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霍去病

不一樣的霍去病

霍去病影視形象

霍去病,生於公元前140年,祖籍河東平陽(今屬山西臨汾),西漢著名將領。

霍去病是平陽公主府婢女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私通所生。

前128年,漢武帝冊立衛少兒的妹妹衛子夫為第二任皇后,霍去病從此成為了皇親國戚。

霍去病自幼精通騎射,因小姨是皇后的原因而身份顯貴,年紀不大就被任命為侍中。

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以驃姚校尉的身份,隨同舅舅衛青出擊漠南的匈奴人,曾率八百精騎,斬獲敵寇兩千餘人,其中包括匈奴單于的叔叔羅姑比等貴戚,因功受封冠軍侯。

前121年,霍去病被漢武帝拜為驃騎將軍,率軍兩次攻佔河西渾邪王、休屠王的部眾,斬殺敵寇四萬多人,俘獲王母、王子、單于閼氏、將軍等一百二十人。

當年秋天,霍去病奉朝廷之命,迎接歸降大漢的渾邪王。

途中,一些匈奴降眾譁變,霍去病在危急關頭,斬殺變亂士兵,果斷控制了局面,使得匈奴四萬餘人安全歸降大漢,自此,河西地區重歸漢朝版圖。

前119年春天,漢武帝再派衛青、霍去病分別率五萬騎兵,步兵數十萬,挺進定襄、代郡,攻打匈奴騎兵的主力。

不一樣的霍去病

霍去病率軍奔馳兩千多里,和匈奴左賢王部眾交戰,漢軍斬殺匈奴七萬餘人,俘虜屯頭王、韓王、將軍等王公大臣八十三人,乘勝追擊匈奴殘兵敗將至狼居胥山(今屬蒙古肯特山),後兵鋒直逼瀚海(貝加爾湖)。

此戰打得匈奴人聞風喪膽,抱頭鼠竄,匈奴單于逃往漠北,漠南不再有匈奴的王庭。

經過衛青、霍去病率軍征伐,一改漢朝長期處於守勢的被動局面,確保了北部邊疆的穩定。

霍去病先後五次出戰,五戰五勝,斬獲十一萬人,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

前119年,漢武帝為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加大司馬官銜,取代了太尉一職,甥舅二人共同掌管軍權,漢武帝對他們格外信任。

霍去病能取得如此功績,主要是因為他治軍有方。

霍去病在士兵面前不苟言笑,士兵對其敬畏有加。

和愛兵如子的飛將軍李廣不同的是,李廣對待士兵是“慣”,而霍去病卻重視“管”。

霍去病對待士兵嚴苛,甚至有些不近人情。

不一樣的霍去病

《史記》記載:

“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

霍去病遠征的時候,漢武帝曾派使者送去數十輛車的細糧和肉食,但霍去病為了鍛鍊士兵,並不把這些細糧和肉食分發下去,漢軍將士依舊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

在返回時,輜重車上的細糧和肉食腐敗變質全不得不拋棄。

霍去病之所以不給士兵吃肉,原因之一是,在草原大漠深處,糧草一旦消耗殆盡,定是災難性的後果,因此,能省就省,寧可保存到腐敗變質。

第二個原因是,霍去病作戰講究速度,所謂兵貴神速,攜帶過多的糧草,會影響行軍作戰的速度。

因此,霍去病經常命士兵輕裝上陣,沒有食物,就去搶敵人的食物,經常有飢餓感,才會有危機感。

漢軍在塞外作戰時,士兵因捱餓而精神不振,霍去病還命他們踢足球(蹴鞠)鍛鍊體魄。

和大多數將領不同,霍去病並不贊成將領和士兵同甘共苦,而主張賞罰分明。

霍去病得到朝廷的賞賜,全部分給立下戰功的士兵,以此激發士兵對榮譽的渴望,臨陣不畏縮,從而奮勇殺敵。

不一樣的霍去病

可惜的是,在前117年,霍去病英年早逝,年僅二十四歲,他彷彿為了某種使命曇花一現,令人扼腕痛惜。

漢武帝極為悲傷,作詩《思奉車子侯歌》懷念霍去病:

“嘉幽蘭兮延秀……風徘徊兮流芳……天路遠兮無期,不覺涕下兮沾裳。”

漢武帝詔命霍去病可陪葬茂陵,追諡景桓侯,調動鐵甲軍為其送葬,命人按照祁連山的形狀修建霍去病墓,彰顯其攻克匈奴的不世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