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1

汝窯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臺北故宮北宋汝窯瓷器展一角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汝窯天青釉洗,北宋,於香港蘇富比2017秋季拍賣會


窯址:

宋時稱汝州,現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


地位:

“五大名窯”之首。

“似玉、非玉、而勝玉。”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釉色:

屬青瓷系。有天青、粉青、天藍等青色系,世稱“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

特點:

●汝窯釉色溫潤如玉,純淨柔和,素靜典雅。

●胎為灰白色,深淺有別,像香燃燒後的灰色,俗稱“香灰胎”。

●釉面開片較細密,多呈斜裂開片,深淺相互交織疊錯,像是銀光閃閃的片片魚鱗,或呈蟬翼紋狀。

[註解]

胎:瓷器的本體,未燒之前稱為“坯”,燒製(此步驟為素燒)之後稱為“胎”,在胎表面再覆蓋一層釉,再經過燒製(此步驟為釉燒)才稱為瓷器。


釉:覆蓋在陶瓷表面的一層有色或無色的玻璃質感薄層。


開片:釉面上的裂紋俗稱“開片”,又叫“冰裂紋”。是由於瓷器在燒製時胎體和釉面的膨脹係數不同而產生的自然開裂的現象。開片本是陶瓷製作中的一種缺陷,後被人利用作為一種獨特的裝飾藝術。 按顏色分有鱔血、金絲鐵線、淺黃魚子紋,按形狀分有漁網紋、梅花紋、百圾碎等。




2

官窯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窯址:

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汴梁(今開封),南宋時在臨安(今杭州)。

地位:

專供皇宮貴族、官僚群體使用。在器型、紋飾上均有嚴格的禮儀規定,等級森嚴。

釉色:

以青釉為主。有粉青、淡青、灰青、米黃等,其中粉青色最佳。

特點:

●官窯釉質肥厚,酥光寶暈,有玉的質感。

●口沿釉薄處呈現黃褐色,足底無釉處呈鐵黑色,因此稱“紫口鐵足”。

●開片紋有大有小,有深有淺,以冰裂鱔血為上。



3

哥窯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窯址:

迄今未發現確切窯址。


地位:

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哥窯器,均為歷代宮廷舊藏,加上其他流散於海內外的傳世品,約計也只有300件左右。


釉色:

釉面為乳濁釉,不透明,似泛著一層酥油光。釉色以炒米黃色、灰青色多見。


特點:

●哥窯光澤瑩潤,釉層較厚,釉內有氣泡,如珠隱現。

●開片中紋色淺黃者似金絲,細黑者如鐵線,故稱“金絲鐵線”。也稱“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



4

鈞窯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窯址:

宋時稱均州,現河南禹縣。


地位:

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


釉色:

屬於青瓷系,但往往不呈現青釉。一般以玫瑰紫,海棠紅、天青、月白等為主。


特點:

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5

定窯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宋 定窯劃花蓮花螭文洗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宋 定窯劃花牡丹盤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宋 定窯劃花梅花洗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宋 定窯劃花蓮花葵瓣口盤


幾分鐘看懂:宋代“五大名窯”鑑賞要點


窯址:

宋時稱定州一帶,今河北省曲陽縣。

地位:

定窯從邢窯而來,由於歷史的變遷,定窯隨著地域變化,新瓷土料的運用和制瓷工藝有突破性的進步。在中國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發展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

釉色:

以白瓷為主,皆燒醬釉、紅釉、黑釉、綠釉等彩色釉。

特點:

●釉色潔白細膩,造型簡約,優美典雅。

●器物上常常裝飾有印花、劃花、刻花等技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紋裝飾渾然一體,精緻美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