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疫"之战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2020年1月17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疫打响以来,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让党旗在疫线高高飘扬,凝神聚力组织开展抗疫行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较好的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健康职业精神。为此,我们推出"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纪实"专题报道,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供学习借鉴。本篇为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纪实,题目是《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疫"之战》。


哪里出现疫情,哪里就吹响了进军的号令;哪里疾病流行,哪里就是我们战斗的阵地。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员能力,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懈奋战。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战是"责任引领"之战

疫情伊始,市疾控中心上下团结一心,紧紧把握"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以保卫市民健康为己任,科学、规范、高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心成立了领导小组和16个专业工作组,每一个组的组长都由党员担任,每一个工作组里都有党员干部。流调组、消毒组、样品转运和检测组、密接排查组等专业组密切配合,确保病例信息迅速查明、样品迅速检测反馈、密切接触者集中管理,为控制我市疫情输入和扩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战是"比拼速度"之战

在疫情控制中,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十分关键,是一切防控工作的基础。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有人说"流调就是在和病毒比拼速度",中心打破科室地域界限,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沈阳市新冠疑似病例调查处理调度组,组建市区两级100余人流调队伍,执行市级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开展现场调查。第五党支部书记陈叶是流调组组长。三月上旬的一天,他与值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北陵院区的队员接到一次凌晨两点的流调任务,他带领队员先跟患者聊天拉近距离,安抚其负面情绪,一点点帮助患者回忆起14天前的细节,整个流调做完已经是凌晨三四点。按照要求,2小时内要完成流调表的填写,6小时内形成完整的流调报告。当天的报告写完时,天已大亮。深夜做流调,彻夜写报告,疫情以来,这样的工作节奏早已经成为队员的习惯,他们就是这样一直坚守在防控最前线。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战是"侦探发现"之战

为控制疫情蔓延,市疾控中心密接组要追溯每一例病例的传播线路,通过流调组提供的线索,一步一步回顾分析,一个个时间节点、一个个行动轨迹的圈定、划定密切接触者排查范围。中心应急办主任第四党支部书记连志勇记得,今年1月的最后一天,定点医院上报了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随后被检测确诊。流调报告显示,患者谢某某发病前"在多个城市转了一大圈",一共乘坐了6趟火车、4次航班,但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湖北武汉相关接触史,不知道他究竟是如何被感染上的。为此调查队员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借助与民航、铁路、交通、公安、新闻等部门联防联控机制,通过手机定位寻找武汉旅游史的信息,获取飞机、火车、出租车乘坐者的个人信息,在新闻媒体公布行动轨迹,最大限度地寻找可能涉及的密切接触者。调查队员细致梳理了谢某某的整个行程,将这10个火车、飞机的行程数据与国家大数据平台逐一比对,终于在其中一个航班里寻找到一例已经公布的确诊病例,锁定了谢某某的感染来源。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战是"快速响应"之战

当有发热病人到医院就诊,医院专家组诊断认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时,医院会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信息,接到信息转运组人员会第一时间将"病毒样本"转运回中心实验室,并确保样品的生物安全,确保第一时间回报结果。"2月21日,市传染病院通知我们早8点转运34人68份标本,因当天雨雪交加,天冷路滑,第四小组全体成员于早晨7点15分未吃早饭就提前到达指定交接地点。"转运组组长连英姿介绍,"标本量实在是太大了,医务人员10点多钟才采集结束,同志们在风雪中整整坚守了近三个小时,每位同志的鞋子都被雨水完全浸透了,特别湿凉难受,但是没有人有任何的抱怨。因为我们深深的知道手里拎着的转运箱装着射向新冠这个狡猾敌人的一枚枚重型炮弹,每个人都是这场战役最勇敢的排头兵。"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战是"狙击病毒"之战

传染病实验室负责疑似病例的检测,并检出我市第一例阳性病例。从那晚开始,他们的实验室就一直灯火通明,检验人员开始了24小时不眠不休的新冠病毒检测工作。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样本源源不断地送到实验室,6人的小团队每3人一组两班倒,每班整整工作24个小时。实验室负责人王冰疫情期间住在单位一个多月没回过家,他说:"实验人员直接面对病毒,感染风险非常大,最怕的事情是样本泄露。有时,患者的痰液样本装在转运箱内时泄露在密封袋里,在我们检测人员打开密封罐的一瞬间才能看到。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快速进行密封处理,然后及时进行高压灭活。"随着6人团队的不断磨合、改进流程,以往需要5个多小时一轮的检测,目前已经缩短到最快三个半小时内完成。这些"病毒狙击手"正在日以继夜拼命"战毒",守卫着沈城百姓的健康。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战是"主动出击"之战

在实施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排查的基础上,市疾控中心采取递进式筛查、多层次防控措施,相继开展了集中安置宾馆、居家观察人员、湖北旅居史人员和开复工外地来沈等重点人群核酸筛查,实现了重点人群核酸排查全覆盖。微生物检验中心的所有人员全员上岗,排成2班,每班4人要一起工作24小时。一到送检高峰期,经常一整晚出不了实验室。检验中心主任董雪就经常从华灯初上忙到旭日东升,家在单位附近却时常忙得在单位折叠床上睡一小会儿,一接到病毒样本又立即起身,穿起厚厚的防护服走进实验室,腰脱犯了也咬牙坚持着,一丝不苟争分夺秒地工作在实验室里,日检测能力达到了1000份样品,实现了快速检测、快速诊断、快速排除。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战是"消灭病毒"之战

疫情发生后,疫点消毒工作迫在眉睫。疫点消毒工作虽不亲自接触病人,但病人所污染环境的危险性也不言自明。消毒组的6名党员(5名女党员)不惧危险,冲锋在前,在科学防护下,累计出动150人次。第三党支部书记、消毒科科长黄牧说,"最困难的一次,我和队员深夜接到任务,要给一处居民小区里的一户人家消毒,居民不同意啊,整整沟通了一个多小时。"为避免给社区其他居民造成恐慌,队员把车停在离小区很远的地方,搬着沉重的设备徒步走到小区,深夜在暗处穿防护服,忙完后又在气温零下的室外满身大汗地脱掉防护服,"一瞬间防护服内侧的水气都结冰了,冻得瑟瑟发抖!"通过及时规范完成对疫点的消毒工作,有效降低了疫情扩散可能性。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战是"健康宣传"之战

疫情来势凶猛,人民群众从最开始的"不在意"到后来的"谈冠色变",为了使群众了解新冠,科学防疫,中心启动24小时热线咨询电话95120和86847777,安排45人3班倒在线接听、回复百姓关切的新冠问题。一名中年男子因为过度恐惧新冠肺炎导致心脏病复发,去医院看病后发现一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与其吻合,连忙拨打95120电话咨询:"我可咋办啊?我孩子才四岁,我要病了谁管啊?……"连续说了十几分钟。经过接线人员长时间的劝导,患者的情绪才终于稳定了下来。行政人事办主任刘文带着全科人员,每天都在不断"刷新"新冠肺炎知识、政策措施、数据变化等,提供给咨询员们。他们还通过制作视频、撰写信息通稿、发表系列报道等方式,引导公众正确看待疫情,切实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全市人民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心。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战是"后勤保障"之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车辆保障、物资供应、医疗废物转运等,都是疫情后勤保障的重点。从1月21日晚上第一次接到任务起,车辆管理科10个人、17辆车就一直处于24小时运转状态,成了运送防疫"战士"和防疫物资的绝对主力。一个仅有7人的后勤保障组,担负着全中心疫情防控的物资保障、安全保障和工作人员生活保障的工作任务,从值守人员的每日三餐的准备、值班室被褥的采买,到洗消室、医疗废物点的建立,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歇。为了做好医学废物转运,后勤科科长芦强在人员紧张、物资不足的情况下,带领大家加班加点,仅用了不到48小时就建设完成了转运房,并一次性检验达标。正是由于后勤保障人员的共同付出,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战,是一场全民同心抗疫之战。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疾控中心的每一个工作组、每一名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全力以赴应战,用实际行动践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使命。


党旗引领 速度防控 坚决打赢全民同心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