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澤、寧晉泊萎縮的原因:“滹沱北遷、漳水南徙”

在黃河南徙後,漳河、滹沱河成為匯入大陸澤的主要水系。大陸澤、寧晉泊湖區主要靠滹沱河、漳河補給。15世紀,也就是明朝時期,滹沱河主流在南路,漳河主流在北路。明代以後,由於漳河、滹沱河河道的走向發生了變化,1517年至1645年,滹沱河遠離湖區,漳河以南流為主。當然,還有泥沙沉積的作用,因此大陸澤和寧晉泊持續萎縮。

漳水南徙簡考

古漳河初為黃河中、下游最大支流。《禹貢》:“覃懷底績,至於衡漳。” 《職方考》:“冀州,其川漳。” 即此。《漢書·地理志》 信都國信都縣:“故章河、故虖池皆在北,東入海。” 而漢漳水在其南,所經之地有鄴、邯鄲、列人、斥章等,相當今河北臨漳、邯鄲、肥鄉、曲周等地。北魏時,據 《水經注》 記載,漳水大致變化不大,但此時黃河已南徙。

至唐開元后,漳河以長盧水為下流,行北道。至北宋,北道為主流的格局形成,漳水成為海河一大支流。其後黃河多次決徙,漳河北道胡盧河被黃河所截,漢唐漳水故道 (中道) 也被截斷,漳河被迫南徙。北宋熙寧四年 (1071),程昉開修漳河新河長一百六十里,並塞洺州漳河,自此漳水改為南道為主,漳河流程縮短,成為南運河的支流。

清康熙47年,漳水南徙,改在館陶入衛。

滹沱數次北遷東徙

滹沱河,古稱“虖池”、滹沱河和漳河其實在清代中期以前都是流入大陸澤和寧晉泊的。直到清代中期,由於“滹沱北遷、漳水南徙”,兩河才不過寧晉泊。

滹沱河,在兩漢、隋唐、五代、宋朝時期河道在無極南部和晉州、藁城縣界附近擺動。元、明、清初時期,河道由藁城東北隅經無極郝莊、陳村向東南藁城、晉州流去,或南入寧晉泊注入滏陽河。歷史記載:“滹水嘗入北泊塞河口,而環泊州縣受漲溢之害者多年。”

同治七年(1868年),滹沱河大水肆虐,藁城縣城東北隅河堤決口,從此改變向藁城東南流向,而向東北無極縣流去,改道北徙。同治十年(1871年)滹沱河洪水氾濫,河水再次改道,河又北徙,經晉州管洽村北,往東北經無極龍泉固(今劃晉縣)往東經深澤縣方元村、中山村東流,至安平北入古洋河。自此,滹沱北遷,不復入泊。

大陸澤、寧晉泊萎縮的原因:“滹沱北遷、漳水南徙”

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人類對大陸澤水系的治理,使湖水下洩能力增強。加之氣候變化,進入乾旱期,降雨量減少,而用水量增加,導致了水資源的匱乏。導致了寧晉泊和大陸澤的最終消失。20世紀七十年代寧晉泊也走到了歷史的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