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場的施工詳解之框架柱

接著上期養豬場的土建施工工藝,繼續給大家分享土建施工過程,板下柱澆築前需先放線定位;鑿毛處理,並清理殘渣、粉塵。模具使用直徑250mm的PVC模具,使用工具清除模具內雜物,避免拆模後出現氣孔、蜂窩麻面現象;清理完成後刷脫模劑。

從施工工藝上可以看出這樣澆築出來的混凝土圓柱判斷不出是否有鋼筋,如果有是如何安放如何和底部錨固耐人尋味。

養豬場的施工詳解之框架柱

養豬場的施工詳解之框架柱


使用張線或水準儀控制板下柱標高(每排一個標高),必須一次澆築到位,標高誤差控制在5mm之內;板下柱澆築過程注意地坪成品保護;可採用“放大口”,方便現場施工,注意振搗密實、保證柱體垂直。這樣精準度是一般混凝土施工作業很難做到,圖中的這位老漢我忍不住吐槽了一下,你的安全帽在哪裡?屁股下面坐著了還是舀水養護混凝土了呢,這麼小的粒徑混凝土在澆築過程中除了滿足強度要求和後期柱子成型質量,塌落度的控制是其技術要點了。

養豬場的施工詳解之框架柱

圖中自己改造的料斗,所以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當你不去一線時候你該想這樣小的管徑混凝土要如何去澆築了呢,且看這幾位大哥充分發揮了其聰明的點子,提高了工作效率讓澆築作業事半功倍的效果。

養豬場的施工詳解之框架柱

板下柱拆模完成後,禁止使用素水泥抹面;第一天用薄膜纏繞養護,保水,防風裂;第二天更換毛氈包裹澆水養護,保證強度提升。

上圖也提到過這樣的作業振搗不密實很容易產生氣泡、空洞,所以在柱子拆模後是不準進行隨意修補,這也是做工程老闆常犯的錯誤,只要木工一拆模板比誰泡的都快,專門安排個大工在後面進行修補啊,修補後打砂紙啊,在心裡他們總是憧憬有一種界面劑抹一下和混凝土同色多好呀

養豬場的施工詳解之框架柱

久而久之和鋼筋混凝土打交道有種特備的味道,因為只有和鋼筋混凝土打交道才覺得才是工作,因為疫情我們停下了腳步,這個春天很多城市病了,在家待業一個月的日子有吃有喝又wifi我們還是想多想去工地看一眼,因為有工作才覺得是踏實的,因為疫情我們取消了滿勤獎、話補、駐外補貼、午餐補助,相比之下風雨過後調崗裁員的人來說我們幸運的多。很多工程郎和私人老闆一起的要麼在家待業要麼被炒了魷魚,因為開工的工地並不像往年那麼多,禁足之下安有完卵,當你孩子啊工地加班澆築混凝土旁站時候你偷著樂吧,因為很多人像白天上班的機會都沒有,當你四五點起床起來放線時候你慶幸吧,還有很多人在家白天黑夜已睡顛倒。作為一名工程郎今年你漂泊在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