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生產大揭祕,看到有擀麵杖我害怕了

生孩子如入鬼門關,十幾根肋骨同時壓斷的痛,即使在醫學發達的今天仍難以承受,更別說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只有剪刀、熱水助陣,女性生產所遭之罪更過猶不及。

當真生產是“母親奔死,孩子奔生”。

古代女子生產大揭秘,看到有擀麵杖我害怕了

早在秦漢之時,女子生產被視為“不潔”,丈夫在內的男子一律不準進產房,怕染了汙穢。而且還不能在家生…所以促生了“催生婆”這個行當~

據東漢王充《論衡·四諱篇》記載:秦漢時期一般是“舍丘墓”、“廬道畔”,也就是在路邊,甚至墳邊搭個草棚子(這就叫以晦衝晦)作為臨時產房。快要臨盆時,孕婦被移入這個草棚,生完孩子,坐完月子之後,方可起駕回家(果然“路邊撿來孩子”的說法有跡可循)。

一般來說,生產草棚會鋪上稻草、麥稈、產褥,所以古時生孩子有“坐草”、“就草”、“在草”、“落草”等說法。不僅如此,古人在鋪草時還要念咒語:“鐵鐵湯湯,非公所當,是王一言得之銅,一言得之鐵,母子相生俱蔑鐵,急急如律令。

”在準備熱水時,產婆也應誦咒:“南無三寶水,水在井中為井水,水在河中為河水,水在法中為真水。自知非真,莫當真水。以淨治濁,以正治邪……若有動靜,若有忌幹,施以神咒,當撮汝形。

說完了基本的準備,接著探究下血淋淋的過程:

第一步,先催產

為了嬰兒早些發動少吃點苦,產婦要先催催產。由於古代的接生群體——接生婆對女性生產過程缺乏科學瞭解,便想出了一些“貌似可行”的辦法。

  1. 先說一種正經的:喝一壺“催產湯”,湯的主要成分有點可怕,包括芫花、天花粉等,又有毒性又有寒性,有墜胎、催產、下胎衣的功效。借用藥力,把孩子“洩”出來。
  2. 吃頭髮,不小心吃過頭髮的人都記得反胃的滋味吧。在古代,要是孕婦生產不順,接生婆便會將頭髮讓其吞下,這樣一來,孕婦就會因為反胃給腹部施加壓力,從而促進胎兒降生。
  3. 擀麵杖,像做餅一樣適當用力擀肚子,讓孩子趕緊快出來!
  4. 千奇百怪大集合:唱催生歌、把家裡的箱子都打開等等

姿勢要正確

一般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生產方式都是“躺著生”,至今印象最深的還是還珠格格中的知畫生孩子,可以說是童年噩夢。

古代女子生產大揭秘,看到有擀麵杖我害怕了

其實古人的生產方式有這麼幾種:坐著、蹲著、站著、跪著、吊著單槓生。

一般來說,“站著生”有一定危險性,萬一孕婦脫力腿軟,一下子站不住也是不敢想的,所以一般會有兩名助手幫襯,一個給孕婦提著腰,一個在下面接著孩子。

後來為了將利用“地心引力”的優勢延續,吊單槓生更為風靡,像《知否》裡面的明蘭生產,就是這種方法。

古代女子生產大揭秘,看到有擀麵杖我害怕了

孕婦接力吊杆,雙腿微區,以便產道鬆弛,孩子更好的生出。但考慮到生孩子所需要的十幾個小時,這過程也是相當累人了。

古代女子生產大揭秘,看到有擀麵杖我害怕了

萬一遇上難產,胎兒頭太大,或者臍帶繞頸,再或者產婦年齡太小,發育不完全,其中苦楚不敢設想。

易感染問題

生產過程中,由於古代條件不得當,孕婦生產過程中遇到陰道撕裂、大出血問題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護理,再遇上經驗不足的產婆,直接把孩子拽出來,也是相當慘烈。

在夏天生產的產婦,房屋悶熱,蚊蟲喜血腥,加之房屋門窗不能開,還未生產就已汗流浹背,能挺過這十幾個小時,還能完全產子並不感染的實在是少數。

當真是鬼門關走一遭啊,尋常百姓的生產條件可想而知,每每產婦出現難產時,古代都會保孩子(無後為大),到時已不顧孕婦是疼還是更疼。

夏朝的開國君禹生於剖腹產,商朝始祖契生於剖腹產……但他們的母親在當時的條件中,是生是死,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