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尋人"尋找烈士後人"幫助800位英烈魂歸故里

我做夢都想見到父親,這個願望馬上就要實現了!"清明前夕,浙江泰順人朱月紅說。時隔六十餘年,她終於知道,父親朱隆準安葬在福建泉州金井革命烈士陵園,並準備清明節帶83歲的母親前往拜祭。

朱月紅介紹,1958年8月父親犧牲後,當地民政部門送來了一張烈士證明。母親沒什麼文化,不知道去哪裡尋找遺骸。每年只能到當地的烈士墓拜祭。找不到父親的實際安葬地,母親一直心存遺憾。

直到近日,福建泉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和頭條尋人"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合作,為6名安葬在泉州市轄區內、有明確籍貫地且尚未聯繫上親屬的烈士尋找親人。其中一位烈士叫朱隆。資料顯示,他是浙江省泰順縣筱村聯六鄉包坑村人,原海軍1073部隊上等兵,1958年8月26日炮擊金門島戰鬥中在福建泉州晉江金井圍頭半島犧牲。

3月25日,頭條尋人項目組藉助今日頭條的精準地理位置彈窗技術,將浙江泰順籍烈士朱隆的尋親信息推送到浙江溫州部分今日頭條用戶手機上,希望好心人提供線索。經過當地熱心人士接力轉發,很快,頭條尋人項目組收到了一位叫朱月紅的女士發來的郵件,自稱是烈士親屬。

頭條尋人

(頭條尋人發佈並推送的烈士尋親信息)

"家中烈士實際姓名為朱隆準,泰順縣聯雲鄉宮前崗村人,解放軍1073部隊1連炮擊手,1958年8月在金井區犧牲,時年26歲。除了姓名和籍貫地("聯六鄉"和"聯雲鄉")不同外,其他信息都相同。"朱月紅猜測,可能因為年代久遠,信息出現了錯漏。

馬上就是清明節,朱月紅將帶著83歲的母親前往金井革命烈士陵園拜祭,完成老人心願。這是頭條尋人"尋找烈士後人"項目啟動以來,成功找到的第792位英烈後人。

據民政部不完全統計數據,近代以來,我國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由於戰爭年代條件有限,其中僅有193萬留有姓名。由於歷史原因,留有姓名的烈士中,相當一部分,尚未聯繫到他們的親人。這些英雄烈士與親人失散,烈士墓常年無親人祭掃。2018年7月,今日頭條公益尋人發起"尋找烈士後人"項目,藉助今日頭條的平臺、技術和龐大的用戶基礎,將烈士尋親信息推送到其籍貫地,為烈士尋找失散親人,幫助英烈魂歸故里。

截至2020年4月2日,"尋找烈士後人"項目已經和國內126家政府部門及烈士陵園、紀念館合作,包括退役軍人事務部、四川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雨花臺烈士陵園、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等,已經幫助800位英烈魂歸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