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費錢是小事,關鍵是費爹媽

自從開始網課以來,我感覺我成為了易耗品。

我的頭髮就像我家A4紙一樣越來越薄,我的心情就像打印機噴頭一樣越來越堵,我的寧靜就像我支付寶餘額一樣越來越少。

昨天兒子又猛地衝進我書房,我不得不把正在打印的28頁紙的合同暫停,先打印他的練習卷,他對我說“你那個又不急,我這個馬上網課要用的。”

我能說什麼?

我一拍桌子站起來:“你老孃我要靠這些你認為“不急”的東西來賺錢給你買米送你上學供你長大成人娶妻生子blablabla……” “好的,你先打印。”

似曾相識嗎,像不像你向甲方爸爸低頭的慫樣?

但在家裡,我這些“不重要的工作”隨時都準備著按下暫停鍵,來供孩子的網課先行,畢竟像我這種已經搞不明白函數的單調性和胡克定律的中年油膩老母,做後勤才是我的本職。

當然,還要記住每次按暫定的時間,該做飯了,該監考了,該上傳作業了,該下載某個新的app了,該訓娃了……哦,這比二元一次方程還貴,中年老母氣血尚缺,快不夠用了。

網課可能不太費錢,但真的很費媽。

養娃費錢是小事,關鍵是費爹媽

為此我一直處在惆悵的邊緣,這不公平,憑啥只費媽?

前天晚上我心態扭曲地問孩子他爹:“你覺得養大一個娃費不費爹?”

他狐疑地看著我,想了一下然後說:“肯定費,你看,現在只要他一上課,我就要捱罵。”

他說的有道理,因為每次孩子一上網課,他就開始叮叮噹噹搗鼓那些廢銅爛鐵,噪音不斷,極度影響我的情緒,他能不捱罵嗎?

然後我 反思了 回憶了一下,發現有了娃之後,我們倆的關係有點像教官和囚徒,一個恨鐵不成鋼,另一個屢教不改。

從精神上講,孩子對爸爸的影響也是一場薛定諤的父子情,陰晴取決於媽;而媽的陰晴又取決於孩子和他爹......這詭異迷亂的三角關係,太磨鍊心性。

然後我心態平衡一點了,原來養一個小孩也不只是費媽,還費爹。

養娃費錢是小事,關鍵是費爹媽

有人問養小孩到底費不費錢?

這是一個偽命題(廢話),但請注意,費錢其實並不可怕。

我認識一對結婚8年的夫妻,他們不生娃,說“養娃費錢”,有一次我告訴了他們真相:“有娃後,你們就不會有每年N次的隆重海島遊、豪華深山探險、浪漫鄉野遊,不會有每週不斷的電影大片和餐廳拔草,不會動不動一起逛街買衣服包包和限量款鞋,更不會牢記彼此的生日和大小紀念日,上百萬的吃喝玩樂奢靡開銷都省下來了,所以養娃怎麼會費錢?養娃給你們省了一大筆呢。”

但我當時話沒有說完。

養小孩確實不見得很費錢,但養小孩一定費爹媽啊。

有了娃你就知道了,結婚紀念日?呵呵,如果正好記得,又恰逢週末,可能會去親子餐廳,在廉價橙汁炸洋蔥圈和孩子啃剩下的披薩餅邊裡,假裝過了一個溫馨的紀念日。

成本要比二人世界旋轉餐廳的燭光晚餐節約太多了。

但爹媽會練就出一副吃黃蓮都甘之如飴的幸福表情,同時沉浸在孩子的奧特曼或芭比娃娃裡而忘記那礙事的愛情,每一場為了滿足娃的需求而驅車20多公里吃一頓垃圾食品後的滿足,都昇華著爹媽的戰友情,把所有企圖重溫浪漫的野心消磨殆盡。

所以孩子費錢這種小事,在輕而易舉融化了爹媽的純潔友誼面前,根本不算個事。

養娃費錢是小事,關鍵是費爹媽

既然說到了友誼。

小孩這種生物也是真的很費友誼。

如果你有一個閨蜜,而你們倆沒有同時當媽,那麼不出半年你倆可能就要絕交了,因為有娃的只能和有娃的交朋友。

你必須擁有新的朋友和你聊奶粉溼疹小兒推拿以及和你一起扛著幾十斤道具為幼兒園的兒童節演出排練節目......

孩子正在悄無聲息磨擦你的友誼,迫使你另覓新歡。

而這個新歡能維持多久,也取決於孩子。當你們兩個的娃進入了不同學校,一個牛校一個菜場,那麼關係再鐵的老母友誼也將漸行漸遠。

除此之外,因為孩子的“引領”和“撮合”,你可能還不得不和不怎麼喜歡的人交朋友並和平相處多年。孩子磨光了你的個性,教會你審時度勢......這時你得學會迎合,堅持過完這一段魔幻的人生。

磨滅友情和新建友情一樣輕鬆,小孩讓一切來得出其不意又順理成章,你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內核應對由孩子引發出的一系列友誼的變革。

要時刻記得養大一個小孩需要耗費很多友誼,人生的車站裡,上上下下的人更多了。

養娃費錢是小事,關鍵是費爹媽

孩子費錢不是事兒,因為能用錢擺平的事基本都不是事兒。而那些“費爹媽”的事,用錢也擺不平。

對一個媽媽來說,隨著孩子的長大,從肉體到精神越來越費。

肉體上,費她玲瓏的曲線,披肩的秀髮,光亮的皮膚,炯炯有神的雙眼......

精神上,費她的愛情,她的友誼,她的耐心,她的脾氣,她的夢想和理想......

如果這些都能用錢擺平,再費錢也值得啊。

你覺得上補習班費錢嗎?當你風雨無阻披荊斬棘每週來回四五次接送孩子,在補習班門口和一大群婆婆媽媽一起等下課,被不熟悉的各種雞血家長問東問西、洗腦戳心,被走過路過的年輕人投來“這位阿姨好慘”的憐憫眼神......你就會願意再多花點錢請個上門服務的專家教授。

用多付三五斗來換取兩三個小時在家裡喝茶看書刷劇的自由時光,你是願意呢,還是願意呢。

搭上時間精力又磨滅了一切自由的老母們,真的很擔心下一場補習比上一場更費媽。

養娃費錢是小事,關鍵是費爹媽

我有個朋友非要讓孩子上好幾萬學費的私立幼兒園。

如願以償之後,她開始後悔,後悔的不是投資太貴,而是一入豪門深似海,那裡的小孩費爹媽,費的是情懷。

如果你體會過進了貴族幼兒園的老母們需要惡補貴族知識、參加無數活動和派對、參與各種旅行和夏令營、時刻裝作優雅且大方的樣子與大家交往......那你便會知道:裝逼有風險,養娃須謹慎。而爹媽為之持續付出的精力和硬拼,真的傷元氣。

越貴的學校,越費錢;越牛的學校,越費爹媽。

牛校裡的父母們必須長期保持戰鬥狀態,誰誰誰又上了個什麼一對一補習班?我們也上。誰誰誰又參加了一個競賽?我們也參加。誰誰誰的父母得了什麼獎?......嗯,我們也要跨界!也要得獎!

這就是為啥好多家長在有娃後跳槽了、轉行了、重生了。前半生的日子被格式化,要做一個全新的上進爹媽,呵呵,好費人生。

為了迎合孩子同學及家長,不給咱家娃丟人現眼,老母們做了多少裝逼費力的事?

為了孩子上個外教英語班,老母硬著頭皮和外教老師雞同鴨講,還要強顏歡笑?

你看,當家長真的很費臉。

有的媽甚至走火入魔到要搶老師飯碗了:

養娃費錢是小事,關鍵是費爹媽

等這位媽媽明白了怎麼回事之後,可能會覺得好丟臉,也可能內心並無波瀾。帶娃的這些年有時甚至會覺得適當丟臉也是一種別樣的樂趣......

畢竟身為家長,樂趣真的不怎麼多了。

加班可以算是一個。

深夜燈火通明的寫字樓裡玻璃窗上,倒映著無數中年人修改方案的笑顏;充斥著無數中年人手敲鍵盤改代碼的快活;瀰漫著無數中年人手衝咖啡香和嚼薯片的清脆聲......

年輕人提之憤怒的996和007,是中年老父母求之不得的避難港。

為了逃避帶孩子,他們會找機會加班,寧願加禿了頭。

哦,頭禿算什麼,和那些在家裡陪娃的同齡人相比,加班至少是心靜的,在家的那些,不但費頭髮,還費血壓計和保心丸。

當今社會,每一對能笑著活過九年義務教育,不哭地熬過高中和大學的父母,都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豁達的生活態度,以及一副耐磨耐費的軀體。

小孩費錢是對家長的激勵,它會轉變為努力奮鬥的動力,說不定能讓本來頹廢不上進的家長覺醒奮鬥;而小孩費爹媽就是一種不可再生摧毀,磨光你的稜角,專治各種不服。

但同時也會把你的軟弱變得強大,把你的怯懦變成勇敢,把你的玻璃心熔鍊成鈦合金,把你改造成一個更全方位優秀的人,更包容,更豁達,更佛性。

所以如果有人問:小孩這麼費爹媽,到底還生不生?我還是覺得可以生的,否則你的人生原地踏步好多年也得不到快速的脫胎換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