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古鎮


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古鎮

嘖口古鎮

磧口鎮位於晉西呂梁山西麓,黃河之濱,臨縣之南端。明清至民國年間,憑藉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享有“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美譽,是晉商發祥地之一。磧口鎮是山西省呂梁市臨縣下轄鎮,地處呂梁山西麓,臨縣城南48公里處,南與柳林縣黃河名鎮孟門鎮相接,東與林家坪鎮相連,北與叢羅峪鎮接壤,西與陝西吳堡縣隔河相望。全鎮面積108.45平方公里。2006年被列為世界百大瀕危文化遺址之一,有人稱它為“人生必去的十座小鎮之一”,“全國最具年味的八個地方之一”。


磧口古街

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古鎮

嘖口古街

古街上,自然有不同凡響的陳列。燒餅鋪子散發出濃郁的餅香。現打、現烤、現賣,熱騰騰、香噴噴,確實誘人。更引人的是這街面上的條編,這些,只不過是日常生活的用具而已,城裡人都是很難看到的。而那些鮮亮的銅器,發著黃燦燦的光韻,則更是分外耀眼了。各種銅製品,與磧口的古韻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磧口夜色

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古鎮

嘖口夜色

磧口的夜雖然安靜,卻也燈火闌珊。紅燈懸於街畔,把古鎮的夜照耀得那麼安謐,祥和,充滿詩意,又讓人浮想聯翩。到那放河燈的日子,依然是燈。黃河的夜流裡,水面浮著成千上萬用蠟燭點燃的河燈。紅紅的燈,從磧口上方的黃河邊緣放入黃河,這些燈搖搖擺擺,從黃河上順流而下。夜幕裡的河燈,放著柔和而又誘人的紅光,在暗夜中靜靜地向下遊飄去,這又給古鎮增添了詩意,古韻。


黑龍廟

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古鎮

黑龍廟

黑龍廟位於臨縣南端湫水河入口處的磧口鎮臥虎山。據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鐘鼓樓碑記載:廟創建於明代。雍正年間增建樂樓。道光年間重修正殿和東西耳殿。廟宇規模 壯闊,昭然入目。歷史上,黑龍廟是古鎮祈雨的地方,以求擺脫乾旱,因此常年香火鼎盛。


西灣村

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古鎮

西灣村

沿湫水河,上行不到兩華里,轉到磧口背後,有一個三面環山,一面臨河的小村莊,因它是在湫水河的轉彎處故稱西灣村。 西灣是單姓村,村裡都姓陳,從村子的佈局和房屋的結構上看,西灣村過去的人絕不是普通靠種田吃飯的人,它的氣度,它的規模,它曾經有過的繁榮,絕非黃河沿岸的普通小村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