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抗疫史,世界人民的苦難史,文明的災難史

瘟疫,這個詞,一直以來都與死亡或災難聯繫在一起,對於這個可怕的詞,你瞭解多少?你是否有親人朋友被它奪去了生命?希望這種痛苦,對於包括你我在內的每一個人,無人可以體會。

在人類誕生以前,它便已經開始了同其他物種的戰鬥,勝或敗、死或生。人類誕生以後,它也同人類戰鬥,一如之前同其他生物一樣。語言文字產生以後,它被稱作瘟疫(plague)。

希臘城邦時代

伯利克里治下的雅典,當時還是古希臘最發達的城邦。自由民主的土壤孕育了許多成就,無論是政治上、哲學上還是藝術上,至今影響深遠。變化從公元前431年的某一天開始,愛琴海中的這片土地逐漸黯淡,失去往日的榮光。瘟疫,帶來了死亡與災難。

世界抗疫史,世界人民的苦難史,文明的災難史

這是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第二年,戰前,雅典人便已預見了勝利。但真正的苦難現在才開始,這是雅典人所沒有預料到的。一場瘟疫悄然而至,帶走了雅典1/4到1/3的人口,同時也摧毀了雅典的整的社會結構,連執政官伯利克里也未能倖免,雅典走向沒落。

倖存的修昔底德斯為我們記下了一份城邦時期的醫學報告。

健康的人們突然感到頭部灼痛;眼睛變紅,好像著了火;嘴裡有從喉部和舌頭上流出的汙血,呼吸也開始急促。接下來的症狀就是無休止的噴嚏,並且聲音變得嘶啞。不久,胸部開始劇痛,還伴有咳嗽。然後,胃也開始絞疼,並嘔吐膽汁——所有這些都伴隨著劇烈的疼痛。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與斯巴達的戰鬥中戰敗,向斯巴達投降。整個古希臘也和雅典一同沉寂。之後兩千多年,歐洲再未出現過如此輝煌的城邦文明。

東漢末年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說“餘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從公元119年到217年,這一百年就爆發過十次大瘟疫,這也成為東漢滅亡的原因之一。到了三國末年,人口僅為漢代的十分之一。

不止如此,其中的某次瘟疫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中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據後世學者研究,曹軍中流行的瘟疫可能是血吸蟲病。

拜占庭帝國時期

公元542年春天,正值東羅馬帝國皇帝朱斯蒂尼登基十五週年,一場大瘟疫襲擊了這個拜占庭帝國的中樞——君士坦丁堡。從春天到夏天,這場令人毛骨悚然的災難持續了整整四個月,在疫情高峰期,每天的死亡人數達到一萬多人。這種疾病在十四世紀再次席捲歐洲的時候,被冠以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黑死病。

世界抗疫史,世界人民的苦難史,文明的災難史

瘟疫是死神的盛宴,是死神的狂歡。

回到六世紀的這場災難,它使古羅馬帝國從此衰落,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大不列顛的命運。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黑死病跟隨伊斯蘭的腳步不斷傳播,公元610年,它蔓延到了中國,並戲劇性地為一個來自南亞的宗教的崛起提供了契機。

再次到來,黑暗中孕育機遇

世界抗疫史,世界人民的苦難史,文明的災難史

十四世紀,黑死病再次到來,瘟疫迅速蔓延到整個歐洲,黑暗籠罩著歐羅巴。這場瘟疫奪走了歐洲2500萬人的生命,卻也在不經意間打破了歐洲教會的專制地位,許多人不再信奉上帝轉而研究科學,歐洲擺脫了暗無天日的中世紀,走向文藝復興。之後向磕了藥一樣不斷向前發展並逐漸領跑世界,直到二十世紀兩次改變世界格局的大戰。

世界抗疫史,世界人民的苦難史,文明的災難史

發現世界的時代,性病瘟疫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梅毒這個詞似乎只存在於黃段子裡,但它確是瘟疫,並且患者眾多。

世界抗疫史,世界人民的苦難史,文明的災難史

1493年,哥倫布的水手把北美的梅毒帶回了西班牙,至於他是怎麼得上的,嗯~浮想聯翩。之後,梅毒在歐洲諸國的戰鬥中越傳越廣。此後二十年,梅毒遍佈歐亞大陸。據WHO統計,梅毒作為全世界最常見的性病,每年世界上有1200萬人染病。

斑疹傷寒打敗法蘭西雄獅

1812年,拿破崙率軍遠征俄國,這時,法軍中爆發了斑疹傷寒,這種瘟疫創造了每天殺死6000法軍的記錄,遠遠超過俄軍殺敵數。拿破崙出征時帶著60萬法蘭西子弟兵,戰敗回來時只帶回來三萬多人。拿破崙從此一蹶不振,最後,在滑鐵盧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此外還有,明末鼠疫的爆發加速了明朝滅亡、

1910,辛亥年,東北爆發鼠疫,這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大清亡了、

1918大流感,一戰提前結束等等。

這些還只是世界抗疫史的冰山一角,抗疫之路,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