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疫"之戰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2020年1月17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疫打響以來,瀋陽市衛生健康系統各地各單位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新冠肺炎疫情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黨組織作用讓黨旗在疫線高高飄揚,凝神聚力組織開展抗疫行動,湧現出一大批先進人物、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較好的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衛生健康職業精神。為此,我們推出"瀋陽市衛生健康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紀實"專題報道,及時總結推廣他們的好經驗、好做法,供學習借鑑。本篇為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紀實,題目是《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疫"之戰》。


哪裡出現疫情,哪裡就吹響了進軍的號令;哪裡疾病流行,哪裡就是我們戰鬥的陣地。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團結帶領全體黨員幹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動員能力,凝聚起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懈奮戰。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戰是"責任引領"之戰

疫情伊始,市疾控中心上下團結一心,緊緊把握"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原則,以保衛市民健康為己任,科學、規範、高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心成立了領導小組和16個專業工作組,每一個組的組長都由黨員擔任,每一個工作組裡都有黨員幹部。流調組、消毒組、樣品轉運和檢測組、密接排查組等專業組密切配合,確保病例信息迅速查明、樣品迅速檢測反饋、密切接觸者集中管理,為控制我市疫情輸入和擴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戰是"比拼速度"之戰

在疫情控制中,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十分關鍵,是一切防控工作的基礎。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傳播速度快,有人說"流調就是在和病毒比拼速度",中心打破科室地域界限,抽調精兵強將成立瀋陽市新冠疑似病例調查處理調度組,組建市區兩級100餘人流調隊伍,執行市級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開展現場調查。第五黨支部書記陳葉是流調組組長。三月上旬的一天,他與值守在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北陵院區的隊員接到一次凌晨兩點的流調任務,他帶領隊員先跟患者聊天拉近距離,安撫其負面情緒,一點點幫助患者回憶起14天前的細節,整個流調做完已經是凌晨三四點。按照要求,2小時內要完成流調錶的填寫,6小時內形成完整的流調報告。當天的報告寫完時,天已大亮。深夜做流調,徹夜寫報告,疫情以來,這樣的工作節奏早已經成為隊員的習慣,他們就是這樣一直堅守在防控最前線。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戰是"偵探發現"之戰

為控制疫情蔓延,市疾控中心密接組要追溯每一例病例的傳播線路,通過流調組提供的線索,一步一步回顧分析,一個個時間節點、一個個行動軌跡的圈定、劃定密切接觸者排查範圍。中心應急辦主任第四黨支部書記連志勇記得,今年1月的最後一天,定點醫院上報了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隨後被檢測確診。流調報告顯示,患者謝某某發病前"在多個城市轉了一大圈",一共乘坐了6趟火車、4次航班,但過程中並沒有明確的湖北武漢相關接觸史,不知道他究竟是如何被感染上的。為此調查隊員們想盡了一切辦法,藉助與民航、鐵路、交通、公安、新聞等部門聯防聯控機制,通過手機定位尋找武漢旅遊史的信息,獲取飛機、火車、出租車乘坐者的個人信息,在新聞媒體公佈行動軌跡,最大限度地尋找可能涉及的密切接觸者。調查隊員細緻梳理了謝某某的整個行程,將這10個火車、飛機的行程數據與國家大數據平臺逐一比對,終於在其中一個航班裡尋找到一例已經公佈的確診病例,鎖定了謝某某的感染來源。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戰是"快速響應"之戰

當有發熱病人到醫院就診,醫院專家組診斷認為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時,醫院會通過網絡直報系統上報信息,接到信息轉運組人員會第一時間將"病毒樣本"轉運回中心實驗室,並確保樣品的生物安全,確保第一時間回報結果。"2月21日,市傳染病院通知我們早8點轉運34人68份標本,因當天雨雪交加,天冷路滑,第四小組全體成員於早晨7點15分未吃早飯就提前到達指定交接地點。"轉運組組長連英姿介紹,"標本量實在是太大了,醫務人員10點多鐘才採集結束,同志們在風雪中整整堅守了近三個小時,每位同志的鞋子都被雨水完全浸透了,特別溼涼難受,但是沒有人有任何的抱怨。因為我們深深的知道手裡拎著的轉運箱裝著射向新冠這個狡猾敵人的一枚枚重型炮彈,每個人都是這場戰役最勇敢的排頭兵。"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戰是"狙擊病毒"之戰

傳染病實驗室負責疑似病例的檢測,並檢出我市第一例陽性病例。從那晚開始,他們的實驗室就一直燈火通明,檢驗人員開始了24小時不眠不休的新冠病毒檢測工作。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樣本源源不斷地送到實驗室,6人的小團隊每3人一組兩班倒,每班整整工作24個小時。實驗室負責人王冰疫情期間住在單位一個多月沒回過家,他說:"實驗人員直接面對病毒,感染風險非常大,最怕的事情是樣本洩露。有時,患者的痰液樣本裝在轉運箱內時洩露在密封袋裡,在我們檢測人員打開密封罐的一瞬間才能看到。我們必須第一時間快速進行密封處理,然後及時進行高壓滅活。"隨著6人團隊的不斷磨合、改進流程,以往需要5個多小時一輪的檢測,目前已經縮短到最快三個半小時內完成。這些"病毒狙擊手"正在日以繼夜拼命"戰毒",守衛著沈城百姓的健康。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戰是"主動出擊"之戰

在實施確診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排查的基礎上,市疾控中心採取遞進式篩查、多層次防控措施,相繼開展了集中安置賓館、居家觀察人員、湖北旅居史人員和開復工外地來沈等重點人群核酸篩查,實現了重點人群核酸排查全覆蓋。微生物檢驗中心的所有人員全員上崗,排成2班,每班4人要一起工作24小時。一到送檢高峰期,經常一整晚出不了實驗室。檢驗中心主任董雪就經常從華燈初上忙到旭日東昇,家在單位附近卻時常忙得在單位摺疊床上睡一小會兒,一接到病毒樣本又立即起身,穿起厚厚的防護服走進實驗室,腰脫犯了也咬牙堅持著,一絲不苟爭分奪秒地工作在實驗室裡,日檢測能力達到了1000份樣品,實現了快速檢測、快速診斷、快速排除。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戰是"消滅病毒"之戰

疫情發生後,疫點消毒工作迫在眉睫。疫點消毒工作雖不親自接觸病人,但病人所汙染環境的危險性也不言自明。消毒組的6名黨員(5名女黨員)不懼危險,衝鋒在前,在科學防護下,累計出動150人次。第三黨支部書記、消毒科科長黃牧說,"最困難的一次,我和隊員深夜接到任務,要給一處居民小區裡的一戶人家消毒,居民不同意啊,整整溝通了一個多小時。"為避免給社區其他居民造成恐慌,隊員把車停在離小區很遠的地方,搬著沉重的設備徒步走到小區,深夜在暗處穿防護服,忙完後又在氣溫零下的室外滿身大汗地脫掉防護服,"一瞬間防護服內側的水氣都結冰了,凍得瑟瑟發抖!"通過及時規範完成對疫點的消毒工作,有效降低了疫情擴散可能性。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戰是"健康宣傳"之戰

疫情來勢兇猛,人民群眾從最開始的"不在意"到後來的"談冠色變",為了使群眾瞭解新冠,科學防疫,中心啟動24小時熱線諮詢電話95120和86847777,安排45人3班倒在線接聽、回覆百姓關切的新冠問題。一名中年男子因為過度恐懼新冠肺炎導致心臟病復發,去醫院看病後發現一確診病例的行動軌跡與其吻合,連忙撥打95120電話諮詢:"我可咋辦啊?我孩子才四歲,我要病了誰管啊?……"連續說了十幾分鍾。經過接線人員長時間的勸導,患者的情緒才終於穩定了下來。行政人事辦主任劉文帶著全科人員,每天都在不斷"刷新"新冠肺炎知識、政策措施、數據變化等,提供給諮詢員們。他們還通過製作視頻、撰寫信息通稿、發表系列報道等方式,引導公眾正確看待疫情,切實提高群眾防範意識和防範能力,不斷增強全市人民戰勝疫情的決心與信心。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戰是"後勤保障"之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車輛保障、物資供應、醫療廢物轉運等,都是疫情後勤保障的重點。從1月21日晚上第一次接到任務起,車輛管理科10個人、17輛車就一直處於24小時運轉狀態,成了運送防疫"戰士"和防疫物資的絕對主力。一個僅有7人的後勤保障組,擔負著全中心疫情防控的物資保障、安全保障和工作人員生活保障的工作任務,從值守人員的每日三餐的準備、值班室被褥的採買,到洗消室、醫療廢物點的建立,他們一刻也沒有停歇。為了做好醫學廢物轉運,後勤科科長蘆強在人員緊張、物資不足的情況下,帶領大家加班加點,僅用了不到48小時就建設完成了轉運房,並一次性檢驗達標。正是由於後勤保障人員的共同付出,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提供了堅強的後勤保障。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疫情之戰,是一場全民同心抗疫之戰。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疾控中心的每一個工作組、每一名黨員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捨生忘死,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全力以赴應戰,用實際行動踐行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使命。


黨旗引領 速度防控 堅決打贏全民同心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