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動物模型

(一)社會應激導致動物焦慮模型

1.造模材料 動物:大鼠。

2.造模方法 實驗大鼠至少受到一次攻擊,並且表現出馴服的姿勢,如防禦性直立、仰臥、靜止不動等。為了控制應激強度,嚴格規定應激時間,在第一次攻擊發生後實驗持續8min,允許10min作為攻擊潛伏期。籠中設有金屬柵欄,以防止嚴重的軀體損傷。

高架十字迷宮:該迷宮反映動物的焦慮情緒。該迷宮包括兩條開放臂(50cm×10cm)和兩條閉合臂(50cm×10cm×40cm),在中央區(10cm×10cm)聯結。兩位觀察者分別觀察每組50%的動物。將大鼠從中央格面向閉合臂放入迷宮,記錄其5min內的活動情況。觀察指標:閉合臂進入次數(必須有兩隻前爪進入臂內);開放臂進入次數;閉合臂停留時間;開放臂停留時間。

3.造模原理 社會應激導致動物焦慮。

4.造模後的變化 高架十字迷宮行為檢測:與對照組相比,造模組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宮開放臂停留的時間、開放臂時間佔兩種臂進入時間總和的百分比及大鼠進入高架十字迷宮開放臂的次數(用開放臂進入次數佔兩種臂進入次數總和的百分比)均顯著減少。


焦慮症動物模型

(二)氯苯哌嗪誘導大鼠焦慮模型

1.造模材料 動物:健康ddy小鼠,雄性,4周齡;藥物:氯苯哌嗪(m-chlorophe-nylpipera-zine, mCPP);器械:動物活動記錄器。明暗箱。

2.造模方法 首先將ddy小鼠置於實驗環境適應12~24h。實驗操作從上午10時到下午3時。將動物皮下注射mCPP 1~2mg/kg,對照組皮下注射生理鹽水。20min後將動物分別放於明暗箱的中央,記錄5min內各組小鼠在明箱和暗箱中的活動次數。

3.造模原理 mCPP造成動物的腦內5-HT遞質系統發生變化,誘導大鼠焦慮模型。

4.造模後一般變化 與對照組比較,造模組ddy小鼠在明箱的活動次數顯著減少。

關於我們

諾恩諾德醫學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比較醫學中心(以下簡稱“諾恩諾德比較醫學中心”),是我院非常重要的一個臨床前研究機構與實驗中心。它為公司CRO業務的承接、為公司腫瘤技術與產品的開發、為PDX的的臨床的應用與研究提供了保障和基礎。

諾恩諾德比較醫學中心負責人黎立博士,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比較醫學中心(實驗動物中心)負責人,曾參與國家“十二五”、“十三五”專項課題10餘項,曾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餘項,曾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0餘項,參與完成軍隊科研課題20餘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黎立博士師從鄭兆榮教授,鄭兆榮教授為吉林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教授、病理解剖學教研室主任、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長期從事病理形態學的研究。同時,黎立博士也與臨床醫學相關院士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未來,諾恩諾德比較醫學中心將在CRO服務、PDX的臨床應用與研究、腫瘤技術與產品的開發、藥品、特醫食品、醫療器械的研發中,獲得更大的成績,並將為公司在發明專利、課題申報方面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