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皇帝,乾隆的設計一點不亞於國外有名的建築

我們不僅要建造很好的建築,也要創造人們可以去享受的空間。——扎哈·哈迪得


現在的故宮博物院,是曾經的紫禁城,距今已經600多年,歷史悠久且源遠流長。這裡曾居住著皇室貴族,在這高高的宮牆之內是至高無上的權利。

故宮博物院總共20個建築區域,就和我們現代的建築裝飾類似,每個區域都有各自的功能,各自的屬性,體現居住者的需求。乾隆花園是《我要去故宮》系列的一個專題書寫,帶我們領略古代皇宮建築之美,體現乾隆對改善居住環境的嚮往,以及他內心世界的設計觀。

乾隆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皇帝,乾隆的設計一點不亞於國外有名的建築

我要去故宮系列之乾隆花園

古代的人,尤其是皇親貴族對居住的環境要求可不低,花園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乾隆花園,它曾是寧壽全宮的附屬花園,由乾隆主持設計,所以又被稱為乾隆花園。這是乾隆打算給自己退休之後的福利,不得不說他是個懂生活,懂情調,有情懷的設計師。

自古以來關於宮廷、關於皇族、貴族的故事從未間斷,諸多的影視劇都有不同角度的呈現。而我今天要給大家講解在這些熱門影視劇的背後,看乾隆花園和唐頓莊園在建築和設計上的不同,主要是從硬裝上來進行窺探。體現不同國家,對建築的構造,對室內裝飾的需求也不同。

一、皇族和貴族建築的形態不同

1、乾隆花園的房屋建築整體是軸線型設計

乾隆花園的整體設計既遵循傳統又別出新意, 衍祺門、古華軒、遂初堂、萃賞樓、符望閣和倦勤齋形成一條軸線,其餘建築分佈兩側,秩序井然。四個院落風格迥異,動靜結合。整個院落的區域狹長,園內樹木、山石、建築、道路等等,都在有限的空間內合理佈局,滿足不同的功能屬性。

乾隆向來喜歡下江南遊玩,自然對江南的園林十分熟悉,所以他修建這座園林也是將南北的理念融合一體,融入了江南園林的某些特徵,比如山石堆積的假山等。

乾隆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皇帝,乾隆的設計一點不亞於國外有名的建築

乾隆花園軸線型設計

每個院落佈局有序、張弛有度、特點鮮明。第一進蜿蜒曲折,東西呼應;第二進則平坦開闊,樸實無華;第三進峰巒疊嶂,層層深入;第四進華麗端莊,結構緊湊。

整體佈局巧妙、繁而不亂,建築之間以遊廊、石橋、暗道等貫通。規劃設計既適應原有空間,又不失整體美感。

2、唐頓莊園裡整體房屋構造是哥特式建築設計

唐頓莊園是影視劇的名稱,它本來是:海克利爾城堡,這座建築始建於1839年,歷史悠久、莊重優雅,是由英國國會大廈的設計師CharlesBerry設計而成。

乾隆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皇帝,乾隆的設計一點不亞於國外有名的建築

唐頓莊園

哥特式建築是由羅曼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且帶尖。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

和最早起的哥特式建築有所不同,唐頓莊園的故事背景是發生在英國,所以電視劇和電影裡的哥特式建築又可以稱為英國式的哥特式建築,是英國的一級保護建築。

整個建築的心臟是中央大廳,它是這所住宅最重要的社交場所,標準的哥特式風格,高高的釉質天花板。客廳的大部分處在挑空結構之下,大面積的玻璃窗帶來了良好的採光,落地的窗簾很是氣派。

乾隆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皇帝,乾隆的設計一點不亞於國外有名的建築

唐頓莊園室內

歐式門窗上半部多做成圓弧形,並用帶有花紋的石膏線勾邊,拱門上是精美雕的雕刻。入廳口豎起兩根豪華的羅馬柱,室內則有真正的壁爐或假的壁爐造型,不得不說英國貴族也很會享受生活,注重藝術的培養。

二、皇族和貴族花園內的園林佈局不同

1、乾隆花園講究曲徑通幽,講究建築與花木相映成趣,多用山石、樹木烘托景緻

乾隆花園根據地形和佈局的需求,選擇很多山石為花園中的基建,這些山石選自京郊房山的北太湖石和蘇州是南太湖石。兩者在孔穴的多少和質地堅硬上都有著區別,北太湖石通常外觀比較沉實,渾厚雄壯,和南太湖石的清秀、玲瓏不同。

這些山石,或者墊為基石,或者鑿成臺階,或者製成假山,這樣可以營造出山巒起伏、曲徑通幽的意境,改變了宮牆給人的單調乏味感,給人一種高牆之內的壓抑感。

乾隆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皇帝,乾隆的設計一點不亞於國外有名的建築

乾隆花園假山是山石製成

這些山石堆疊的高低、疏密和空間的寬窄也相配,致力於建造出形態各異的山林意境。這樣巧妙的和建築融合在一起,節省空間又美觀。

乾隆很喜歡寫詩,他一生總共寫過四萬多首詩歌,他對詩歌的喜歡可見一斑,同時也映襯出乾隆是個有文化內涵的皇帝。

在乾隆花園裡除了山石、假山外,還有植物和花草作為點綴和整個庭院互相映襯,這些綠意為建築增添了美感和活力。

他從小受儒家思想影響,崇尚儒家文化,他也喜歡穿漢服,在他設計的房屋裡,有很多深刻的寓意,對文人品格的欣賞與嚮往。比如在乾隆花園裡常用的植物分為: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取其常青不老、寧折不彎和耐寒開花的特點,比喻品格的高尚和高風亮節。

乾隆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皇帝,乾隆的設計一點不亞於國外有名的建築

乾隆花園以植物和花草點綴庭院

2、唐頓莊園講究四季平坦,體現在大自然中享受休閒生活的設計理念

唐頓莊園的建築和花園分別由兩位設計師共同完成,城堡花園的設計是由當時最受歡迎的園藝設計師——萬能的布朗蘭斯洛設計。

我們在唐頓莊園電影的開頭,能夠看到英式花園入口處十分平坦,曲折蜿蜒的路兩邊是大片綠油油的草地。

沒有什麼遮擋物,放眼望去是四季平坦的綠草地;燦爛明豔的黃水仙;浪漫的月季花廊;主人喜歡在草坪上喝茶、聊天,體現一種休閒、放鬆的狀態。因為國外的貴族喜歡散步,喜歡聚會,喜歡一起談天說地。

乾隆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皇帝,乾隆的設計一點不亞於國外有名的建築

唐頓莊園外觀四季平坦

這種風光,有著一顆嚮往自然的心,令人豔羨不已。設計師最初的設計理念也是想呈現出自然生長的野花草甸,和無人工干涉的痕跡花境,讓人身心愉悅的享受漫步花園的情調和趣味。

放開束縛和約束,拋棄繁瑣的繁文縟節,在大自然中享受休閒的生活。這其實也體現了,國外貴族對生活的態度,注重勞逸結合的生活享受,和自己的生活觀念。

三、居住者的需求不同,設計寓意也不同,體現乾隆皇帝的文化內涵

1、牆上的壁畫裝飾明顯不同,有其深刻的寓意

乾隆花園裡室內牆面裝飾,隨處可見壁畫,總共有四幅通景畫,通景畫是很大的壁畫,有著類似西方天頂畫的透視感,倦勤齋頂部採用大面積的藤蘿花架,立體效果極好,鮮活生動,惟妙惟肖。

這四幅通景分別是:藤蘿花架、仙鶴、廳堂嬰戲圖、園林嬰戲圖,每一幅都有不一樣的寓意。分別代表:延綿不斷,子孫累累、長壽安康、天倫之樂、洪福齊天。

乾隆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皇帝,乾隆的設計一點不亞於國外有名的建築

倦勤齋頂部的通景畫

這些深刻的寓意代表乾隆在設計乾隆花園時的用心,在為自己養老時的居所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這些精心的佈置和選材的精細,體現了他內心的情感所向和精神嚮往。

同時,這些寓意深刻,不流於表面的材質的立意和選用,代表了我們中國人的內斂,代表了中國的文化內涵博大精深,也代表了皇家的氣度、審美情趣、內在的素養。

2、唐頓莊園室內牆上也掛滿了壁畫,但是牆面的壁畫多以人物肖像為主

唐頓莊園裡的牆壁的裝飾物除了牆紙就是壁畫,壁畫多以人物肖像,群體某一場景生活為主,這是當時的一個特徵:現實與人文、宗教。這些包括人的感官、人的信陽、人的世界觀等。

這也是由上一時期延伸下來的,和整體建築特色一樣,是從文藝復興時期的壁畫延伸而來,所以壁畫通常也是人物肖像居多,看上去是十分直觀的人物圖。

乾隆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皇帝,乾隆的設計一點不亞於國外有名的建築

唐頓莊園室內裝飾壁畫

這些也是他們的宗教和信仰,在國外宗教有一段時間是封建的,有過宗教的一些活動和革命,但是隨著後來的發展也變成了一種宗教的藝術,有著科學的依據和考證。

當然,大面積的人物圖,有的是前時期領導人的風采,有的是某一種生活場景,在繪畫技法上惟妙惟肖,構圖和色彩都很精細,說明當時的繪畫技術已經很成熟。看上去在不知不覺中透露著威嚴和厚重的歷史場景,也體現了對前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歌頌,也給人以啟示或者警示。

乾隆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皇帝,乾隆的設計一點不亞於國外有名的建築

唐頓莊園

結語:雖然每個國家的建築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但是在功能上,和人們的居住追求上,體現著人們統一的追求——舒適和放鬆,同樣也會融合自己的設計理念,融合當地的特色和風土人情。

即使在晚年這座乾隆花園建設好後,他說:“循規蹈矩意勤然,惟日孜孜敢或愆。設曰求餘規矩外,更當待以浹旬年。”意思是依然嚴格要求自己,不放鬆自己。只能說建築裝飾設計千人千面,但是不得不佩服乾隆皇帝,他真是個有情懷的設計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