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不怕天災?中華文明起源於抗災,優良素質烙印在基因裡

中國人為何不怕天災?中華文明起源於抗災,優良素質烙印在基因裡

當前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然而中國作為最早的受災國,卻能夠眾志成城,在三個月時間裡迅速克服了疫情。

然而,在外國人的眼裡,對中國人似乎有了更多的誤解。比如,“戴口罩”是中國人的文化,中國人能一個月宅在家是“因為強制”等等。事實上,中國人也同樣不習慣戴口罩。我們真正的優勢在於,中華文明原本就起源於抗災救災,很多優良素質早就烙印在基因裡。


中國人為何不怕天災?中華文明起源於抗災,優良素質烙印在基因裡

良渚水利設施的模型

中華文明起源於抗災救災

縱覽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們可以從一系列傳說、史料和考古發現中找到無數證據——我們面對災難時的奮鬥精神,是邁進文明時代的重要推動力。

在五千年前的浙江良渚遺址,出土了大量防災設施和水利設施,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建立於治水技術基礎上的上古文明。在良渚遺址,能看到數千年前修建的水壩和人工湖,以及分佈在居住區內外的人工河道。從這些遺蹟,我們能看到祖先們已將抗災與生產生活結合在了一起。


中國人為何不怕天災?中華文明起源於抗災,優良素質烙印在基因裡

良渚的水利設施示意圖

在四五千年前,全球各地都出現了嚴重的水患,不少萌芽狀態下的人類文化都在洪水中泯滅。倖存下來的一些人類文明,卻誕生了各種逃難神話和救世主神話。

比如,聖經裡的諾亞方舟,把洪水說成是上帝的懲罰,然後上帝卻大發善心讓諾亞一家逃避了災難。還有更早的兩河流域史詩《吉爾伽美什》,也記錄了類似的劇情——“烏爾人的祖先烏特納皮什提姆,有天聽到神喊叫洪水將臨,叫他毀掉房子,建造“寬度必須和深度一致”的船,“將一切活物的物種運進船中”,後來果然六天六夜狂風暴雨,洪水滅世,烏特納皮什提姆的船停在尼尼爾山頂。在第七天,他分別放出鴿子、燕子和烏鴉探查水情。得知水退後,他下船來向諸神獻祭。”


中國人為何不怕天災?中華文明起源於抗災,優良素質烙印在基因裡

諾亞方舟

印第安人的一些洪水神話則是另一番樣子,大致都是人類在洪水災難後只留下一兩個男子,然後和鸚鵡、美洲豹或者狗變化的女子婚配,才重新繁衍。古希臘神話裡,則是倖存的皮拉和丟卡利翁夫妻二人,在大洪水後丟石頭造人。類似的“倖存者”神話,在東南亞、澳大利亞、非洲、印度甚至太平洋島嶼上都出現過。

這些外國神話的共有特點就是,人類無法阻擋神靈製造的災難,生存與否只能靠神靈眷顧,而且能活下來的只有個別人,完全看不到救災抗災的畫面。但是中國神話,卻擁有一種截然相反的內在精神。


中國人為何不怕天災?中華文明起源於抗災,優良素質烙印在基因裡

女媧補天

與其他文明截然不同的中國創世神話

中國同樣擁有很多上古災難神話,比如女媧補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等。中國式神話,核心精神是獨一無二的,那就是敢於與災難、與天地、與神靈鬥爭,尤其是絕不屈服於製造災難的神靈。

《淮南子·覽冥訓》所記載的“女媧補天”是這麼寫的:“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禍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

“女媧補天”的神話裡,人類遇到的災難登峰造極,門類眾多,有地震、水災、火災、獸災,甚至可能還有火山爆發和隕石雨。女媧,從表面上看是一位大神,但實質上更像是上古人類的一位領袖。在巨大自然災難面前,女媧帶領人們將其逐個破解,頑強地生存下來,由此才開始了華夏文明的起源。


中國人為何不怕天災?中華文明起源於抗災,優良素質烙印在基因裡

女媧補天

“女媧造人”和“女媧補天”,可以說是中國正統的創世神話。但我們的神話,在一開始就是與災難的鬥爭記憶,而不是從災難中逃亡的倖存者記憶。“女媧補天”這種以宏大氣勢克服一連串大災難的傳說,在世界範圍只有兩個,另一個就是“大禹治水”。

沒有神的神話——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傳說,以歷史融合神話的方式,闡釋了華夏文明崛起的真正動力——團結抗災。

《史記.夏本紀》是這麼記述的:“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於鬼神。卑宮室,致費於溝淢。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


中國人為何不怕天災?中華文明起源於抗災,優良素質烙印在基因裡

大禹治水

曾有人認為,“大禹治水”是純粹的神話。但是在這個所謂的“神話”裡,沒有什麼神靈,甚至沒有什麼神蹟,完全是一個凡人帶領著無數凡人奮鬥的故事。世界其他國家的神話,哪裡有這樣既沒有神,也沒有神蹟的?

製造災難的太陽,該射就要射

從女媧和大禹的故事來看,他們實際上都是上古的領袖人物。正因為他們能夠帶領大家堅決抵抗災難,立下巨大功績,才能夠被華夏人民尊為神。中華很多的上古大神,都是這樣從凡人上升為神的,而不是外星人送來的。另一個典型,就是射日的后羿。

《楚辭章句》記載:“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中國人為何不怕天災?中華文明起源於抗災,優良素質烙印在基因裡

后羿射日

在印第安神話裡,太陽要以人類為食物,所以形成了用人祭祀的傳統。在古埃及神話裡,太陽同樣是最高神靈,法老要自稱“太陽神拉之子”才能獲得法統。在古巴比倫、古希臘、古波斯的神話裡,太陽都是不可冒犯,必須進行祭祀崇拜的對象。唯獨在中華上古神話裡,太陽就像野鴨子一樣,是被射獵的對象。

在這裡,我們還可以看出。華夏古人們,面對製造災難的一些惡神從來不會手軟,該射就射,該殺就殺,充分體現了我們祖先敢於戰天鬥地的無畏精神。

可以說,這種敢於和災難戰鬥的大無畏精神,還有團結一致積極抗災的優良素質,才是我們民族基因裡最寶貴的財富。相反,那種“人類任憑神處置”、“人類無能為力”的消極思想,從來不存在於中華民族的詞典內。(作者:陶慕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