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的啟蒙和"精神動員",成就了德意志的納粹之路

1933年上半年,命途多舛的魏瑪共和國宣告滅亡,德國的首次民主實踐以失敗告終,而納粹集團就在這一片廢墟之中登上了權力舞臺。到了7月份,納粹政權所有的基本特徵都已經成形。這些特徵一直伴隨著德意志第三帝國,直至它在十二年後的1945年最終滅亡。納粹集團消滅了所有層面的公開反對勢力,最終建立了一個一黨制國家。除了軍隊和教會之外,納粹政權整合了德國所有主流社會機構。

民眾的啟蒙和

一,許多學者都試圖解釋為什麼納粹黨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實現對德國政治和社會的全面統治。

一種傳統解釋認為,長久以來,德意志民族特徵之中就有一個弱點:敵視民主,崇尚鐵腕領袖,易受軍國主義者和陰謀家煽動。然而,如果考察19世紀的德國曆史,我們就會發現這種有關德意志民族特徵的說法缺乏根據。在19世紀,德國的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運動熱潮並不比其他國家弱多少。也許,和納粹集團能夠快速建立全面統治更加相關的一個原因是德國形成統一民族國家的時間相對較遲。希特勒想要效仿的偉大千年帝國——查理曼大帝在約一千年前創建的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滅亡之後,德意志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俾斯麥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民眾的啟蒙和

鐵血宰相在1864—1871年間多次對外用兵,最後建立了第二帝國,即由德皇統治的德意志帝國。從很多角度看,德意志帝國都是一個現代國家。首先,它有一個帝國議會。和英國議會不同,德國議會經全體國民選舉產生,選舉能夠吸引全國超過80% 的選民參加。其次,議會政黨組織有序,是整個政治體系內廣受認可的一部分。到了1914年,政黨中規模最大的是德國社會民主(SocialDemocratic Party),黨員人數超過100萬。社民黨堅持民主、平等、婦女解放,主張停止包括反猶主義在內的一切種族歧視和種族偏見。此外,當時的德國經濟活力十足。在世紀之交,它的經濟水平已經後來居上,反超英國。在最先進的工業領域——比如電力和化學——德國甚至可以和美國媲美。

民眾的啟蒙和

還有,中產階級的價值、文化和風尚在世紀之交的德國佔據主導地位。現代藝術和文化開始生根發芽,其中包括表現主義者馬克斯·貝克曼(Max Beckmann)和恩斯特·路德維希·基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的繪畫、弗蘭克·韋德金德(Frank Wedekind)的戲劇以及托馬斯·曼(Thomas Mann)的小說。 當然,俾斯麥帝國也有不那麼光彩的一面。在一些領域,貴族特權仍然得以保留;帝國議會權力有限;和在美國一樣,德國大工業家極度仇視有組織的工人運動。俾斯麥在19世紀70年代迫害天主教徒,之後又在80年代鎮壓羽翼未豐的社會民主黨。這些鎮壓行動使德國人習慣了一種觀念:政府能夠將一類人群整個兒拎出來打成"國家公敵",嚴厲限制其公民自由。面對迫害,天主教徒做出的回應是向社會和政治體制靠攏,而社民黨則嚴守法律底線,拒絕暴力抵抗和革命。

二,這個革命是由人民推動的,自下而上的革命,的國人民在革命的洗禮下成為一個整體

約瑟夫·戈培爾在1933年11月15日宣佈,"我們完成的革命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全面革命。它觸及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使其在根本上煥然一新。革命完全改變並重塑了人民相互之間的關係、人民與國家的關係以及人民和存在的問題之間的關係。"戈培爾在3月份曾說,"在1月30日那一天,個人主義的時代結束了……個人將被人民共同體取代。"他接著又說,"革命不會侷限於政治領域。它從政治開始,延伸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濟和文化,科技和學術,還有藝術,都無法逃避革命的影響。"在革命過程中沒有中間派,沒有能自稱客觀中立、置身事外的人,沒有"為藝術而藝術",戈培爾宣稱,因為"藝術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藝術的生命來自人民的生活"。因此,"所有藝術都有政治傾向"。戈培爾口中的革命,不是沿襲1789年法國大革命或1917年俄國革命式的社會經濟變革,也不是羅姆和衝鋒隊在1934年被鎮壓之前所設想的不斷革命,而是一場文化革命。它企圖令全體德國人民按照納粹的方式思考,以加強統治權力。

民眾的啟蒙和

三,戈培爾簡單粗暴的"精神動員",弘揚了德意志民族精神,鼓動德國人民支持第三帝國及其背後的理念

3月25日,戈培爾規定了宣傳部的使命,那就是對德意志民族進行"精神動員",並且納粹還宣佈,精神動員會使人民永遠激情澎湃,始終像1914年戰爭爆發時一樣熱情澎湃。納粹當局堅信宣傳的作用,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吸取了一戰的教訓,他們覺得英國人在一戰中製造了大量不利於德國的"神話"。

民眾的啟蒙和

戈培爾的宣傳部裡面都是年輕且忠誠的青年黨員,他們既要把納粹政權塑造的光鮮亮麗,還要讓外界覺得所有的德國人都是支持納粹主義的。所以,第三帝國一直在不厭其煩的在人民面前尋找合法性。從一開始,納粹政權就不斷以全民公投的方式徵求人民意見。它為了確保在向民眾徵求意見時獲得德國人對其行動、政策以及元首的一致支持,不惜大費周章。當局肯定知道這些支持水分很大,但只要從表面上看去,民眾對第三帝國的熱情和對元首的狂熱崇拜始終不減,就一定會使一些中立的德國人做出選擇,同時,反對派也會因為得不到民眾支持而不敢輕舉妄動。戈培爾頗為大方地承認納粹政權確實在操縱第三帝國從大眾那裡獲得的合法性。大力的為當權者的政策進行美化是宣傳部的主要職責。戈培爾說,"宣傳工作全都在幕後,好似舞臺藝術一般。"

民眾的啟蒙和

在德國全境,一些街道名因為突然不受歡迎、不方便、讓人想起過去的魏瑪民主時期,被換成歌頌希特勒等納粹領導人,或者在納粹運動中犧牲的革命英雄的新名字。比如柏林以前的工人階級街區腓特烈斯海恩區(Friedrichshain)改名為霍斯特·韋塞爾區;比如漢堡的一條街道以一位17歲的希特勒青年團成員奧托·布勒克爾(Otto Blöcker)命名, 1933年2月26日,布勒克爾在納粹黨某個地方分支的總部被共產主義武裝分子襲擊身亡,類似的改名比比皆是。但希特勒是首要的歌頌對象。30年代初,對希特勒的崇拜已經在納粹黨內蔚然成風,而此時它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在全國範圍內傳播開來,不僅以文字和圖像的形式傳播,還藉助無數細小的象徵手段。

從1933年3月開始,很多城市爭相授予希特勒榮譽市民稱號。到了1933年末,幾乎所有城市的主廣場都被改名為阿道夫·希特勒廣場。在1933年4月20日元首44歲生日時,各地旗幟飄揚,舉國上下每家每戶的屋外都裝飾著花環,商戶的玻璃窗被特別裝點,甚至公共交通工具都掛滿了彩旗。遊行和火炬儀式將慶典帶向街頭,教會也開展特別活動為元首祝壽。戈培爾的宣傳機器精心撰文將希特勒與俾斯麥相提並論。巴伐利亞的教育部長漢斯·舍曼(Hans Schemm)更是誇張,將希特勒稱為"上帝賜給我們的、使德國面貌煥然一新的藝術家和建築大師",他創造了一副"德國的新面孔",在"兩千年的跌宕起伏"後使人民"最終定型":"在希特勒身上,德國人民的萬千渴望終於成為現實。"

各種海報與雜誌圖片、新聞短片和電影都將希特勒描繪為一個出身行伍但平易近人的人,不僅是一個富有使命感的多面天才,而且是一個謙遜甚至單純的人。他無慾無求,蔑視財富,從不故作姿態,愛護孩子和動物,關心困難時期的老同志。他是士兵、藝術家、工人、統治者、政治家,他的多面形象能夠得到德國全社會的認同。很多普通德國人被範圍如此之廣、強度如此之大的宣傳所征服。

這就是宣傳的秘密:要潛移默化地滲透宣傳對象,讓他甚至察覺不到自己被宣傳影響了。宣傳當然要有一個目標,但是這個目標必須巧妙地隱藏起來,讓人察覺不到它的存在。

參考文獻:

《第三帝國三部曲》

《德國簡史》

《德國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