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管夠!


米飯,管夠!


疫情+蟲害雙殺,2020是全球農業最不平凡的一年, 影響農業的事件接踵而至,期貨市場和A股市場也都出現了聯動,個別股票短短的十個交易日接近翻倍,有些人開始搶購糧食,農業板塊的邏輯站得住腳嗎?

因為疫情的影響,出於糧食安全的考慮,多個國家開始限制糧食出口,加劇一些居民的恐慌,也使得一些投機客嗅到了錢的氣味。

米飯,管夠!

先看看大米,2019年全球大米產量5億噸,消費量4.9億噸,供需基本平衡。印度、泰國、越南是全球前三大大米出口國,2019年越南生產大米2830萬噸,出口700萬噸,3月25日越南宣佈臨時性暫停越南大米出口,導致3月以來越南大米價格持續上升。而我們2019年大米進口量約為300萬噸,僅佔全年消費總量的2%,在進口的份額中,越南的大米佔比並不是最大的,2018年中國進口越南大米130萬噸,佔進口的45%,2019年中國進口越南大米47.7萬噸,沒它這四十多萬噸的大米,我們應該餓不著吧?

米飯,管夠!

米飯,管夠!

2019年底稻穀、小麥、玉米庫存消費比分別為:86.2%、91.1%和39.9%。所以我們的主糧都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依賴進口,甚至有些過剩,我們還有超過1.5億的糧食儲備,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如果哪一天我們買大米跟買口罩一樣困難,絕對是因為每家每戶都囤了座山......所以理性消費,大米管夠。

既然我們能自給自足,為啥還要進口?進口優質大米是為了滿足人們消費升級需求和兌現加入WTO的承諾,我們的糧食品質也不差,不會有人非東南亞的大米不吃吧?

玉米方面,過去我們的玉米產量一直是供大於求,現在應該到了去庫存的尾聲,飼料消費變動對玉米消費總量影響最大,飼料消費量是和國內養殖直接掛鉤的。2020年全國毛雞出欄量將繼續增長8%,生豬存欄量也可能年內觸底回升,對玉米的需求可能會提高,因此價格會漲,但滿足人們的食用消費也沒什麼問題,食用消費僅佔總消費量的3-4%,所以我們不吃玉米也能活。

對於期貨投資者來說,比較大的變量是草地貪夜蛾。據瞭解,草地貪夜蛾喜歡吃玉米,預計該蟲在今年 3-6 月份進入爆發期,防控難度大,控措施不到位可能會造成我國玉米產量大幅減產。

大豆方面,我國對大豆需求巨大,每年需求量超過1億噸,自有產量滿足不了國內需求,80%的依賴進口,主要來源是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但他們不會因為疫情主動限制大豆出口。大豆出口對阿根廷、巴西經濟影響重大,他們不吃大豆不會餓死,但不出口大豆就不一定了,我們的需求主要是榨油,大不了我們不吃豆油。

整體來看,糧食危機的可能性很小。在投資上,市場從糧食安全為中心挖掘出了多個角度,比如養殖類、種植類、飼料類、動物保健類、甚至寵物類,像養殖類飼料類由於處在高景氣週期始終是強者恆強高位波動,而低位的大多數是蹭熱度的短線博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