很多老人仍然在排隊買口罩,很多上班族仍在省吃儉用一個口罩連用兩三天,民進黨當局卻拿口罩做起了‘外交’。”臺北市議員徐巧芯也稱:“當路上每天還一堆人在排隊購買口罩的時候,竟然免費送給外人1000萬片?這個措施會讓不少人感到不公平。我們臺灣人要排隊又要花錢買,外國人是免費贈送?”

蔡英文要打“口罩國際杯” 卻以自己人的健康生命當籌碼

排長隊買口罩的臺灣民眾

此前,民進黨當局針對口罩採取的相關措施已在島內引發頗多爭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民進黨當局下令島內民眾實名限量購買口罩,緊巴巴搞配給制,4月9日將推出“實名制3.0版”,僅由一週3個改為兩週9個,仍要憑證預約購買。而如此“吝惜”口罩的民進黨當局,事後卻“慷慨”表態將每週向美國提供10萬隻口罩。島內網民“炸鍋”了,有人反問:“當初說禁止出口?臺灣民眾都拿到了嗎?”“原來限制民眾購買口罩是為了實現民進黨當局的政治目的。”

蔡英文要打“口罩國際杯” 卻以自己人的健康生命當籌碼

民進黨當局這一盤海外“大棋”如此佈局,爭取“政治外援”的意味一望便知。近日,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再度喊話加入世衛組織,蔡英文也說臺灣“有能力,也有很強的意願”。如此興師動眾地示好,無非想表明“臺灣在世界聯手防疫中不可或缺”,刷一波存在感,繼續炒作加入世衛組織議題。

蔡英文要打“口罩國際杯” 卻以自己人的健康生命當籌碼

海峽衛視臺北特約時事評論員張友驊認為,臺灣此前用口罩和澳洲交換醫用酒精,如今捐贈1000萬片口罩給美國、歐盟等國家,是赤裸裸的小動作,希望能通過討好會員國的方式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和世界衛生組織,但臺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必須遵照一箇中國原則處理,因此民進黨當局的“口罩援外”只會得到歐美國家的口頭讚譽,得到所謂的“面子”。

蔡英文要打“口罩國際杯” 卻以自己人的健康生命當籌碼

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像打了雞血,逮著機會就“碰瓷”,在國際上出盡了洋相,現在又狂妄地標榜口罩“國際杯”,真是拎不清自己幾斤幾兩。臺灣網友早對這名選手做出神預測——“想太多,領完口罩就拜拜”。近來民進黨當局才向“友邦”巴拉圭捐贈10萬個口罩,對方就放話還要200臺呼吸機。民進黨當局樂意做冤大頭,掉入任人宰割的無底洞,靠“金元外交”求取一時之利,但最可憐的還是臺灣民眾,民進黨當局搞“以疫謀獨”,卻拿他們的健康和生命去換籌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